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用户名:密码:记住登录名

钱理民的博客

个人档案

钱理民

武汉大学
负责人

日志分类

最近访客

最新评论

统计信息

博客:113 篇
评论:1
访问:正在读取...

日志

世界建筑大师之贝聿铭

(2017-05-24 11:00)
标签:

建筑大师:贝聿铭(Pei,Leoh Ming)        

美国籍,美国著名建筑学家,他是当前世界成就最高、最负盛誉的建筑大师之一。194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学士学位,1946年美国哈佛大学建筑设计学院获硕士学位。1955年创建贝聿铭事务所至今。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       

代表作:       

卢浮宫扩建工程       

1988年建成的卢浮宫扩建工程是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的重要作品。贝氏将扩建的部分放置在卢浮宫地下,避开了场地狭窄的困难和新旧建筑矛盾的冲突。

       

玻璃金字塔是新罗浮宫美术馆的大门,人们可藉电扶梯从广场到达拿破仑厅,拿破仑厅可视为一个“迷你美术馆”,因为其设计暨管理方式完全与美术馆的展览空间分离,是一个可以独立营运的空间,人们不必购票就可以享受这阳光饱满的大空间,拿破仑厅有两层,人们通常都是先抵达大厅,其中不锈钢的螺旋形楼梯,令人不禁想到贝氏所有美术馆中具雕塑性格的楼梯,不过这次他没有再用混凝土,而是选用更“科技性”的建材。看似十分单纯的不锈钢楼梯,其实大不简单,没有支柱,全以楼梯本身的螺旋形特性来支撑,而且楼梯高度达29英尺,高度的考验相当惊人。同时为了美观,不锈钢板的厚度即不能过厚,不过虽然有这些困难限制,贝氏依然很成功地创造了一座优雅的楼梯,达到贝氏一贯的空间焦点效果,在螺旋梯的中央有一个圆座,许多人不明究里,甚至误认为是一个没有人的询问服务台,事实上那是服务残障人士的动力电梯,当使用时,电梯厢才会浮现,上下变动的电梯厢就像一件“现代化的雕塑”,时隐时现,上上下下,更增添了大厅的空间的趣味。

       

呈正方形,面积达268,920平方英尺的拿破仑厅,四个直角正对着各方位的通道口,地面上的三个小金字塔为通往三个不同美术馆的“光明的指引”。在大厅的周边,有一个可容百人的餐厅,二个简易自助餐厅,宽敞的书店与商店是另外一个特色,从国家艺廊东厢所获得的经验,使得贝氏格外地注重“粮食空间”——肉体的与心灵的,总是以较大的面积来容纳此机能需求,波士顿美术馆西厢扩建是另一明证,而罗浮宫美术馆是第三次的同样构想展现,有420席次的多功能礼堂,加上为孩童暨团体所设计的简介室,会议室等,使拿破仑厅成为一个真正服务大众的场所,由大厅向西的通道可到达地下停车场,二层地下停车场可容一百辆大巴士与六百辆汽车,因为来罗浮宫美术馆的人有25%是乘巴士的外国观光客,所以大巴士停车空间占了很大比例。停车场的地下化,也解决了罗浮宫西侧与杜勒丽花园之间的交通结点问题,让都市空间减少了汽车的威协,更加强了由拿破仑广场向西的空间连续性,由停车场到拿破仑厅,虽说然是没有自然光的地下,但贝氏在途中安排了一个倒置的玻璃金字塔,让进入美术馆的行进过程又创造了一次高潮空间,同时又有了自然光,在空间与造型方面更呼应了广场处的金字塔大门意象,这正是贝氏设计高招之处,所有地下的商店,由EGPC与商家签约,获得70年的经营权,商家则提供兴建地下停车场的经费作为权利金,这种联合开发的情形在法国是颇新的尝试,而这种建筑模式,使得公私两皆蒙利,可为公共建筑拓展更宽宏的美景,十分值得推广。

      

由拿破仑大厅拾阶到夹层,向东往苏利殿,途中的圆天花是种标示,标示了廊道左右两侧的展览室,此两室展出了罗浮宫的历史,接着就见到考古的成果——查理五世时代所兴建的遗构,在走过“历史”之后,在苏利殿可欣赏到东方、埃及与希腊的文物,苏利殿二楼北侧与黎榭里殿二楼全以装饰艺术为主。

       

