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用户名:密码:记住登录名

任书奇的博客

个人档案

任书奇

淮北师范大学
学生

日志分类

最近访客

最新评论

友情链接

统计信息

博客:5 篇
评论:0
访问:正在读取...

日志

论现代建筑地域文脉的抽象化传承 ——《 印象·建筑 》设计报告

(2014-06-15 01:47)
标签:毕业设计报告 

         论现代建筑地域文脉的抽象化传承

                      ——印象·建筑》设计

任书奇

(美术学院2010级艺术设计专业   指导教师:王冬梅)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交流的日益紧密,城市的特色逐渐被各种文化所消磨,建筑趋于量化和模数化,没有了以往的特色,几乎所有的建筑物都是在功能主导作用下产生,建筑物的外形特点与用材也较为单一,建筑趋于模块化态势。而这种简约的、注重功能的、受人推崇的建筑模式,恰恰忽略了建筑的情感,遗忘了建筑与地域文化历史文脉的传承,从而导致现代建筑的冰冷感,缺乏与人的情感交流。反思当下中国建筑,仍主要是以现代建筑居主导地位。虽然建筑设计在历经国际化阶段后,对本土特色的开发和思考逐渐萌发,但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大多是沿用历史主义的现成套路,虽然不乏优秀的建筑作品,但取得的突破性成果的尚在少数。本案即立足于从现代建筑出发,依托于地域文化的视角,采用其本土语言的抽象化表现,旨在引发人们探索和思考城市建筑与地域文化的关系,理性的对待当代建筑。

[关键词] 现代建筑;新地域主义;文脉;抽象化;传承;场所精神

[Abstract] With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the increasingly closer cultural exchanges, features a variety of the city's culture is gradually killing, architecture tends to quantify and modulus, not the past, features, almost all the buildings are a leading role in the function produce, shape characteristics and timber buildings are more single, modular architecture tends to trend. And this simple, focusing on functionality, admired by the architectural model, ignores the emotional architecture, forgotten architectural and historical context of regional cultural heritage, resulting in a sense of modern architecture cold, lack of emotional interaction with people . Reflections on contemporary Chinese architecture, modern buildings are still mainly dominant. Although experienced after the international architectural design phase,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inking gradually germination, but is limited by the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conditions, mostly followed historicism ready routine, although there is no lack of outstanding architectural works, but the breakthrough achieved the outcome is still in the minority. That case is based on departure from the modern architecture, relying on the geographical and cultural perspective, using their native language, abstract performance, aims to inspire people to explore and think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architecture and local culture, rational treatment of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

[Keyword] modern architecture; New Regionalism; context; abstraction; heritage; spirit of place

 

 

 

 

 

 

 

 

 

 

 

 

 

 

 

 

 

 

 

 

 


  引  言

建筑的产生不是孤立的,它是由特定的环境,特定的空间,特定的人群,特定的文化而营造出的一种空间关系,建筑应该带有当地的地域特色及传统文脉,这样的建筑才有血有肉有灵魂。建筑作为地域文脉沉淀的一种文化方式,就如著名建筑师齐康所说“建筑是地区的,因为它在一定的地区,大多数为地区的人服务,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地区是建筑的属性。”[1]地域的文化及环境就是建筑的灵魂所在,而建筑是为人服务的,一切都以人为本为中心,因此重视建筑的情感延续,就应当注重历史印记与场所精神。吴良镛先生认为,“归根到底建筑是地区的建筑。”[2]关于现在建筑地域性的存在方式,当下有“还原式承袭”之说,也有“新地域”之说,本文更倾向于后者的方向,并主讲在现代形制下相对抽象式意象化地传承。

