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用户名:密码:记住登录名

刘芳的博客

个人档案

刘芳

浙江大学
平面设计师

日志分类

最近访客

最新评论

友情链接

统计信息

博客:150 篇
评论:0
访问:正在读取...

日志

开门见山

(2017-05-11 10:29)
标签:

   当下的设计环境,是“全把他乡做故乡”,何出此言?

   先看看我们当下国内的设计群体现状,随着中国经济如梦般的发展,在轰轰烈烈的造成运动当中,近二十年涌现出同样超庞大的设计群体,大师们更是人才辈出,各领风骚。涌现出的设计媒体也一发不可收拾,导致你根本不知哪个奖项是主流,哪个奖项更专业,似乎也都很国际,也都很主流,也都办的很轰轰烈烈。那么再来看看我们的这个群体,时光飞逝间,我们设计师们终于得到了财富积累,也有了很多和国际大师接触或组团出国考察、观展的机会。一时间,每个设计师每年不出国一两次都不好意思和人说,似乎是开拓了很多眼界,长了不少见识,从而让人肃然起敬。

   举个例子:意大利米兰家具展,国人每个业内之士每每谈起,便眉飞色舞、眼光流动。所以每年业内人士组团观展之数量越来越多、队伍越来越庞大,这当然是好事情,此文并不否定这一壮举。那么,我只想聊些别的,在我看来任何事情都要成个正比,我们看了如此高等级的米兰家具展,或者别的什么国际展,是不是开拓了眼界?是不是增长了很多的见识?那么,我们的作品,是不是应该更有高度?更有一定的国际水准?回头再看看我们的作品又如何呢?美式?西班牙式?法式?中式?西方现代派式?鲁迅先生很多年前便讲过“拿来主义”,文化艺术该怎样拿来?是不是应当“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当下我们的这个设计世界,如果鲁迅先生还健在,我想一口气就背过去了,现在想来,老先生存生在那样一个年代是多么幸运。下面便具体讲讲我们的设计如何把他乡做故乡。

   首先叫做他乡故事:前些日亲自经历,在北京参加一个活动,亲见一位被媒体蜂拥的大师讲其前段米兰家具展的各种景象。因我不善交际,很少参加这种专业活动,所以,并不识此人,旁边人介绍此大师号称中国“美式之父”,专设计美式风格。好一个“美式之父”,好一个中国的“美式之父”,这种称呼就让人有一种消化不良之感,不亚于拿着叉子吃鱼香肉丝,总感觉别扭。但其气势和演讲之口才确实让我一个初出茅庐的陌生面孔,心生怯意和一种敬佩。后来再了解,此大师从不投奖,很有个性。我暗自思量,我若是评委却也无法评这个奖,除非有个“美式奖”。当然,这些年也碰到一些专做所谓“法式”、“北欧式”的设计师,真是“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均成八国联军。这些“样式”如果把它当做赚钱的手段,无可厚非、值得尊敬,因为它能为一个法人企业赢得利润,但若把它放进学术来谈是否勉强呢?当然,不是全部如此,至少国人大半设计群体皆如此。这就是我们当下,设计群体的现状,一直在寻找他乡的故事!

   其次叫做梦里寻她:还有一部分是前卫现代设计师,是这个圈子里人数最多的,同样他乡做故乡。所有国外流行之风潮均全部拿来,国内只是简单变了些样子而已,只玩皮毛,难见风骨。其实,当下评判山寨的标准理应提升了,我想即便是现代夸张的设计,再夸张到无度,也应有其作品自己的精神气质;那么这种气质,便源于设计师的成长经历、地域文化等因素的综合。其实在一个现代空间设计里,你的气质和设计主张,是你骨子里的东西,是第二个人永远无法替代的。这些东西是支撑一个现代空间立得住、立的长久的根本。反观当下我们可见现代样式的空间设计,又有多少能现其风骨呢?无度的去追求夸张的造型,视觉冲击,却毫无气质可言,只是为了夺路人之眼球,所以,充其量是流行、时髦。设计是文化,一个地域群体的现代设计呈现其饱满性,更是其地域文化厚度的进一步抽象升华。北欧、德国、美国、法国,就连泰国、印度均如是,在其现代空间设计里,明显的感觉到其强烈地域文化的冲击。设计师个体更是,美国扎哈、荷兰库哈斯、法国努维尔均如是。所以,看看当下我们的现代样式设计,哪有其地域文化可言,风骨更不谈了,如皇帝新装、梦里寻她千百度而已。

   最后叫做往事如烟:中国的设计群体看待自己的传统,我看是往事如烟。“中式”、“现代中式”,其实这些“中式”称呼应改改了,“式”“样子、样式”这代表着一种表象,非其内涵。中国历朝历代建筑和内部空间的发展,均有明显的时代背景,无论汉唐、无论元明。那么我们是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设计的发展越来越专业,更应该有其明显的时代文化烙印。中国的设计走至今日,应更现其风骨精神,而非某一花窗,某一柱式的简单拼凑,更是传统与现代洗炼的抽象升华。反观现在所谓的“新中式”,到处是花窗图案,遍地秀书法,气韵何在?传统人文精神时至今日皆粉碎的一点不在,似乎我们从传统里永远找不到现代。我认为,只是我们的群体当下缺少了发现的眼睛,都在提传统,但传统之与我们,却往事如烟。有多少人好好深入地了解一下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更有甚者,不停的模仿着外国大师们对中国样式的表达。其实,任何外国成长,外国生的大师,永远代替不了一个中国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对自己东西的理解和表达,他是他,你是你。所以,不要再追求中国建筑的表象,这也是他乡:不要再模仿外国大师们的中国风格,更是他乡。故乡是中国传统的精神,只有传统的精神里面才能找到我们自己的现代设计,这些才是我们的故乡,不要再见往事如云烟。

   在这个设计资讯成灾的年代,我们站在时代的路口,何以他乡,何以故乡。其实谁说了都不算。

 

分享到 分享到豆瓣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评论 (0) | 阅读 (124) | 类别  

所有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