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Experimental House”
--“我的实验性住宅”
从开始制定方案直至最后的方案确立,用了约半年的时间,这也是我大学四年间创作时间最长,倾注心力最多的一次设计。在设计过程中,我翻阅了大量的书籍与资料,细心分析了许多国内外的优秀作品,不难看出,在每一个优秀作品的背后,设计者付出的心血都是相当大的。通过这样一个住宅的设计,我体会到了很多很多从前没有体会到的东西,那种灵感迸发时瞬间的喜悦,那种头脑空白时几天的懊恼,还有制作过程中蠢蠢欲动的期待……
但喜悦会平复,懊恼会停止,期待会消逝,留下来的,就只有一连串的问题。
设计,其实就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那么,我就来阐述一下我是怎样带着问题走入设计的,而又是试图用怎么样的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的。问题还会存在,设计永无止境。
带着问题做设计:
问题一:风格(主义)问题。
这个问题是我开始学习设计起就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因为在刚接触设计的时候,我们吸取的所有养分几乎都是来自于国外,而真正属于中国的当代的设计风格几乎很少,故我们都被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结构主义这样的词语围绕着。我一直在考虑一个可能大家都在考虑的问题:中国古人是怎样去做建筑的?他们没有这些主义的概念,但为什么北京的故宫、四合院、苏州的园林会在全世界赫赫有名?会让提供给我们养分的这些外国人争相学习?!浅显的总结了一下,我觉得,设计是要从“心”出发的,并且要尊重历史和文化。所以在做这次设计方案的时候,我尽量的要求自己从心出发,从建筑给人以“美”的第一感受出发,用心去做设计。这次设计仅是我的第一次尝试。
我的这次设计采用了简单的长方体造型,一层为第一个长方体,为公共空间;二层部分是小于一层部分的长方体罗列,为主人的卧室。另外一个长方体则插在一层,室内外空间各一半,连接着一层空间的内外,内部用来会客,外部为景观与乘凉处,人可以在这个长方体中走动,静坐,感触自然。外墙则选用了象牙白色,温和、却简洁有力。天变、地变、山变、水变、建筑也在变,但他会选择在冬季时消隐自己,毕竟建筑也是有生命的,也需要休息吧?!
问题二:人与自然的结合—主观具化为空间的内外关系。
通过对空间的限定、通过墙体的围合、通过顶的限制,我们得到了内与外两种空间。也就是我们的建筑。老子说“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意思在于说明内部空间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是“用”,是提供我们休息生活的场所。而如今,随着我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对自然的破坏也日益在加重,我们反而更加懂得了自然的美丽,并开始保护自然,向往自然。于是便有了“环境保护”、便有了“绿色设计”、便有了高楼大厦上的“空中花园”……
而如何将外部空间引入内部,找到内外平衡的法则,也就是找到了人与自然平衡的法则。
在我的方案中,插在建筑一层的玻璃长方体、退入室内很深的门(窗?)、餐厅后门通往室外的小平台、通往二楼且渐渐“走”出主墙体的楼梯、二层的室外平台,都是我想做到混淆室内外明显分界的一种方式。建筑的一层为一个整体的公共活动区域,包括命名为“空”的玻璃长方体会客区、酒吧台、工作区、陈列区、TV台以及餐厅、厨房和一个公用卫生间。除必要空间(如卫生间,厨房)以外,没有其他多余的墙体,要求空间保持通透,保持时刻的机动性,在必要时(如需要给客人分隔出客房时)可以用软分割(窗帘,隔断等)的方式来划分区域,保证存在于“机动性”下的私秘。
问题三:为了装饰而装饰?
建筑是理性的,空间可以是感性的;结构是理性的,装饰可以是感性的!如何找到为了装饰而装饰的理由?唯一的答案就是“美”。既然是装饰,既然不是从实际功能出发,就一定要做到美,这样才有说服力,才能打动人,才有存在的价值。
空间中反复运用了以“5”为模数的装饰形态
总的说来,这是一个带着疑问的建筑,是一个“进行时”中的建筑,是一个带着未知、茫然、孤立、等待的建筑。也是我4年大学生涯的一种沉淀吧,希望通过它,我可以慢慢的从“理想化”转到“现实”中来,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设计之路。
借用杜尚的一句话:“这仅仅是我个人的游戏,仅此而已。”
外立面两张
室内五张
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