 课题研究的依据与研究现状

(一)地域建筑理论的研究背景与重要性

筑的地域强化,最早出现在二战后现代主义的“偏情”论,这种偏情就是对自己区域及领域,自然产生的一种偏爱情感,从而引发了当时对人情化及地域化建筑的探索。它出现在于20世纪20年代的北欧,其特点就是当时的现代主义与当地地域文化的结合,至50年代中叶后的日本,也在地域性的建筑上做了探索,60年代第三世界的兴起,对地域性建筑起了进一步的推动作用。而在现代主义之后的过渡中,“新地域主义”的兴起即表达了对建筑地域化的更深入探索,“它关注建筑所处的地方文脉和都市生活现状,比后现代主义所提倡的文脉主义要表现的更加的全面和深刻。”[3]而这种探索就是“建筑总是联系着一个地区的文化与地域特征,应该创造适应和表征地方精神的当代建筑,以抵抗国际式现代建筑的无尽蔓延”。[4]芬兰的建筑大师A.阿尔托在其建筑中就最早地在现代建筑运用了地域特色的建筑师,如维堡市立图书馆及帕米欧结核病疗养院,已出现了少许的地域特色,并在保证其功能的条件下,注重人的情感的。如50年代的印度建筑师柯里亚对印度本土的探索,60年代葡萄牙建筑师西扎的加利西亚当代艺术中心,70年代西班牙建筑师J.R.莫奈奥的马德里银行大楼也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作品,建筑运用红砖的体块与无节点来体现70年代马德里的地域性,80年代美国建筑师对土著文化的研究如A.普雷多克的奈尔森美术中心(图1)。传统的新地域主义是在自己的本土环境中寻找某种联系,但马来西亚的杰出设计师杨经文则是从相反的方向出发,运用新型材料与地域进行对话,在他的自宅(图2)中找不到任何关于地域特色的直接联系。意味着“西方城市反对现代主义的标准化和大规模生产的原则是以生态学为基础的,注重城市多样性、保护和人性尺度。”[5]而中国对现代建筑的地域性的关注也是在建国以后所发展起来的,由最初的不成熟到当代的多元化的发展。由于受“偏情”的影响,在改革开放前也出现了一些反映地域文化特色的建筑,如重庆西南大会堂及华东航空学院,而这些建筑都是通过对其地域建筑简单而片面的复制;改革开放以后,政策的放开,引来大量的外籍建筑师,建筑的式样上也出现多样化,情感上也注重对中国本土地域文化的反应与挖掘,如戴年慈的辽沈战役纪念馆及贝聿铭的香山饭店,都体现了他们对地域文脉及城市文化的探究。

   

           图1                                图2

中国建筑自古地域特色鲜明。早在六七千年前的氏族社会,长江流域有巢居的干阑式建筑,黄河流域有穴居的木骨泥墙。此后的秦汉使得中国的建筑达到了第一个高潮,建筑的主体木构件已经趋于成熟,斗拱也运用成熟,屋顶多样化,形成了庑殿、悬山、歇山、攒尖、囤顶。隋唐建筑将中国的建筑推向第二个高潮,建筑无保留了前朝的精髓,又融合外来文化,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独立建筑体系,并远远波及到周围的一些国家及地区,至明清时中国建筑再次达到高峰。同时地域民居建筑研究,也是地域建筑研究的重要课题,如福建客家土楼、陕西窑洞、北京四合院、云南一颗印、新疆阿以旺,都是对其所处地域环境、气候、自然条件、位置的升华提取。而在中国建筑新的发展形势下是否能保留以往的那一份真,理智地对待外来的建筑与技术,并能取其精华。潘谷西在“中国建筑史”中指出“中国就是中国,古代中国有过给与建筑发展巨大影响的中国的观念形态,但不曾有建筑本体独享的宏大理论,近现代亦然,但愈是这样,那些西学东渐后在新形势下激起的又一轮思想火花和调整与探索,连同教训,也就现实了历史前进中的突破,也都值得认识了。”[6]所以说形成一种有中国特色的区域建筑是有必要的。

