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用户名:密码:记住登录名

任磊的博客

个人档案

任磊

上海缔筑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设计总监

日志分类

最近访客

友情链接

统计信息

博客:111 篇
评论:2
访问:正在读取...

日志

境由心生

(2012-07-02 09:42)
标签:


 

境由心生

——人的心理与办公建筑公共空间的关系

储艳洁1    任磊2    吴强1

(上海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1上海  200233

(上海孚若珥建筑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2,上海  200235

摘要:人的心理感受决定环境空间的设计形式,空间与行为是相辅相成的一对元素,从心理感受使用的意义上去考虑空间的创造,才能形成真正的宜居建筑空间;本文从人的心理、行为的特点出发,阐述办公空间的设计原则,从而创造出真正符合人们心愿的空间环境,达到理论指导实践的目的。

关键词:行为心理、行为距离、公共性、私密性、领域性

Abstract:  The forms of environmental space is decided by the peoples psychologogical feelings.The space and behavior is a pair of complementary elements. In order to creat a real livable building space, a designer shoud from the psychological feelings to consider about how to creating space, so it will be creating real livble space. This article from the psychological, behavior characteristics to explain the design principles of office space, thereby creating a real space environment that will fit with the wishes of the people.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theory guide practice.

. Key words: 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behavioral distance, public, privacy, territorial

建筑空间与人的行为心理

谈到办公建筑和它的整体环境,无论是何种类型,许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摩天大楼林立,空间密度紧张,造型呆板而单调,色彩沉闷乏味,人员行色匆匆,,这样的环境会使人高度紧张,体力过分透支,时间稍长就会身心俱疲,无从适应,同时说明我们现有的办公环境虽然运用了最新的设计理念,材料技术,科技含量等现代要素,但是它忽略了人们最基本的需求——舒适,上升到理论层次,就是缺乏人性化的设计和处理手法,没有体现出对使用者人的关怀。[i]1

 

过去人们对建筑空间的讨论,受到单纯实用主义的支配,而忽略了“它是以人的存在为前提的使用空间”。如果建筑空间中没有任何人的行为发生,则空间只是闲置在那里,没有任何价值;反之,人的行为没有建筑空间作为依托,许多人类社会行为也就不会发生。因此,空间与行为是相辅相成的一对元素,从环境的意义上去考虑空间的创造,才能形成真正的建筑空间;这一点,无论是办公空间还是其他空间都是必需要遵循的原则之一。

基于上述原因,我认为十分有必要深入研究人类的行为、行为与环境的关系、对环境的认知和评价等方面问题,从而创造出真正符合人们心愿的空间环境。

二、办公建筑公共空间中人的行为心理

1 魔茧办公楼(围绕中庭蜿蜒向上的坡道连接着各个内部空间)良好的公共环境促使人的交往更加密切 

 

1.办公建筑室内外公共空间中人的基本行为

扬·盖尔在《交往与空间》一书中,把人们在公共空间中户外活动分为三种类型: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而人在办公建筑室内外公共空间中的活动,也基本包涵在这三类活动之中:办公人员每天正常的上下班以及保安和邮差日常的工作等等,属于必要性活动;办公族的午间休憩,过往行人的等待和放松等,属于自发性活动;商务或事业上的交往,综合类的公开活动等等,属于社会性活动。各种不同类型的活动决定了人们对室内外公共空间依赖性的不同,同时也决定了在办公环境设计中应针对不同类型活动,提供不同的环境设施。例如在办公建筑公共空间的大厅中,就应提供比较开敞的空间供人们等待,停留和穿行,同时也要提供环境较好的休憩空间供人休息和会面。人们最初是由单个人无目的的徘徊、散步,眼睛在向四周寻视,当在一个有利的空间内,会和熟悉的人或因为某种共同的事件而联系在一起的人进行交谈、注目,人们原先的必要性活动和自发性活动就有可能转变为社会性活动。因此有利的空间条件使人们的目的性发生改变,室内外公共空间的改善间接地促进了社会性活动(图1),螺旋状的建筑可被视为一处“沟通景观”,创造出独特的空间结构和无可匹敌的工作环境;所有的空间围绕着明亮的中庭缓缓上升,空间分布打破了传统观念,在椭圆形的楼板上看似永无尽头,设计师拆除了不必要的墙体,营造了无障碍的办公环境,便于沟通和互动,电梯、螺旋坡道、办公室和楼梯构架清晰,功能多样,是理想的交流场所,还能灵活地变动,以适应其他的用途。