玻璃金字塔高71英尺,是苏利殿高度的三分之二,这是贝氏研究周围的建筑物的心得,也再度证实了贝氏设计与环境的紧密关系,金字塔的底边长116英尺,底边与建筑物平行,亦即与方位平行,与埃及金字塔的布局相同,这又强化了与环境的关系,玻璃金字塔周围是另一方正的大水池,水池转了45度,在西侧的三角被取消,留出空地作为入口广场,以三个角对向建筑,构成三个三角形的小水池,这三个紧邻金字塔的三角形水池池面如明镜般,当云淡天晴的时节,玻璃金字塔映池中与环境相结合,又增加了建筑的中一向度而丰富了景观,在转向的方正水池的角隅,紧邻着另外四个大小不一的三角形水池,构成另一个正方形,与金字塔、建筑物平行,每个三角水池有巨柱喷泉,像是硕大的水晶柱烘托着晶莹的玻璃金字塔,在拿破仑广场,贝氏将建筑与景观完整地合成为一体。

       

在拿破仑大厅仰视675片钻石状的玻璃,因为室内外光线之亮度的差异,玻璃几乎视而不见,确实做到了贝氏追求的目标,更可贵的是能从地下室体会户外,欣赏罗浮宫优雅的建筑,让内外相边接,着实创造了划时代性的室内空间设计。

       

1994年10月26日,狄农殿的雕塑院整建完成开入,法国电力公司亦适时完成罗浮宫的整体夜间照明系统,使得入夜后的巴黎更增添了不少魅力,在玻璃塔于1989年落成时,拿破仑广场的夜间照明,为巴黎再度添加了一处胜景,贝氏设计玻璃金字塔时,早已考虑到都市空间在夜晚时所扮演的地位,贝氏希望拿破仑广场白天是人群集聚之地,玻璃金字塔有“桥”的功能,将来自各方的人“引渡”到不同的三个殿翼,夜晚,玻璃金字塔在灯光照耀下,成为都市焦点,吸引人们来到广场,让美术馆的生命从白天沿续到夜晚,让公共空间更能充分得以运用。也更生动。

       

北京香山饭店

贝聿铭说:“香山饭店在我的设计生涯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我下的功夫比在国外设计有的建筑高出十倍”。他还说“从香山饭店的设计,我企图探索一条新的道路”。

       

香山饭店结合地形采用在水平方向延伸的、院落式的建筑,将体积约15万立方米的庞然大物切成许多小块,以达到“不与香山争高低” 的目的,饭店只用了白、灰、黄褐三种颜色,室内室外都和谐高雅。因为重复运用了正方形和圆形两种图形,建筑产生了韵律。后花园内远山近水、叠石小径、高树铺草布置得非常得体,既有江南园林精巧的特点,又有北方园林开阔的空间。前庭和后院虽然在空间上是绝然隔开的,但由于中间设有“常春四合院”,那里的水池、假山和青竹,使前庭后院具有连续性。

       

贝聿铭是最典型的第2代现代主义建筑大师。1982年贝聿铭设计兴建北京香山饭店,他在设计这个饭店的时候,考虑到香山幽静典雅的自然环境,也考虑到这里众多的历史文物,因此刻意设计设计成能够和这种多元环境的文化因素融合起来的特别形式,在设计中他把握了几个关键因素:

1 建筑比较低矮,不破坏四周的的景观,与中国传统建筑的形式想吻合。

2 布局采取了多院相的区分和联合方式,是从中国传统住宅建筑多单元分开和联系的方式表现出来的

3 采用中国建筑传统的中轴线布局

4 不强调现代建筑中玻璃,钢的结构,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但客房部分依然采用承重砖的传统建筑结构,色彩配置上采用中国传统的灰白两色为基本色调。

5 重视园林和绿化在建筑中的作用,借景入室的手法比比皆是。

6 内部材料尽是采用自然材料,特别是木,竹等。色彩中性偏暖。 

7 重复使用具有中国传统符号特征的形式:方和圆,无论建筑立面内部,大门,照明灯具,还是客房内部设计,这两个形式总是重叠,反复出现,简单而丰富。

       

北京香山饭店位于西山风景区的香山公园内,坐拥自然美景,四时景色各异。依傍皇家古迹,人文积淀厚重;此地水清气新,为休闲旅游佳境。饭店周边路网交通发达,五环路擦肩而过,由市中心驾车顷刻而至。饭店建筑独具特色,一九八四年曾获美国建筑学会荣誉奖,整座饭店凭借山势,高低错落,蜿蜒曲折,院落相见,内有十八景观,山石、湖水、花草、树木与白墙灰瓦式的主体建筑相映成趣,饭店大厅面积八百余米,阳光透过玻璃屋顶泻洒在绿树茵茵的大厅内明媚而舒适。

