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用户名:密码:记住登录名

深圳市天奇设计有限公司

个人档案

天奇品牌深圳设计公司

http://www.tqshow.com/
室内设计师

最近访客

最新评论

统计信息

博客:50 篇
评论:0
访问:正在读取...

日志

让我们看见自己内心的插画家 - 无疑亭

(2015-05-28 12:17)

她,用插画开启了一段冒险旅程,藉由画笔为工具述说着自身的故事,自她所绘的画作中我们将得以看见更深层的自己,而从她的作品里头,更有机会藉此正视那被我们所忽略的一隅一角。

在她所创作出的作品中,每个人所看到的都将有所不同,那是一份源自于我们每个人心中对其作品的回响,同时,在其中更透彻于了解自己的一面,她,是台湾插画家_无疑亭 

这次,MyDesy 很开心地邀请到了宜庭和我们分享关于她创作上的心路历程,快来欣赏并听听她图文并茂的分享,从中探索、认识、了解…至为真的自己吧!

 

1.请和我们聊聊您自己吧? 

无疑亭,本名吴宜庭,毕业于交大应用艺术研究所与政大广告系。喜欢树木花草、鲸鱼、大海、阅读与散步,画图是自我对话。

 

现为自由接案者,曾入围丰子楷儿童图画书奖,获 Hiii Illustration 国际插画大赛优秀奖、中华区最佳学生插画奖优秀奖、创意达人设计大赛平面设计类佳作等奖项。

  

2.请和我们说说成为插画家的经历与过程吧!而在这段创作的路途上曾面临的最大考验、抉择或困难是?当时又是如何突破的呢?

 

我从小开始画图,但到了研究所之后才认真专注在绘本和插画的领域里。我想大概是画风转换的时期,让我有点困惑。 

我在国中与高中时,画图是动漫风,大四到上研究所的期间,我写了一本绘本< 影子>,并以可爱风格完成绘图。上研究所之后,我没有限制自己要走哪个风格,只是一直持续画图,渐渐地长成现在作品的样子。

每次转变的时候,都会有一阵子画不出来,或者在画纸上画了一些部分,留下一大片的空白不知如何是好,那些时候,我会先去做其他事,放下画笔,等到觉得可以画的时候再继续画图,一边画图一边等待脑中冒出想记录下的画面。画图的时候,觉得心无罣碍、没有疑惑的时候,或许就是对的方向吧。

  

高中时画的女孩

  

 

 吴宜庭《影子》,联经出版社,2012,入围第三届丰子楷儿童图画书奖

 

 

 

 念研究所后,第一幅画《鲸鱼飞行船》

 

3.在目前所创作的所有作品中,您觉得使您感触或收获最多的一组作品为?为什么呢?

 

《把你当成世界来旅行》是我在研究所时期的毕业创作,共 13 幅画,灵感来自于和男友相处的时光。故事始于女孩跌入男孩的目光里,展开一段在男孩身体内外的旅程,最后女孩理解到即使两人再怎么亲密,都是独立的个体,拥有各自美好的风景,不可能合而为一。

 

我在创作的过程,不仅观看对方也观看处于关系中的自己,发现自己不同于以往的面貌,有种重新认识自己的感觉,这对我来说是很宝贵的经验。

  

 《把你当成世界来旅行》创作过程

 


 

 

 〈你的眼底有一座湖,我和蜉蝣,漂浮在一片宁静里。〉草图

 

 

 

 无疑亭〈旅程开始了。〉《把你当成世界来旅行》,2014,铅笔,29.7x21cm

 

 

 

 无疑亭〈你的眼底有一座湖,我和蜉蝣,漂浮在一片宁静里。〉

《把你当成世界来旅行》,2014,铅笔,29.7x21cm

  

 

 无疑亭〈你的耳朵是我存放秘密的地方。〉

《把你当成世界来旅行》,2014,铅笔,29.7x21cm

 

  

无疑亭〈把你身上的痣连成线,成为夜空里的星座。茫茫人海中,总能一眼看见你。〉

《把你当成世界来旅行》,2014,铅笔,29.7x21cm

  

 

 无疑亭〈你是风景。〉

《把你当成世界来旅行》,2014,铅笔,29.7x21cm

 

 

 2014 6 5 日至 7 4 日于交通大学艺文空间展出

展名为「独白–2014 交大应艺所毕业联展」

  

4.您以插画的方式向大家诉说你的想法,那么可以和我们说说您想藉由「画笔」来和大家说什么呢?

 

我的作品都是我在生活中所感受到的,包含着生命记忆、日常中的感动与困境等等,我很幸运可运用画笔来抒发,也很幸运地有人可以因为我的作品而有所共鸣,甚至得到疗愈。

 

可能在你我的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有着困惑,希望观者在看我的作品之后,能够回归自己本身,去发现自己生活中的美好、去理解自己所重视的课题是什么、在个人生命中的缺陷与困难是什么,而自己又有甚么方式可以跨越,可以更接近且认识自己一些。我想这就是我的作品所蕴含的信念吧。

 

 

 

 无疑亭《身体里的故事 The Story Teller

每个人身上都有专属于自己的故事,自成一个世界。

 

 

5.在您的作品中发现许多是围绕在自我认同与主题探索之上为灵感的系列创作,请问是什么样的想法使您致力于在这两部分之中做深入性的创作?