(二)地域建筑实践的研究现状与解读

建筑所处时代的不同,使得建筑的发展、延续和运用的手法也不尽相同,改革开放前的重庆西南大会堂(图3),属于复古主义,在建筑的形式上是以天坛与天安门的地域形式组合而来,其建筑物的顶部为明显的中国特色建筑屋顶。中国美术馆与全国政协礼堂这些也是简单的中体西化,将民族形式及地域风格直接变形运用到建筑上,而这种模仿往往都是较为单一的,没有深度的,对文脉及地域文化表达并非深刻而全面。改革开放以后,由于政策的支持,以及部分建筑师的觉醒,中国的地域建筑在文化的传承与变化上有了质的飞跃,如贝聿铭的北京香山饭店(图4),设计师在考虑建筑的形式时,基于建筑的周围环境及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当下建筑的地域性已经被大多数的建筑师所认可,如王澍的宁波博物馆,就是将江南的文化贯穿在建筑物中,青砖的运用使得建筑本身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如此不难看出,当代的建筑虽呈现多元化发展,但就当下的潮流来看,中国的地域建筑、本土建筑将会有机地融合到新时代的建筑潮流当中。不论从形式,材料,颜色,结构上,都是对其地域建筑抽象化的解读。这种解读应该是中国特色的再探索。面对当前的建筑趋同化,我们应该因地制宜,与当地区域的历史文化有机的结合起来,将中国特有的建筑形式、表现手法、特色材料、传统技法,传承下去。

      

                  图3                              图4

  二、“城市· 印象”建筑设计的主旨与立意

    (一) 地域建筑文脉的本土化沿承

本案建筑关于地域文脉传承大致从建筑的材料、形式、地域文化、原始环境等角度入手。建筑的本土化材料的传承延续,是指地方材料的直接运用或借助现代工艺技术将以往的建筑材料批量生产,以新的材料来置换旧的使其效果一致,本案的地处山西,其地域材料为青砖、瓦片、岩石、木头、夯土砖(图5、图6),当地多数民居建筑中常为主要的材料,极少部分落后地区还以夯土砖为建筑用材。而本案的建筑形式,为了适应当地的地域气候,建筑屋顶设计坡度较小,建筑出沿少,墙体厚,建筑物较为简单厚重,格局对称,且坐北朝南,尤为突出的是较之以北方人民性情的淳朴与憨厚对应在建筑物上的敦实和大气,建筑的原始环境是最初记忆里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荡气回肠,室内空间也同样有此种场所精神。以上为建筑文脉抽象化沿承的论点,地域文脉与文化传统对建筑的影响是极为重要的,所以说其是建筑的灵魂。

   

               图5                              图6

(二) 地域建筑形态的符号化提炼与重组

对地域建筑形态的符号化提炼,是运用联系、置换、抽象、剥离、意境等方法把地域文化内涵用建筑符号语言加以转换,将地域建筑的材质特点、形式特点、地域特色等抽象为建筑符号,并通过有序及无序的排列得出新的,符合地域特色的建筑,改变以往新型建筑的单一地域特征,和避免建筑物片面的模仿。例如香山饭店,坐落在北京西山,整个饭店依山而建,院落相间,抽象中的北京四合院天井颇具特色,也不失其功能,为建筑的中厅提供了充足的自然光源,建筑的门窗均从四合院的门窗中提取出来,加以解构重组从而得到方形的窗和圆形的门,方与圆更加突出中国的传统符号特征,建筑呈中轴对称布局,突出了地域文化,且融入了中国的传统园林手法,使得建筑地域文化符号突出。苏州博物馆也源于对地域文化的剥离,将江南园林的意象运用到建筑当中,建筑的棱形方窗及白墙灰瓦,突出了苏州建筑的古典主义风格,且注重周边环境,及体量感的呼应,使建筑很好的融入到其中而不显突兀。建筑符号语言就宛如解说员,讲述着它的前世与今生,这无不说明符号信息传达的重要性。

本案建筑的地域符号化抽象,可以归结如下。首先建筑的材质,本区域最具特色的材质为砖石结构,及砖石的拼接工艺加以构成处理,而建筑的外立面设计的主要材质即为该地域的特色砖块与瓦片。其次,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地域建筑的屋顶也颇具特色(图7),屋顶较平缓,建筑较为封闭,因此在建筑语言的抽象上可以利用其特点,这样兼有当地的特色及当代建筑形制(图8)。而对乡土风情与文化习俗的适应,该区域建筑力求表现出质朴、憨厚、粗狂的特点,使该地域建筑体量感较为厚重,通常也利用砖石的紧密铺装营造这样的感觉。此外乡土景观也颇具地域特色,可以将其转换为本案周边的景观语言,包括经济作物的景观化开发。再者在建筑空间上,该区域由于受古城城坊文化的影响,道路设置为东南、西北方向,建筑的朝向也多为坐北朝南,符合于整座城市的大环境,使建筑融入其中。