       

北京香山饭店建于一九八二年,建筑吸收中国园林建筑特点,对轴线、空间序列及庭园的处理都显示了建筑师贝聿铭良好的中国古典建筑修养。贝聿铭说,他要帮助中国建筑师寻找一条将传与现代相结合的道路。北京香山饭店是贝聿铭第一次在祖国设计的作品,他想通过建筑来表达孕育自己的文化。不是迂腐的宫殿和寺庙的红墙黄瓦,而是寻常人家的白墙灰瓦。他说建筑必须源于人们的住宅,他相信这决不是过去的遗迹,而是告知现在的力量。

       

在香山的日子里,贝聿铭通常把意念传达给设计师后,就去做别的工作,然后定时回来监督进度,再向客户报告。香山饭店是他个人对新中国的表达,因此他悉心照顾。人们很惊讶地看到他手里拿着铅笔,在公司绘图桌上搔首不已。这是数年来他唯一亲自主持的计划,每隔两个小时他就拿着蓝图、立面图和他的伙伴开一次会。

       

在西方,大型建筑常常是以一个正面呈现给人的,但这是在香山,香山在逶迤地展延。按照贝聿铭的构想,客人先走过插满五面红旗的牌楼,来到铺着灰色地砖的前庭,才看到开着传统八角和梅花型窗户的的白色灰泥墙正面。人走进来以后,能看到环绕贝聿铭典型空间架构天窗的大厅。这种风格介于苏州园林和华盛顿国家艺术馆的中庭之间,是个在树影摇动中,喝茶、欣赏绿竹和池鱼的地方。

       

贝聿铭说,在西方,窗户就是窗户,它放进光线和新鲜的空气。但对中国人来说,它是一个画框,花园永远在它外头。中国园林建筑的借景很重要。比如说象法国的大花园,就是那个凡尔赛宫,站在那儿一目了然,什么都看得清清楚楚;可是中国的园林弯弯曲曲很多景,你要这么一弯腰看是一个景,走几步再看又是另外一个景,这个巧妙得很。

       

精心规划的长排洁白楼房,高度都不超过四层,装饰着格子花样和八角窗,沿着中庭蜿蜒开来,据说这样安排可以驱邪。这栋虚幻、祥和的楼阁对中国人来说,既熟悉又陌生。因为这是贝聿铭参考苏州的平坦屋顶和白墙做的建筑,在北京看来很不合时宜。有的人对贝聿铭刻意营造的俭朴感到慌张失措。“贝聿铭希望表达真正的美,”他的助手方佛瑞(FredFang)解释说,“它就象没有搽口红的少女一样。

      

 然而对贝聿铭本人来说,他认为自己设计最失败的一件作品是北京香山宾馆。在这座宾馆建成后一直没有去看过,认为这是他一生中最大的败笔。实际上,在香山宾馆的建筑设计中,贝聿铭对宾馆里里外外每条水流的流向、水流大小、弯曲程度都有精确的规划,对每块石头的重量、体积的选择以及什么样的石头叠放在何处最合适等等都有周详的安排,对宾馆中不同类型鲜花的数量、摆放位置,随季节、天气变化需要调整不同颜色的鲜花等等都有明确的说明,可谓匠心独具。

       

但是工人们在建筑施工的时候对这些“细节”毫不在乎,根本没有意识到正是这些“细节”方能体现出建筑大师的独到之处,随意“创新”,改变水流的线路和大小,搬运石头时不分轻重,在不经意中“调整”了石头的重量甚至形状,石头的摆放位置也是随随便便。看到自己的精心设计被无端演化成这个样子,难怪贝聿铭要痛心疾首了。       德国历史博物馆       德国历史博物馆新馆扩建工程,2003年5月24日落成,是以玻璃和钢铁制成的现代建筑物。扩建工程中用了大量天然石料及玻璃材料,使得新扩建的2800平方米展览面积的建筑自身即具有“展厅”特色。它要将巴洛克式的古典建筑风格同现代建筑风格相结合,从而表现出历史与未来的结合。

       

