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家庭装修的各种投诉中不难看出,多数家装公司为获取利润而采用了偷工减料、粗制滥造等恶劣手段,但也不难看出许多消耗者在装修中存在着某种生理误区。
图便宜:凭报价选择家装公司
家装公司在装修报价中给消耗者设下的圈套最多。一般好的家装公司都是明码标价,在价格上决不会轻易大幅下调。凡是家装公司轻易答应给消耗者在报价的基础上下调凌驾20%的,该公司肯定会在材料或工艺上另想“办法”,或“节约”材料或降低质量。
一般家装公司正常的优惠幅度应该在5%到15%之间。另外,消耗者在讨价时要把握分寸,价格不是越便宜越好,而应该让家装公司合理地挣到利润,才能确保成都装修公司的装饰工程的质量。
有些消耗者同时会到几个公司咨询,最后选择一个报价最便宜的家装公司。当时也许会认为占了便宜,但最后还可能被骗受骗。由于各公司之间有很大差异,规模、管理、材料、工艺水平都影响价格,公司的报价也不是越低越好。
盲目轻信:家装公司“设圈套”
由于消耗者普遍缺乏专业知识和履历,因此很容易被部门非法家装公司迷惑而被骗受骗。
盲目信赖所谓“大公司”——有几类公司最容易赢得消耗者的信任,一是打着国家一些大修建装饰企业牌子的公司;二是信口吹嘘自己是国家资质“一级”、“二级”的公司;三是在广告中“自封”的大公司。消耗者在找这些所谓“大公司”时通常要亏损,因此在确定家装公司前,肯定要看这些“硬件”:营业执照、资质证书,并且要看原件;要是是大公司的下属部门,肯定要见解人委托书原件;别信赖复印件,由于被投诉的公司中相当一部门是冒用、捏造别人营业执照、资质证书的;还要看其营业场所规模如何,从业职员的素质怎样。有了这些保障,那些所谓的“大公司”就会露出马脚。
轻信熟人介绍——只管这是一个旧调重弹的问题,但还是屡见不鲜。有些消耗者在家装中托朋友、找熟人,最后家装公司来个“杀熟”,不但价高、质差,并且还拖延工期。一旦产生纠纷以后,熟人、朋友也不论用,消耗者非常主动。因此,消耗者在装修时尽可能不找熟人、朋友,在洽谈时把装修预算和计划都确定下来。要是要用熟人推荐的家装公司也可以,但也要办理正轨的手续,合同、预算、图纸一样也不能少,否则就会出现问题。
盲目信赖样板间——家装公司做一个或几个样板间,带消耗者免费参观,很多消耗者看了以后非常满意,当场签合同,而装修完消耗者发现自家的装修质量和样板间相差很远,大呼被骗。所以消耗者在选择家装公司时既要看样板间,更要看工地。
一要看正在施工的工地,这样材料和半成品以及公司的管理、工人的素质都可以了解;二要看即将交工的工地,它可以反应出家装公司的通常水平,成都装修设计人员可以看出一般工地与样板间的差距。
太马虎:签合同不细致
很多消耗者在与家装公司产生纠纷后,才发现当初没有留意装修合同、马虎签字,这样在产生纠纷后,消耗者往往处在非常主动的位置。比如有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在正轨的家装工程合同中,家装公司每延误工期一天,就要被扣除工程总造价的3%。
结果家装公司将这个项目改成了“违约赔付甲方3%元”,故意省略了“工程总造价”这五个字。结果家装公司每误工一天,只需赔偿消耗者3分钱。这样即使家装公司已无故拖延工期达半年以上,而消耗者的合法权柄仍得不到保障。所以签合同可谓“一字千金”,消耗者肯定要仔细。
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