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用户名:密码:记住登录名

侯会军

个人档案

侯会军

合生创展集团
室内设计师

博客公告

日志分类

最近访客

统计信息

博客:188 篇
评论:2
访问:正在读取...

日志

居住空间设计的发展历史

(2009-03-10 14:15)
标签:设计知识 

居住空间设计的发展历史

在漫长而发展缓慢的原始社会里,我们的祖先逐渐掌握了营造最基本的居住需求的地面房间技术,最原始的室内设计从居住空间设计开始出现(图1-5)。在黄河中游原始社会晚期的仰韶文化时期,按功能需要在室内入口设置门道,室内地面、墙面就有细泥抹面或烧烤便面使其陶化,以避潮湿,也有铺设木材、芦苇等作为地面防水层的,在仰韶晚期,室内地面和墙上开始采用白灰抹面(图1-6、图1-7)。龙山文化时期已存在以家庭为单位私有的痕迹,出现了内室与外室相联的套间式半穴居,内室与外室设有烧火面煮食与烧火,用来储藏的窖穴设在外室,白灰抹面被普遍采用(图1-8)。随着发现的中国最古老神庙遗址(辽宁西部的建平县内)室内开始采用彩画和线脚来装饰墙面,室内设计和艺术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到了阶级对立的奴隶社会,虽然奴隶阶层大都倒退到穴居、半穴居窝棚状态,但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青铜技术的使用和瓦的发明使建筑技术得到极大提高,奴隶主阶层的功能完善大规模室内空间和精细华美的建筑装饰开始出现,空间规划的严谨、建筑空间规模、室内空间装饰氛围体现着人对自然由崇拜转向敬畏与渴望支配、统治者的意志、力量和严格的等级制度,室内设计开始与奴隶主的统治思想结合,从简陋状态进入了比较高级的阶段,这一时期的居住空间设计发展集中体现在奴隶主阶层的生活环境。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封建生产关系的出现,奴隶制时代宣告结束,成熟系统的文化思想对室内设计风格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孔子、老子等人的“儒”、“道”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最大,孔子重“礼、乐”,老子倡导“无为”,强调托物言志。室内设计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巧妙利用,生活化、欣赏性强、趣味化的纹饰出现,象征性纹样设计由用以巩固统治阶层的地位增加了表达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内容。由于各诸侯日益追求宫室华丽,装修用砖的出现和铸铜等技术达到较高技术水平(图1-9),使得室内装饰更为发展,雕梁画栋为特色的室内装饰风格开始形成,《论语》中 “山节藻棁”描述的斗上画山,梁上短柱画藻文,《左传》记载鲁庄公丹楹(柱)刻桷(椽),正佐证了这一点。《仪礼》一书就记载了春秋时期士大夫住宅制度的规定:“住宅的大门为三间,中央明间为门,左右次间为‘塾’;门内为庭院,上方为堂,为生活起居、会见宾客、举行仪式的地方;堂的左右为‘厢’,堂后为‘寝’。这些门、塾、堂、厢组成住宅。这种布置相沿至汉代无大改变”(摘自中国建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建筑史》)。汉代是中国封建历史发展的第一个高峰,随着人生存环境的提高、封建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室内空间设计不仅功能齐全,而且细节内容极为丰富,陶瓷、石刻、绘画和纺织品等装饰品和装饰材料普遍在居住空间中被使用。住宅空间规划、出入口形式严格按照封建等级思想与社交需要设计。南北朝时期廊的形式手法在住宅空间规划中得到较多运用,家具形式仍然是以席地起坐的生活习惯设计的低矮家具。北方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为中原地区带来了不同的生活习惯,出现了垂足而坐的高坐家具,如椅子、凳子等。隋唐到五代,家具形式已普遍采用垂足坐的习惯,室内家具设计极为多样化,室内设计开始进入家具为设计中心的陈设装饰阶段,唐朝的室内设计中结构和装饰的完美结合非常突出,风格沉稳、大方。宋代的城市住宅空间规划呈四合院布局,室内发展了大方格的平棊与强调主体空间的藻井,室内空间得到提高,内部空间采用格子门分隔,装饰色彩多样化,建筑细部构件如门、窗、栏杆、梁架极变化多样,明清时期门窗样式基本是承袭宋代做法(图1-10、图1-11)。到了明代,室内的装修、装饰、彩画日趋定型化,出现了木工行业术书《鲁班营造正式》,家具设计体形秀美简洁,雕饰线脚少,造型和构造和谐统一,重视发挥木材本身纹理、色泽的特征。清代室内装修更为规范化,雍正年间颁行的《工程做法》一书有详细规定,这使得室内设计工作集中精力在提高总体布置和装修大样的质量(图1-12、图1-13),由于明后期和清朝奉行的闭关锁国政策严重的阻碍了文化、科技的发展,室内设计发展缓慢,追求雍容华丽的美感,整体风格繁缛奢靡(图1-14、图1-15)。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随着西方文化和新技术的传入,传统文化在相当大范围内被整体排斥,新旧建筑和室内设计形式并存,新建筑从西方装饰形式到城市生活方式的“洋房”式设计,出现了具有新功能、新技术、新形式特点的室内设计,这一时期的室内设计表现出半殖民化文化状况(图1-16)。 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一批留学人员到国外接受现代设计教育,为中国设计注入新鲜的血液,中国设计得到短暂发展,连年的战争使中国社会发展各方面停滞不前。建国后中国的室内设计发展大致分为三阶段: 150年代到70年代,中国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设计所面临的对象大多是政府的室内外装修,设计被认为是工艺美术、装饰美术的代名词。在十年的文化大革命期间,设计几乎处于停顿状态,而50年代十大工程的出现给中国室内设计奠定了基础。; 2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之路,国人的眼光开始投向世界,内需外引的良好环境促使中国室内空间设计近乎膨胀式飞速发展。机械复制欧式与传统中式的室内外设计风格一度成为人们最追捧的设计形式,中国的建筑和室内设计缺少自身民族性,这反映了文化的断层和匮乏。随着各大高校开始设立室内设计专业,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年轻的室内设计师。 3、九十年代中期以后,经济的持续蓬勃发展和“市民”阶层的逐渐壮大,室内空间设计开始步入正轨,深层次的设计思考更为理性化,中国的设计界开始关注自身文化、地域特色、可持续发展设计和社会需求对设计影响等内容,从一味的崇外向自身发展演变。人们普遍认识到设计不是工艺美术的延续,设计的意义在于创造人们新的生活方式,中国设计教育开始从对“造型”的美化向对“方式”和系统的组织发展。随着环境意识的深入人心,室内设计专业普遍改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室内设计专业成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一个研究方向而存在。改革开放初期的老一辈室内设计师还发挥着作用,但队伍的中坚力量已由出生于5060年代的第二代室内设计师所代替。 4、进入21世纪,接力棒将传到80年代出校门的新一代室内设计师的手中。这一代的设计师们将担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同时也将决定中国室内空间设计今后创作及发展方向,。为探索中国现代风格不懈的去追求。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中国经济将进一步地融入国际市场体系和对外交流的增多,中国室内设计将通过与国际设计的融合而迅速提升。此外,中国是一个疆域广阔的多民族国家,各类民居保留至今,如云贵地区的干阑式、陕西的窑洞式、蒙古的帐幕式、徽州的明清式、北京的四合院等住宅,这些不同的建筑、室内设计特色和生活方式为我们提供了可贵的设计灵感来源。

 

分享到 分享到豆瓣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评论 (0) | 阅读 (2457) | 类别  

所有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