  

               图7                               图8

 (三) 地域建筑住居模式的时代化更进

   地域建筑住居模式随着时间的变迁也在做着适宜的变化。北方居住的空间受地域的影响较为深远,具有敦实憨厚的建筑体量感,该区域在早前的建筑中主要是靠地理位置决定其文化风格,处在黄土区的建筑为窑洞建筑,这是一种古老的居住方式,主要是以靠山窑为主,这种住居方式就是五千年以前黄河流域穴居文化的变迁产物。另外受平原文化的影响,而形成了合院建筑,以坐北朝南的采光方式,且多为硬山和悬山样式。另有的一种是由于经济昌盛而兴起的宅院建筑,建筑三面临街且不与周围建筑相连,受当时儒家文化的影响,建筑尊卑次序明显,整体高低错落。而就当代的地域建筑来看,也沿袭了以上的建筑方式,五十到八十年代建筑的方式以合院建筑为主,建筑材质为砖混,形式以硬山和悬山为主,至近现代,由于政策的开放及现代建筑文化的冲击,出现了模块化,功能化的住居模式,就是所谓的现代主义建筑,虽然当时从各个方面都能很好的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也能快速的批量化建造,使得现代居住工作办公空间多为现代建筑,而本土的建筑文化、住居模式,则由于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及功能的需要,逐渐的也被人们所遗忘。当时现代建筑的出现正好满足了当下人们及政策的需要,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升,人们文化修养的提高,更加注重本土化的东西,也正是如此,地域文脉精神重新得到重视,如北京的菊儿胡同(图7)改造,就是结合胡同的特色及现代人的住居习惯,从而进行改造,改造后的菊儿胡同(图8),在不失地域特色的前提下,满足了当代人的需要。因此建筑应该融入到地域建筑空间来,并且随着经济 、文化、历史、地理环境的改变而做着适应性的变化,因为建筑是有人来支配的,当人在所处地域的文脉或环境发生改变时,人这个主体将适宜地去改变建筑这个客体,从而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呼应,使得空间具有该场所的历史精神,这是一种不断更替的过程。

     

                 图7                                 图8

    三“城市· 印象”建筑地域抽象化传达的设计剖析           

   (一)建筑空间流线的限定性

从传统的地域文化上分析,该地域位于晋北古城当中,建筑的区位流线主要是由当地的合院建筑而来,建筑先由正门进入,通过甬道,甬道的末端一般为祖先牌石刻或是照壁,之后从甬道旁边的门进入前院,之后再进入院中,建筑路线的设置中减少了人流的交叉,加强了中院的私密性,建筑路线也不是直线而是曲折有意境的,院中的照壁或建筑中的屏风是为建筑提供私密性。该建筑的建筑流线就是运用该地域合院的建筑流线(图9),曲折且不交叉的特点。对建筑空间的流线规划也是独立的互不干涉的,建筑物的入口隐藏于地下(图10),经过长长巷道而到达展厅或是文化中心,这地下的入口及长长的巷道不仅从侧面抽象呼应了地域照壁及屏风的作用,从功能角度讲可以有足够的空间来分流进馆的人流。建筑的内部流线宛如合院空间流线,婉约且不失流通性。建筑的外部流线则由古城道路方向正南正北为导向布局,使建筑位于主要道路网之上,提高交通便捷度。并且在朝向上为坐北朝南,基地的位置处于季风的下风向,基地的上风向为大型公园,从而使得整个基地处在小气候的调整区域范围内,这样便加强了整个建筑区域的空气流通,给建筑物中空气循环作用带来了动力。由于建筑坐北朝南,所以自然光线可以为建筑提供更加充分的日光照射,有利于资源的节约。

