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参与江西东林寺建筑扩建规划设计之初,我便有一个梦想,这个梦想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而今已转化成为了一个理想,或者说一个信仰——重新界定中国的佛教建筑,并在实践操作层面上予以优化与革新。
社会发展的事实证明,人类这几百年的文明都是跟技术进步有关,仔细观察一下我们生活着的周围什么都在改变。由此可见,无论什么行业,只有在不断探究——创造——维新中方可起到推进人类生活进步的作用。那么,为什么我们的佛教建筑不能与时俱进,创造一个既传承传统文化形态同时又具有时代感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形式的当代寺庙建筑形式?
在宗教设计里,就建筑本身而言,非物质的建筑元素都有什么呢?无外乎——光、影、声、色、味!因此,建筑本身设计的越纯净、越简单、越朴素、越自然便越是好。其重点在于,如何运用非物质的元素去引发人们的心灵通向开悟的世界,既:佛教中所说的“三摩地”境界!
我个人认为这次修建东林寺大佛,对于净土宗、佛教文化、乃至中国文化在世界的传扬都是一件重要的大事。期间整个建筑设计之因素占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作为一个建筑设计师,我们无疑是肩负着这一份用当代建筑去弘扬传统文化之重任的。因而,这次修建东林大佛及佛教文化旅游区应从以下四个必不可少的要素探究:
第一,对佛教文化、净土宗五经一论的研究。大佛主体建筑及整体规划不应只是当做一个设计任务而完成。我个人认为,针对这一项目,无论设计师本身还是其设计出的建筑都应具有一个最根本的依托——“佛性”,那么设计师必须对佛教文化、净土宗五经一论有进一步的研究。怎样才能建造出一个现代建筑并符合佛经里对极乐世界的描述?怎样才能设计出一个建筑环境去体现佛对天下大众的慈悲关怀?这是需要设计师进行深度思考的。
在《阿弥佗经》中有这样的描写: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四宝,周匝围绕,是故彼国名为极乐;又,舍利弗,极乐国土,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池底纯以金沙布地。四边阶道,金、银、琉璃、玻璃合成;上有楼阁亦以金、银、琉璃、砗磲、赤珠、玛瑙而严饰之,池中莲花,大如车轮,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洁;又,舍利弗,彼佛国土,常作天乐,黄金为地,昼夜六时,雨天曼驼罗华,其土众生……复次,舍利弗,彼国常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是诸众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其音演畅……
综上所述,我认为我们需要设计出一个空间是能够彰显这种境界的。
第二,对中国建筑史作深层探究。中国传统建筑模式讲究的是一种高度“有机”的结构形式,其中每个部件的规格、形状和位置都取决于结构上的需要。所以研究中国的建筑物首先应剖析其构造特点。相对于中国传统建筑“木”结构之特旨,而今的混凝土,钢架结构及新型材料的不断涌现,致使中国的建筑形式正在面临着一个严峻的挑战。中国古代建筑和现、当代的建筑模式能有机结合吗?中国传统的建筑结构体系能够使用这些新型材料并找到一种合理的表现形式吗?如果有这种可能性,也决不应是盲目地“拟古”而应有所革新。否则,具有中国民族文化精髓的建筑模式今后将不复存在。
如天坛,作为中国古代等级最高的礼制建筑的皇家建筑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蕴涵了数千年的华夏文明。包含了中国古代历史,哲学、天文、绘画、音乐、礼制、历法多方面的知识。如“天园地方”的古说,祈谷坛建筑的蓝色琉璃瓦顶象征天,园丘坛所有建筑构件均以最大的阳数“九”作为基数象征天的至高无上,祈年殿的各种柱子之和分别代表一年四季,一日十二个时辰,一年十二个月,二十四个气节。二十八星宿和三十六罡星,充分体现了古人对“天”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天命人从”和“天人合一”的思想!
第三,对世界宗教建筑发展作横向比较研究。欧美国家宗教建筑大多是以石材为主的大教堂。像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始建于1163年,1345年才全部建成。德国科隆大教堂始建于1248年,1880年才全部建成。它们都是哥特式建筑风格的典范,也是世界上最著名,最高大的教堂之一。
纵观欧美等西方诸多国家,宗教建筑形态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与变化的。唯一不会改变的是其对所崇拜的上帝或神明的虔诚态度。例如:西班牙高帝设计的教堂是根据圣经而创造的基督之爱门、希望之门、复活之门;法国科布西耶设计的“廊香教堂”的异形设计和光的运用,使之充满神奇色彩。日本安藤忠雄设计的“水的教堂”完美处理了自然——人——建筑的和谐关系,使人们内心获得了一种心旷神怡的纯洁感和神圣感。与此同时,我在上海也偶然发现了一座仿中国建筑的教堂,其外在设计形式完全融合了本土文化的诸多特征,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西方文化的包容性以及发展观,既:摒弃了一成不变的延续与模仿上古建筑形式的操作方法。
第四,一个怎样的建筑群围绕着大佛,才能具有时代精神?才能弘扬佛教文化?在设计理念中,其持久性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能拥有一些持久的东西就说明你抓住了事物的精髓和本质。事实上,事物的精髓和本质是唯一可以长久存在的东西,否则就只是暂时的,只是时尚。建筑是用来行使某种特定的功能的,建筑是为人服务的,它必须与生活本身与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产生某种联系。
这次建大佛的设计规划,肩负着弥合传统与现代精神距离的使命。建筑必须成为时代发展的一份子。文化的弘扬必须是延续性的。因此我要面对的是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如何创造一个空间去吸引更多的年轻人设计出一个让大家都愿意留恋的场所?如果让一个建筑一直存到未来,建筑的延续性和创新性两者并不矛盾。然而创新也必须出自于深厚的本源,难道我们再一次模仿建造一个十九世纪(明、清时期)的“复古”建筑?我认为,如果单纯地去学习和复制别人的作品,根本就不可能取得进步,更谈不上什么贡献了!
事实上,就连观音菩萨的画像都在随着不同的时代、地域、民族、文明而不断改变,更何况是承载画像的庙宇呢?!探其根由,我想“真理”就应该是人们内心深处、余生俱来的的“佛性”吧!如何才能创建高“品、质”的佛教景区——既能反映佛教净土文化的特色,又经得起历史洪潮的检验?这需要深层的优化与大胆的创新,我们要设计的建筑空间是期望天下大众一经碰触,便踏进了另一个时空,另一个世界,从而忘却那婆娑世界中的繁复琐事、忘却自我、忘却一切!
释青莲
公元二零零七年一月十九日
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