 

我想作品多围绕在自我认同的原因,是因为我是为了自己而画。我用创作处理自己的问题与难处,用旁观者的角度去观看这个曾困扰着我的问题,把它写成故事,透过画笔表现之后,慢慢理解它只是自己的一部分,不需要隐瞒或逃避,当能正视且接受之后,心里的暗角才有光可进入的隙缝

 

《你听见了吗?》,共 10 张图,创作灵感来自于我听错话的经验,我将无法与人沟通的寂寞与难过放大,成为这件作品。

 

 

 而主题探索的部分与我创作当时所关注的事情有关。以作品《变形记》为例,我取材朋友感情不顺遂的经验。《变形记》将系列插画视为小说,一幅插画是一个章节、一则故事。说明人们在关系里所产生的改变,而身体会以变形或长出某种物体的方式来反映当时的自己。

  

 

 第一章树洞:「我的耳朵保存你的秘密。我成为一棵无法离开的树。」



男孩对女孩说:「妳就像我的树洞。我们是永远的好朋友。」女孩的耳朵里慢慢长出一棵树,树枝刮伤了女孩,可是女孩还是离不开男孩。她真的以为自己是一棵树了。她忘记自己是人,有双脚,是可以选择离开的。

 


 

  

第二章洞:「对你而言是巢,对我而言是洞。」

 男孩把女孩的身体当作家。他住的很舒服,把巢渐渐扩散到女孩身体的每个角落,于是女孩的心里、手掌里、胃与脑海里,身体的每个部份都着有男孩的存在。然而当男孩离开的时候,那些巢变成洞,夜晚风吹进洞里发出噪音。女孩从此失眠了。

  

  

第三章雕像:「我在窗口等你回来,你离去的背影变成永恒的画,而我成为一座雕像。

 男孩要去远方闯荡,他要女孩等他回来。女孩站在窗前等,等到男孩离去的画面变成永恒的一幅画、等到女孩的身体变成一座雕像。男孩还是没有回来。

 

  尾声勇气:「即使不知道下一次会变形成甚么样子,但和你在一起,甚么都不怕了。」

 

即使不知道在下一次的关系中会变形成甚么样子,我们还是需要勇敢地用开放的心和对方一起往未知的未来走去。如果因为畏惧而封闭自己,那就看不到不一样的自己和世界了。

  

现在当我重新看待作品和当初写的故事,总觉得用「变形」这两个字好像太夸张了,画里的角色没有变成其他的形体,角色还是自己原来的样子,没有严重到变形的程度,只有隐约产生了变化。

 

与其说「变形」,不如说「变化」,比较符合故事与角色的状态。或许当初以为的「变形」只是生命中的「变化」,自己尚在,只是需要时间去接受与理解那些「变化」。

  

6.您最常自哪里汲取创作上的灵感?而在各领域之中,时常带给您创作上启发的人物有?从他们身上你总有些什么收获呢?

 

我从日常生活中获取灵感,与亲友师长朋友的对话、路人聊天的话题、书籍与报章杂志、我的梦境….等等,这些生活中与我相遇的人、事、物都埋藏在我的脑袋里,给予我想象的空间,等待成熟的时刻成为作品的一部分。

 

《你眼底的鲸鱼》是我看了一篇关于鲸鱼 52 赫兹的报导,所完成的作品。看这篇报导的时候,我脑中冒出一句话:「拥有相同频率的人,才能看见彼此眼中的鲸鱼。」,也因此创作出这件作品。

 

 

 

 

无疑亭《你眼里的鲸鱼》

 

我在你的眼里看见一只鲸鱼。

你的瞳孔深邃的像一个流动的宇宙,

鲸鱼缓缓地在里面游动。

和你在一起的时候我总是看着那只鲸鱼,

看着牠有时候游远,有时候穿梭在两眼之间,

有时候牠的眼睛近的和我对上了眼。

我们相视而笑。

 

我喜欢你也喜欢你的鲸鱼。

我想我了解你和你的鲸鱼。

我想我们的频率是一样的。

 

后来,你不再看着我了。

鲸鱼不再出现了。牠去了哪里呢?

为什么我看不见牠了呢?

你的眼睛像一个黑洞,

吸进了过多的寂寞与我无法理解的事物。

 

鲸鱼离开后,你也离开了。

我想起那只名为「52 赫兹」的鲸鱼,

牠唱着只有自己听得见的歌。

我以为我们的频率是一样的。但终究只是我以为。

我终于明白你是一颗孤独的星球,

在自己的宇宙里活得很好。

好到不需要任何人进入。也没有人能进入。

 

  

《蓄水池男孩》是我回想小学四年级的同学,在睡午觉的时候,口水在手臂的凹槽里累积的情景,彷佛他手臂里有一座海洋。

 

 

 

 无疑亭《蓄水池男孩》

  

 

《睡眠旅程》是从梦境来的,女孩在作梦的时候,像是经历一场旅行。

  

 

 无疑亭《睡眠旅程-晚安》

 

 

 无疑亭《睡眠旅程-星空》

 

 

 无疑亭《睡眠旅程-深海》

 

 

 无疑亭《睡眠旅程-红花》

  

 

 无疑亭《睡眠旅程-早安》

 

 

7.接下来有什么自我创作上的计划?是否能和我们分享一些未来在创作上的想法、目标呢?

  

想把之前没完成的作品继续画完,也有新的创作计划,目前还在发想阶段。希望未来可以顺利将作品完成并出版与大家见面。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blog.id-china.com.cn/u/260695

分享到 分享到豆瓣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评论 (0) | 阅读 (169) | 类别  

所有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