建筑流线的配置主要功能的分区而来,由近及远,因为人在任何时候都有走近道的习惯,并且这样较为节约时间,所以建筑的入口流线与各个建筑分区是最优的流线,两个地下的停车场入口各通向展馆和文化交流中心,互不干预也互相联系,而建筑物中的工作人员及布展展品的出入都是由专用的出入口进入,而另外的两个建筑物出入口是专为行人提供的,而在地上一层的位置留有七个紧急出口。建筑为组团式建筑,由展览馆为主,其他功能分区围绕其展开,在空间中多运用共享空间,及母子空间,及少数的私密空间作为办公空间以及会议接待空间。而针对不同的用途展馆与交流中心会由不同的分割方式。

      

            图9                              图10

    (二)建筑景观环境的生态性

建筑的景观环境也是建筑空间的一部分。“空间是无形的,是‘虚体’,限定空间的要素才是有形的‘实体’。空间是客观存在的,人们对空间的感知是靠限定要素来实现的。”[7]所以空间应该具有功能性原则、生态性原则及宜人原则,因为建筑景观环境的主体是人,是人所参与进去的一种人机活动关系。景观设计就是为建筑环境服务的,主体是人,“换言之,即人们从满足基本生存的要求,这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标志,它是通过设计和改造人们的物质生存环境创造出能换起人们情感上美的感受,从而获得生理和精神双重满足的工作。”[8]

在建筑物外围的景观中,注重形式美的基本规律,运用水体与建筑构成虚实的对比,突出建筑物的敦实厚重感,在外围临近水体的大面积绿色植被中主要是因地制宜运用当地的作物,如麦田等。外围景观中运用乡土特有的灌木及常用树种所组成,主要由麦田,沙棘,山桃,山杏,杨柳等。而在配置方法上要有变化,因为“在景观艺术中韵律与节奏本身就是一种变化,是连续景观达到多样统一的必要手段”[9]建筑的外围景观景观主要是以大型地域乔木胡杨及杨柳为主,并且配合适当的景观带,这样即可以满足植被的密度,也使近景、中景、远景得以区分。而在植被的种植方式上,大型乔木以列植的方式充当行道树,起到分割空间的作用,而在建筑的入口处为对植,建筑外围的景观带,则由于靠近大型公园,在种植方式上为林植,使其更好地融入到空间当中,并从侧面突出该地域的景观文化,因为作物和植被有着鲜明的地域色彩,使置身与高压状态下的人们感受到田园清新与郊外山野的静谧。

(三)建筑空间光线的层次性

    当地的建筑光线主要是由自然光来实现,由于建筑物方位的因素日光照射较为充足。且用以人造光源加以辅助。而在一些老宅民居中,阳光透过一些镂空的窗花(图12),木刻而产生的光影使得建筑物增加了几分层次感,并且显得建筑物活泼,在现代建筑物的运用上主要是采用不规则的开窗(图13),及不同种类玻璃的透光性,来营造光影的律动感。

光线是人们感知空间必不可少的条件,因此光线是除‘形’之外对空间产生较大影响的因素。”[10]建筑物的采光主要是靠自然采光和人为采光为主,自然采光可以很好的烘托出气氛,而人为采光可以弥补自然采光带来的不足,不同的展馆及文化交流中心采光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在文化交流中心场馆位于这个建筑物的北侧,坐北朝向南,主要是为了功能上的光线而考虑,整个建筑物的开窗方式是上部开窗,使得会议厅报告演讲厅等交流中心,有充足的日光照射,而位于南侧的博物展览馆则由于其功能性质正好相反,展品对照明指数要求较高,应避免阳光的照射,所以开窗方式也是下部开窗。这样的大面积开窗加大了“转合程度”,打破了空间原有的封闭感,使得空间向外扩散,将建筑与外面的环境更好地联系在一起,使得建筑具有“透气性”。这样建筑在具有敦实的体量感的同时又不失灵动的“调皮感”。

 

         图12                             图13

(四)建筑材质色彩的塑造性

    当地域的建筑主要材质是原始的砖石与瓦片,其材料情感较为单一质朴,色彩主要是以白色的墙与灰色的瓦构成。对石材、夯土、木头等,质地粗糙的建筑材料的运用,恰恰勾勒出了一副动人的地域风景画。