2.办公建筑室内外公共空间中人的行为距离

人际距离类型

距离(cm)

行为特征

 

亲密距离

近距离

0—15

关系亲密,对嗅觉、辐射热等均有感觉

远距离

1545

可与对方接触握手

 

个人距离

近距离

4575

具有较为密切的私人关系

远距离

75—120

可以清楚地看到对方的表情

 

社交距离

近距离

120—210

社会交往,同事相处

远距离

210—360

交往不密切,在正式场合下使用

 

公众距离

近距离

360—750

需要有足够的音量,以便于交流

远距离

>750

要通过扩音设备和手势的帮助才能交流

1 魔茧办公楼(围绕中庭蜿蜒向上的坡道连接着各个内部空间)良好的公共环境促使人的交往更加密切 

人们进行社会交往时,常常保持一定的距离,根据事件、人物、场景的不同,人们之间的距离也自动地加以调整。如一群人在一起谈话,会自动地围成一个圈子,有号召力的人或领导处于中心位置,在其最近的往往是最熟悉的或级别相差不大的人,不熟悉的、级别小的人和偶尔参与进来的人离其较远。人们之间的距离在某种情况下是取决于空间的布局,以人们之间的交往距离作为空间尺度布局的基础。爱得华·T·霍尔在《隐匿的空间》一书中定义了一系列社会距离,根据人们熟悉和亲近的程度在各类活动中保持的距离,也是人们交往过程中的心理习惯距离(表1)。

以上四种社会距离是根据人们的熟悉程度而保持本身的心理空间所需的距离,这也决定了办公

 

 

建筑环境的空间布局,环境是为人们各种活动而设置的,因此,空间尺度布局应适合各种熟悉的人之间的活动。在办公建筑的整体环境中,各个具体的室内外公共空间都有其不同的人员交往尺度,或者说是根据人的交往尺度,来规定其公共空间的范畴。

所以办公建筑公共空间中的大小、尺度、以及内部和外部的空间距离、方位排列、家具设计等方面都要考虑领域性和人际距离因素。人员的活动类型决定了办公建筑具体公共空间的功能,而人员活动距离决定了办公公共空间的空间尺度的布局。

3. 办公建筑室内外公共空间中人的特殊心理2

人类行为是与人类的心理特征是分不开的,人在不同的空间中的不同行为习惯也反映出人的不同心理活动。办公建筑的室内外公共空间的主要性质是为办公活动而服务的,人在其中的主要活动也是围绕着办公这个主体而展开,这时所表现出的心理活动就有其特殊性。下面就来分析一下在办公建筑室内外公共空间中,人类对于办公空间方面的心理需求:

1.基础性心理需求

 

对一个空间的初步感知和认识等心理活动阶段的心理现象、需求都属于基础性心理需求,这也是所有建筑空间中人的心理需求共性。诸如办公建筑公共空间给人的开敞感、封闭感、舒适感、可识别性等,办公空间的层高一般较居住空间高而且开敞,特别是在办公公共空间中更是如此,如给人一种舒畅自由的心理感受,如大堂、会议室、报告厅等,它体现了透明、高效、健康、自由的办公特点(图2

                                                                          图2 劲霸男装总部大堂 强调公共性的开敞空间

 

2.高级心理需求

(1)    空间需求的公共性

3 日本丸内大厦中央庭院 良好的景观和设施和人的互动,使办公环境中形成不同的领域性空间

 

 

公共性需求是人们对于办公建筑室内外公共空间的最基本的心理需求。人们对空间公共性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人际交往方面。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们之间要进行信息、思想和感情的沟通,这种交往行为大多是在公共空间内进行的。例如在办公楼大厅中,同时进行着多种形式的交往活动,会见客户,交谈寒暄等。许多办公楼前都有小广场,中午时分会聚集很多人,公司的同事三五成群地来到广场,一边高谈阔论,交流感情,一边喝着咖啡,品着茶,有时老板谈生意也在这里。因而,办公楼前的广场空间成为职员每日重要的活动地点之一。正是人们对空间需求的公共性,决定了在办公建筑室内外公共环境中应多设计一些开敞性和公众性的空间来满足这种需要(图3)。

2)空间需求的私密性2

人是社会中的一员,同时也有着个性,即是“他我”,也是“自我”,在“自我”的观念的支配下,在社会、物质、精神方面表现强烈的自我意识,强烈的个人私密性,这种私密性具有孤独性、亲密性、匿名性、保留性的特点,和公共性的特点具有相对性。每个人周围都会形成私人空间,“私人空间不得侵犯”,同时私人利益受到道德、规章和法律的保护。

