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博物馆 续谈
偶尔在书店买到“ 首都博物馆新馆建筑设计征集方案集”, 从而了解到首博新馆设计的前前后后, 由此也印证和加强了我首次见到首博新馆的感觉。记得首次见到首博新馆(外形设计), 就觉得它不是一个最到位的设计, 感觉它在追赶流行。它很孤单,它与周围环境、特别是与北京的文化地位、人文环境没有很和谐的默契关系。
从“方案集”了解到, 现在落成的首博新馆,是中标方案(中标者为法国AREP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的反复修改结果;而我个人认为真正的中标方案之精髓已经烟飞雾去。
首先谈谈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是一个结构物交叉的建筑体, 由一个与单体建筑衔接起来的概念青铜体与十分夸张的顶部穿插而建,这种是一种当前广为流行的建筑设计手法,但对于首博新馆而言, 由各种建筑单体组合而形成的最后建筑形体之比例十分令人遗憾。首先, 该建筑在某种角度给人以恐惧感,而不是亲切感,更不是运用现代设计手法所表现的体量感、力量感、宏伟感或空间趣味感……在建筑的东北角、西北角观之,这种感觉很强烈。我个人认为这是比例上存在的问题所至。顶部的飞檐是否过大过长? 而过长的飞檐必然与下面后来修改成的围墙单体产生一种强烈的视觉效果,从而强调了它的原始建筑性和建筑的现代性。这种做法是否得体, 我认为是太过了, 因为它驱散了原设计主题, 过分强调“建筑设计语言”,强化块面关系且造成了视觉上的恐惧, 没有了
亲切….. 从这个角度讲其失去了真正的建筑意义。
从原设计方案得到的解读是:概念青铜器是此案设计中的一个重要设计元素,并由此产生了其设计的延续。而实施方案打破了这个最基本也是最具有原动力的概念,增加了南面特别是北面的围墙, 不仅造成局部视觉感官问题,而且形成顶部、围墙、概念青铜器“三三三”的比重均分局面(甚至青铜器的形体比重还要小些), 因此该建筑的形体含义表达发生了原则的变化,主题表达多元化, 原建筑概念设计含义大打折扣。
反观原设计方案,概念青铜器与建筑体的关系是多麽的清晰:青铜体是建筑的一部分, 同时又是一个散发文化与艺术气息的概念设计主体,事实上它又是一个几乎为具象的造型;与此同时建筑的其他单体是由红砖与玻璃组成,红砖具有中国元素,但和玻璃同时并用,不但概念且可以理解是青铜器“实”面的对立面“虚”, 加之被完整青铜器穿越的恰倒好处的薄薄的顶部,整套建筑外型方案应该说是主题明确,秩序分明 张弛有度…… 我个人认为原设计是一个美妙的建筑、一个亲切的建筑、一个充满活力的建筑;一个有魅力的、艺术与建筑完美结合的范例。
不幸的是, 原方案在评审中被提及存在3个问题:“一是该建筑位于复兴门外大街与白云路交叉路口,建筑应与之有所呼应, 二是馆藏精品展厅的造型过于器物化, 缺乏建筑语言,与其他两栋建筑不协调,三是整体性不够”。 当然 无庸置疑以上是专家评委的结论。对于第一个问题, 由于评审委接受AREP董事长对此做出的精确、细致的分析, 此问题已不成立;关于第二各问题, 前述已涉及此话题,即青铜器与其他建筑体的虚实对比、具象与抽象对比的合理组合关系;更重要的是:这个“过于器物化,缺少建筑语言….”的“问题”恰恰是该建筑形体的精华所在, 它不但包括虚实对比, 同时还包含了这个所谓的“器物”与本身建筑体其他部分组成的这种形态对比、质量对比极其内容的对比;这种对比的存在引发出其深刻的设计意义…… 它是一个多麽有趣的、幽默的建筑组合,同时又是优雅的、含蓄的、形体有些夸张的具有艺术魅力的建筑形式,让人们不但观赏之而且不禁会产生联想或引发深思 …. 再反观实施建筑,其过分强调的墙体围和所形成的那种呆板的、不甚成熟的、随波逐流的建筑形式, 必将成为当代建筑形式的过渡者;建筑形式应向更高更深的层次发展;目前国内已存在的“鸟巢”、 国家大剧院应该是这种高层次建筑的代表。
中标后修改实施方案 (追逐流行与谨慎小心)
中标方案 魅力四射
中标方案侧视图
其他部分竞标方案
1.日本矶崎新设计室方案
一个理应入围的好方案 其黑灰色椭圆状造型表达一种无限内涵的聚集,玻璃台解释了新的
生活空间,其方案是一种艺术的提炼与提升;如在北京实现,应能表达中国人的胸襟开阔与谦和同为一体之概念….. 其建筑形式足以引发人的联想 遗憾的是 其建筑与周边环境关系不是很好, 除非日后周边环境被改善…..
2.北京建筑设计院方案
矩形 局部呈扭曲状 现代感强 只是色彩感觉与周围环境....度不太够
侧面
上海某建筑设计公司
观念滞后 与城市关系把握不准确 形体、色彩、手法均存在问题
...设计需要理性, 但绝不能没有感性...
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