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用户名:密码:记住登录名

沃登的博客

个人档案

沃登

上海沃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其他

日志分类

最近访客

最新评论

友情链接

统计信息

博客:3 篇
评论:0
访问:正在读取...

日志

SCI论文不能陶醉于数数

(2014-06-24 17:24)
标签:sci发表 

在中国发表的所有SCI论文中,有35%以上是“零被引”论文,从未被引用过。
《中庸》里有句名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指明了学问之道几个递进的层次。所谓“论文”,做的基本是前四个层次,而论文的最终旨归或者说价值,则每每体现在“行”——实践的层次。一篇论文发表了,拿银元打水漂还听个响呢,
何况本应是科研经费与科研人员生命交融在一起的结晶体,投向水面若泛不起一点涟漪,也就谈不上将科研结果转化为生产力了。
论文数量第二,质量呢?35%“零被引”,虽然也有非英语国家论文不易获得英美科研人员引用的客观原因,但不能不让人怀疑,它的皮囊里很可能灌满了水。人大校长纪宝成说,仅仅关注SCI和SSCI发文量,是不可能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可现实逻辑是,SCI论文被视为高校和科研机构的GDP,成为展示高校政绩的“硬道理”。而行政化带来的外行领导内行,更使得某些高校领导只会“数数”,不懂也不管论文质量优劣,管你白猫黑猫,能逮住SCI的就是好猫,就五千上万一篇地发重奖,就给项目给经费,如此刺激之下,或撰或造或抄SCI论文,便成了一场让外人备感惊奇的好戏。
科学伦理沦丧时,名与利每每成了赏给伪科研者的奖励。在2010年举世瞩目的英国《晶体学报》中国论文造假风波中,井冈山大学2名讲师2年高产70篇论文,黑龙江大学一名教授5年发表279篇论文,而《晶体学报》E分卷来自中国的论文比例过半,5年超过7500篇。
井冈山大学的激励政策就是SCI论文每篇奖励5000元。而武汉某学院教授曾一年内发表65篇SCI“论文”,每篇校方奖励1万元,共获利65万元。这样的SCI“论文”,除了造假欺骗得逞时给一己与一校带来的私欲满足,还能给世界带来什么?
为论文而论文,或者说为利益而论文,是高校评价体系失灵失序的表现。究其根源,仍是瞒与骗文化在缺乏有效监管体制时的恣意表演。科研还是得有灵魂的,量化管理不是万能的,就算要数数,也不能光数SCI论文数量,还得数数科技方面我们掌握了多少核心技术。
文章来源于网络,相关信息请点击:sci发表 http://www.biomedworld.com.cn/

分享到 分享到豆瓣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评论 (0) | 阅读 (43) | 类别  

所有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