去年,有一张图火了。
关于雍正和乾隆父子的审美问题,
网上给出了一张图,
原谅我没绷住,当时一看到就忍不住笑出声音来了!
这是网友脑补的对白,
说实在的,
清朝的审美似乎从乾隆开始就转换跑道了
......
▲清 乾隆瓷母瓶,也叫各色釉大瓶。
这种瓷器的工艺水平相当之高,色彩华丽、施釉精美到无以复加。至于审美水平么,网友给出了一针见血的评价:
“就像把LV、Prada、Gucci、Versace等大牌一股脑穿着身上,钱是没少花,然而土掉渣。”
为了给大家最直观的感受,
我们来放一组雍乾父子对于瓷器审美的对比图,
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巨大的反差令人咋舌!
▼
乾隆VS雍正
粉彩百花图葫芦瓶
柠檬黄直颈瓶
黄地洋彩锦上添花暗八仙双龙耳瓶
青花淡描双勾竹纹梅瓶
黄地轧道洋彩缠枝西番莲塑五螭龙纹瓶 (一对)
白釉暗刻龙纹蓝釉长颈瓶(一对)
一个是人间富贵花,一个是清雅水墨画,
中国美学史上两种对立的美学观——
“错彩镂金”与“芙蓉出水”,
被这对父子诠释到了极致。
老雍内心是崩溃的:
你到底是不是我的亲儿砸?
大清的审美484要从你这里开始断层了!!!
轧道珐琅彩凤穿花纹梅瓶
胭脂红梅瓶
红地珐琅彩描金雕刻富贵吉祥双龙耳赏尊
霁蓝釉橄榄瓶
蓝地粉彩开光花鸟纹赏瓶
粉青釉刻如意纹碗
众所周知,雍正的审美偏向极简,
他走的是淡雅隽永风。
《甄嬛传》中的色调布置、人物着装也大多体现了那个时代的审美情趣。
而乾隆的审美
则脱离了高冷的范畴,
喜庆热闹、富丽堂皇,
繁缛堆砌的风格怎么看都有一种
东北土炕大花袄的感觉。
不过,你以为这就完了,
乾隆还有一个“超越”他老子的地方,
就是用题字盖印来刷取存在感,
表示“点赞”或者“朕已阅”的意思。
所以,
乾隆还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号——
爱新觉罗·牛皮癣!!!
据《乾隆宝薮》记,
乾隆有印章1000多方,常用的就有500个,
“头像”不停地换来换去,
任谁都阻止不了他点赞的激情了!
光点赞不评论也不行,
于是乾隆爷喜欢在价值连城的名作上
留下自己的墨宝,
历史上的名帖字画甚至瓷器,
都留下了他不可磨灭的痕迹。
▼
《照夜白图》上盖了50多个印
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盖满了“猪肉章”,还被乾隆在旁边写了个巨大的【神】字。
而王羲之的儿子也同样享受过乾隆爷礼遇他的《中秋帖》简直面目全非了!
上图为临摹的《鹊华秋色图》原图,
下图经过乾隆之手......
不过好在被乾隆爱到疯狂的《富春山居图》有幸逃过了一劫,黄公望的真迹被乾隆误看成伪作,
他只是在赝品上表达了自己沉重的爱!
▼
真迹
赝品
书画意境中的留白,
乾隆爷好像有什么误解,
因为有时候他题的字比原帖还大!
一般来说,
留下了名人的墨宝,字画就会增值。
遗憾的是,
那些遭过乾隆皇帝之手的名作,
反而哔哔哔掉价了!
当然,乾隆的破坏力还不止于此,
接下来我们欣赏一下他是如何“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的,不能印章,他可以刻字呀!
这首诗,恕我欣赏不来:
官窑莫辨宋还唐,火气都无有葆光,
便是讹传猧食器,蹴秤却识豢恩偿。
有时候题诗欲望来了真是挡都挡不住,
很多瓷器都没有逃出他老人家的“魔爪”。
不过话说回来,
虽然雍正为乾隆奠定了经济基础,
所谓康乾盛世,他自然功不可没,
但雍正保守内敛,重传承少创新,
反倒是乾隆这个城会玩的富二代,
在中国瓷器工艺水平的推动方面,
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当然,雍正虽是个勤政简朴的工作狂,
他内心也并非没有对美和趣味的向往。
看看他那一对把cosplay玩得666的画像,便知一二。
来源参考:飞乐鸟 ID:feileniao
●●●
欢迎转发
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