螺旋式楼梯的玻璃中心柱蜿蜒在三个楼层之间,看上去就像是一个透明的蜗牛壳。在每一个楼层,走廊就像露台一样伸进雄伟的玻璃大厅,每一个玻璃大厅的圆顶以巨大的弧形凸出,在平时一般被遮挡住的大楼的整个边上形成了拱形。

       

虽然正面有一座扭曲的黑玻璃体楼梯以及一座天光罩,形成他少见的天光穿透空间,但博物馆展示空间仍是大家所熟知的贝氏风格;耸立而封闭的幽雅型态,量体一实一虚之间,可看出贝聿铭欲以玻璃体将这座暗藏深巷的重要建筑彰显于外,让大家在街上就可感受其建筑特色。

       

贝聿铭先生在扩建工程中用了大量天然石料及玻璃材料。使得新扩建的2800平方米展览面积的建筑自身即具有“展厅”特色。经过扩建的军械库将包括4个展区,通过宽敞的楼梯、桥与走廊彼此相联。外部有一向上的玻璃旋转塔楼。内院上方有一圆顶。

       

贝聿铭说:“我设计的楼梯塔是有些好奇,但是它应该是这样的。”他接着说:“它应该引诱人们在这个大楼里走动,充满好奇与享受。”事实正是如此,每走一步就展开了明亮大厅的新景色,向外看,展现的又是柏林市中心的建筑。楼梯塔内的阶梯平坦,完全可以安心地从地面观赏到外面的天空,或者欣赏近在几米之外的雄伟的巴洛克建筑“军械库”。      

日本MIHO博物馆       

在日本京都自然保护区中琵琶湖西侧,有一座世界闻名的美秀美术馆(miho museum),他被秀丽的湖南峰山脉所围绕。虽然京都到美秀美术馆有一小时路程,但是自从竣工以来 ,除馆休之外,每天都接待大量参观者。到了春秋,美秀美术馆四周有大户川及田代川等美丽河川,在途中可享受传入耳朵的流水声及瀑布声。信乐这一个地方得天独厚,拥有很多历史及文化的遗迹,因此信乐也被称为天然美术馆。

       

美秀美术馆是一个由日本与美国联合建筑的工程。由美国建筑师贝聿铭联同日本纪萌馆设计室在日本滋贺县信乐町的自然保护区山林间进行建设。美术馆每一部分均体现了建筑家打破传统的创新风格,由外型崭新的铝质框架及玻璃天幕,再配上magny dori石灰石,及专门开发的染色混凝土等暖色物料;还有展览形式及存放装置,都充分表现出设计者匠心独运的智慧。

       

随着阳光和天气的变化,远离闹市的美秀美术馆在满目绿色的信乐山岳中隔雾若隐若现。参观者通过跨越两个山脊的隧道和吊桥,便会远远看到美术馆入口。在长满松树和枫树的山坡中瞥见深蓝色的玻璃屋顶就是美术馆的正门,经过一条特别设计的弯弯的隧道,走过像风琴一样的银色吊桥,走进深藏古典美术品的美术馆,这一段让心情高扬的里程,恰似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向往的理想景观“桃花源”。

       

美术馆建筑物的80%埋藏于地下,这是由于自然保护法限制,而采取为要保护自然环境及与周围景色融为一体的建造方式。这一设计清楚体现设计者贝聿铭的概念:创造一个地上的天堂。他第一次到这个地方时,就很感动地表白:“这就是桃花源。”

       

美秀美术馆由巨大的北馆和南馆构成,南馆专门展示世界古代美术品,例如埃及、西亚、希腊、罗马、南亚和中国,北馆主要以日本美术为中心,有时也举办企划与特别展览。

       

来自国际构造工学会的评语说:“其构造技术的精巧,无论是一个一个小的构造部件,还是革新性排水系统,都创造出轻松开放的气氛,它和周围的自然调和在一起,具有构造美和艺术美的高贵气质。”贝聿铭在演讲中说:“今天我有一点动感情,我想说一下到这座桥完成为止所走过的很长的路。12年前,小山会长的母亲想建美术馆,很多人都想过在这里建设美术馆,但是不可能,因为这里是受严格保护的自然保护区。但是经过各位努力,在不破坏自然前提下建设美术馆,这个隧道和吊桥就成为关键。现在我感到无限感慨,今天能参加这个典礼非常感动。”

 
分享到 分享到豆瓣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评论 (0) | 阅读 (100) | 类别  

所有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