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禮拜四上午,房總監應實踐大學媒體傳達設計系蘇志昇老師之邀,在「設計方法論」的課堂上演講,講題是「在可見與不可見的設計之間:淺談創意轉化成設計的過程」。
演講中,房總監巧妙的透過時事來講設計,把想法導入到現實生活當中。現在的新聞都在報導的,立法院前的反服貿抗議,身為設計人的我們,可以做什麼事?如何透過設計,保護當中的那些人,如何設計出一個臨時空間,來讓一個暫時的活動可以順利安全的進行,讓當下的訴求得到傳達。房總監舉出上海世博會的麥加館的例子和同學分享。有一位回教的建築師,為了解決眾多信徒在朝聖的過程中,上千人不管是在路途上的狹窄峽谷時被踩死,或是因為環境衛生條件不好,被傳染疾病而身亡的問題,他設計出了移動式建築,很像台灣發生天災時的組合屋,他有一套方法,可以立即建立起一套梳洗沐浴的設備,並能有效疏散控管人流。另外他也做了地底隧道,可以提供緊急的救護資源的送達。每次看一個社會現象,都可以引發我們,如何去做設計的思考,怎樣把創意導入到設計,導入到生活,就是最重要的課題。
對於時下最夯的文創產業,房總監也語出驚人的說出與文化部官員開會的例子,糾正大家對於文化產業的迷思。房總監在官方的文創會議,戳破了官方一直誤認的盲點,其實原本並沒有「文化創意產業」這個詞語,英文字典或其他字典裡並沒有這個詞彙。所謂文化創意產業,就是把一個地區,一個領域,或是一個族群,大家共同的思想,產生出來的一種共同意識或者行為,導入成一種活動,變成文化,進而將文化的養分,注入在產業當中。但他不是一個獨立出來的文化創意產業。其實文化和創意都無所不在,可以置入世界上各個物件之中,端看人們怎樣發揮創意。換句話說,各個產業都可以是文化創意產業的載體,只是說你如何把創意本身置入到你想傳達的文化當中,然後將這個東西包裝在某種產業上。最後,房總監提出設計人要會說故事、創造需求與洞悉人性來總結今日的演講,並舉出公司實際的案例:花蓮酷旅老房設計旅店,以及阿原肥皂的商業空間設計,給同學觀摩學習的實例。
房總監在實踐大學演講完,也參觀了校園,實際感受同學們每天的生活空間。其中,對於新落成的圖書館、體育館與藝文會議中心印象深刻,而這些建築正是由姚仁喜建築師的大元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設計。
在兩岸建築界扎根已久的姚仁喜,是繼李祖原之後,台灣深具代表性的現代建築師,他的每一座經典作品,像是蘭陽博物館、高鐵的新竹站、或是中國烏鎮劇院,皆表達了建築與環境之間,現實和創造精神上的平衡力量。而在一個月前,更榮獲美國建築師協會 AIA(American Institute of Architects)頒發榮譽院士(Honorary FAIA),成為台灣有此殊榮的第一人。
實地探訪實踐大學體育館,從校園中往上看,首先會被幾何圖案組合、虛實交錯的建築外觀所吸引,而頂樓籃球場與半開放式的跑道,也是吸睛焦點,以金屬編網充作頂樓操場外牆,不需有空調設備,又能兼顧室內外體育場的優點,擋烈日又能引進自然風,讓同學不必受日曬雨淋之苦。就造型上來,整體外觀頗富未來感,而一樓V形柱的設計,也和強身功能相得益彰。姚仁喜擅長以線、面、體的幾何構成,佐以輕重對比,營造出建築外觀自身的特色在此一覽無遺。
在體育館對面的圖資大樓,也極富特色。外觀是大片透明玻璃鋼板,其特殊角度可避免太陽直射,降低圖書館室內溫度,可達到綠建築省電功效,內部設計則以流動性及開放性為目標,以磨石子地板和大量原木色彩構成主要空間。圖書館又和體育館兩兩於地下層連接,以相同特色的外牆質感面對中庭綠地,在一動一靜中展現矛盾對話的衝突美感。
房總監在演講中強調的,人性化又富設計感的追求,是設計重要的使命,而在實踐大學的校園學空間中,得到完整的體現,是同學們的福氣。這趟演講之行,房總監不但和同學分享了對設計的看法,也走訪了校園獲獎的知名建築群,對整體空間有了新的認識啟發,可謂不虛此行。
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