    建筑是有情感的建筑物的材质犹如人的服饰一样,对建筑的视觉效果会有极大的影响。选择什么样的材质能直观表现出建筑物的地域感情来,因此,建筑物的材质选为具有代表性的当地材质,而材质粗糙与细腻的对比也可以很好的表达出建筑的情感,如建筑主体的砖混结构,建筑顶部的瓦片及仿土砖,建筑外部的木隔栅都是较为粗糙的极具地方文化特色,正好与光滑细腻的玻璃与钢材形成强烈的对比。而在色彩方面,“色彩对于人的心理和生理感受具有明显的影响”,“色彩是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形式媒体,适当地运用色彩的象征意义可以有效地表达空间的性格”。[11]整个建筑分为两块,展览馆为冷色调,文化交流中心则为暖色调。冷色调的运用可以从视觉的角度虚拟地扩大展览馆里的空间,而文化交流中心的暖色调可以缩小视觉空间,这样从某种程度上加大了人们见面交流的机会。增强了交流的氛围。

    (五)建筑空间场所的交流性

“场所=人的活动+空间”[12],这种精神是有特定的地理环境和人为环境所构成的,这种独特性赋予场所一种总体的特征(图14)。而建筑的材质,及其建筑外围的环境就构成了整个空间的场所精神,这种精神就是符合该城市的地域文脉,“地域特色是由基本的空间元素,即形式、质地和色彩等因素决定,有利于形成特定的场所氛围,场所存在的根本是人的体验。而这种形式就是建筑的外在建筑形式,及开窗的形式,而建筑的质地为拼接紧密的砖石,具有建筑的厚重感,以此来呼应该地域的敦实质朴。场所的精神来自于建筑的一草一木,建筑的场所精神就可以看作是人类活动的产物,这种精神就是靠对当地地域文化的印象营造,例如北京的菊儿胡同,之所以改造成功源自对地域文化风格的保留,且在原有精华的基础上将现代的文脉及功能融合到一起,使得建筑在具有以前特色的情况下赋予了新的含义,这种赋予就是以人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设计,对地域印象的抽象化传达。才使得建筑与城市的环境空间产生了联系,也使得地域印象正因如此,建筑有血有肉有灵魂。

 

 图14

                           

                           结  语

所以建筑设计要想禁得住时代的变迁,及历代人们的推敲,必须有自己的立足点,必须是有自己的情感在里面的建筑物,这样的建筑物不仅能符合时代的潮流,也能流露出设计师对建筑对生活的那份解读,这不仅仅反应建筑物本身,更是一种生活,一份信仰,一份寄托,一种对建筑对生活的爱。

 

参考文献

[1] 齐康.地区建筑 [J].东南大学学报,2002:5.

[2] 吴良镛.广义建筑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9.

[3][4]罗小末.外国近现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357,357.

[5] 张松.地域建筑文化与城市特色保护[J].北京南方建筑20122.

[6] 潘谷西.中国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457.

[7] 过伟敏,王筱倩.环境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38.

[8][9] 史明.景观艺术设计[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8:9,37

[10][12] 杨茂川.空间设计[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9:96,122

[11] 过伟敏,魏娜.室内设计[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9:15.

 

 

参考书目:

1. 罗小末.外国近现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2月.

2. 潘谷西.中国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8月.

3. 过伟敏,王筱倩.环境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7月.

4. 史明.景观艺术设计[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8年6月.

5. 杨茂川.空间设计[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9年4月.

6. 过伟敏,魏娜.室内设计[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9年9月.

7. 杨茂川.空间设计[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9年4月.

 

致谢:

本论文是在王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她严谨的精神及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的感染并激励着我,从课题的选择到项目的最终完成,王老师都给予了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在此谨向王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及崇高的敬意。

    在此,我还要感谢在一起愉快的度过大学生活的每个可爱的同学们和尊敬的老师们,正是由于你们的帮助和支持,我才能克服一个一个的困难和疑惑,直至本文的顺利完成。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谢谢你们!

分享到 分享到豆瓣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评论 (0) | 阅读 (804) | 类别  

所有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