4 印度Gurgaon办公写字间,休闲区 以地台式装饰墙的围合形成公共空间中的相对私密性的小空间

私密性是人们对个人空间的基本要求,保证办公建筑空间的私密性,也是进行环境设计的一个重点。办公建筑中的室内外公共空间的私密性是相对于它的公共性而言,它的公共性是绝对的,私密性是相对的。人们处于办公环境的公共空间之中,有时也需要相对的私密性空间,例如在休憩、午餐、交谈等活动不想受到外界的干扰时,这种空间就显得尤为重要。这要求在公共空间中除去开敞性空间之外,还要布置相对的封闭性空间,例如室外的小型围合空间和室内的角落型空间等等(图4);另外,公共空间的私密性还可以以家具、绿化、隔断、装置艺术品、水体等等要素来营造。保持公共空间的公共性和私密性的结合,使公共空间处于最佳的状态、最佳的尺度,满足最佳的活动方式,这些设计因素考虑了人的心理感受。具体的公共性和私密性应从更具体的心理学角度入手,这里仅是简单介绍。

(3)空间需求的领域性

5 安特佛伦/慕尼黑瑞士再保险公司办公大楼,建筑一层是底层架空的形式,地面开敞空间的色彩及形式多样,有一定的领域感,在短暂停留时令人玩味

领域就是人和物体在空间中能够控制的一定范围,领域性表现为人们有主动占有空间和物体被动占有空间的特性。领域空间的形成,标志空间所属的转变,空间的私有性加强,公共性减弱。办公楼前广场中的座椅是为大家所属的公共性的设施,当一个人坐在上面,就变成了他属,形成了个人的领域,别人无权也无道理让他离开,直至他自己离开座椅又成为了公共设施。座椅的本质并没有改变,而是随着使用者发生了所属的变化。空间领域性是人的领域性确定的(4\5)。办公建筑室内外公共空间设计通过空间的划分,形成各种形式的空间布局,并通过设施布局的引导人进入该环境,形成人群的领域性,参与空间的活动。办公空间公共环境应该通过良好的设施,周围优美的环境,吸引人们停留、休憩、交谈,使环境设施的空间位置转变成人群的领域性。同时不同的环境设施的布置也会最终影响人群领域性的空间效果。芦原义信在《外部空间设计》一书中,就曾阐述空间的周围布置,对空间领域性形成的影响,从而决定人们对空间的最终选择。确保空间领域性的形成,是保证办公建筑室内外公共环境的空间独立性、适宜性的基础。

三、人在办公建筑内部公共空间中的行为特征

1.           人们在空间里主要有两种分布模式,一种是在狭窄空间里线性分布,办公楼走廊就属此类,另一种则是在较宽阔的环境里的面状分布,如门厅、电梯厅。从分布形态上看,人们基本上是随意匀质占满整个空间,其中还会有一些小型的聚块,这是因为熟识的人会不由自主地彼此靠近,或是交谈或是依偎。

2.         在人们可以选择的情况下,公共空间里分布率最高的空间依次是角落、尽端、凹形空间、可以依靠的,最后才是“四不靠”的中央部位。这是由于人的潜意识始终有私密性的存在,人们喜欢将自己置身于半公共半私密的空间里,因此在办公公共空间中设置局部的半隐私空间是符合人的心理意识反应的,例如休息区、洽谈区、活动区一般安排在边角空间(图45)。

 

人们创造出良好的空间环境,相应地,良好的空间环境也能使处在其间的人们具有良好的心理感受,并诱导更有意义的行为的发生,这样就会产生—个良性循环的过程。因此研究人的心理与办公建筑公共空间的关系,在设计实践过程中是十分有必要和有益的,只有设计以人为本,强调使用者的心理感受,才能营造真正怡人的室内环境。

参考文献:



[i]刘芳苗阳.《建筑空间设计》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3

图片来源:

1.谢昕宜编,鄢格译:《智造空间》,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9月第1版,第368

2.谢昕宜编,鄢格译:《智造空间》,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9月第1版,第350

3 (日本)近代建筑(G) 近代建筑株式会社 2004年第8

4.谢昕宜编,鄢格译:《智造空间》,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9月第1版,第333

5.克劳斯——戴特·维斯著,贾秀海译:《博特 瑞查 特朗尼建筑事务所作品集》,安基国际印刷出版有限公司,20068月第1版,第402

分享到 分享到豆瓣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评论 (0) | 阅读 (144) | 类别  

所有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