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用户名:密码:记住登录名

winyajun's Blog

个人档案

苏亚军

深圳名雕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室内设计师

博客公告

苏亚军

贵州师范大学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现任名雕设计师事务所室内设计师

E-mail:winyajun@126.com

tel:13984443001

最近访客

最新评论

友情链接

统计信息

博客:12 篇
评论:0
访问:正在读取...

日志

我的空间概念

(2008-07-02 23:47)
标签:

我的空间概念

My space concept

摘要:运用两个相互的盒子架空,水元素将人、建筑和环境融合在一起的设计概念。对现代建筑的一种全新认识和实验性构想,力求将此建筑做到服务于人,尊重自然。在自然与建筑的关系中,体现两者的相互交流状态,让她们就像石头和流水一样的简单接触。让人在建筑里能与自然亲密接触。

 

 

关键词:尊重;空间;关系;

 

 

引言

现代人生活在机器的世界中,力学世界观已经潜移默化在人们的头脑中。从中学开始,每个学生都学牛顿力学。可以这样说,现代人的空间概念自觉不自觉都受牛顿空间观的影响。

我们把空间想象成唯一的,不动的,与它所包容的万物的运动性、多样性形成对照。进一步,基于物质与空间的这种二分,我们自然会想到,物质内容并不影响包容它们的容器和框架。这些思想,来自牛顿的绝对空间观。

我们还把纯粹空间想象成纯几何的广延:它连续、无限伸展、三维、均匀各向同性,它可度量等等。这些观念,是近代自然数学化、空间几何化运动的产物。

我们把空间想象成某种与物体不同的东西,即它是独立的,但首先是所有物体运动的参照背景:所有的运动都在空间中进行,空间为之提供一个参照系。

近代空间概念,由我看来,最明显的特征是它的背景特征和几何化特征。

这种作为背景的几何化了的空间是如何协调前述的三种空间经验呢?第一,所谓凡物存在必在某处指的是,任何物体都在空间某一个位置上,其它任何物体都不与它同时共有这个位置,这个位置可由绝对参照系唯一的给出;第二,所谓有空这种状态从绝对意义上指的是,物质都消失了,绝对空间并不消失,它作为背景、框架和容器仍然存在,它是纯空间,因而是完全空的;第三,所谓物体都有大小指的是,任何物体都占据着绝对空间的一部分,绝对空间具有纯几何特征,可度量、三维、连续、均匀各向同性等,它的一部分也是可度量的、三维(长宽高)的,等等。

以这样的空间概念来概括并解释空间经验是相当清楚明白的。得自牛顿力学成功的教化作用和近代形形色色哲学理论的反复锤炼,近代空间概念已深入人心,成了常识的一部分。相对论的出现也没有改变这种空间观多少。这也是许多人不自觉把近代空间概念当作对空间经验的唯一抽象,当作一切时代人们必定持有的空间概念的根本原因

触动空间——问题的分析及解决

                                                             点击看大图

 

 

1.  这幢建筑的设计特点在于她用一种釆光方式来解决光线问题,利用倾斜的墙体造成一个较以往建筑不同的受光角度,从而尽量长时间地釆集到自然光,,建筑的外部形式造成了特殊的视觉效果,而相似结构的重复和微妙变化得到一个韵律。问题在于两面倾斜的墙体给内部空间结构造成了大部分不明确暧昧空间,这些暧昧空间能否利用起来吗?如果这个问题不能解决,她就将在居住在里面的人的心理产生反感和使用上的不方便,就不能服务于人,造成浪费,是人住建筑不是建筑住人。实际上还涉及到心理安全问题。怎样解决好这一问题呢?既然这个暧昧空间成为既定事实,就应该要改造利用她,而改造利用的出发点就在于这两方面倾斜的墙体的细部变化,这是第一个问题。

解决办法:在设计之初考虑到了外部空间将给内部空间带来的约束和造成的影响,这种影响是直接的,所以在建筑的尺度上加大空间,角度也调到一个相对于自然光和人最理想的中和值倾斜15°,这样空间的暧昧虽然存在,但尺度加大了,角度偏移了,那么在使用上没有问题,反而在空间感受方面得到了加强,两面墙形成的这种特殊内部空间给人在使用上形成了互动,这种互动包括:人和外部空间;人和内部空间;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内部空间和内部物体。

                                              

                                                               点击看大图

 

 

 

2.  材料的实体组织关键是墙体的材料选择,倾斜墙体的釆光面、受光面、避光面材料的运用。

解决办法:利用废弃的煤渣作为墙体的主要材料,煤渣具有良好的隔热保温性能,二次利用,成本低廉,无污染,质量较轻,在建筑总量上减少了柱体的承重。在釆光面上,主要运用双层保温玻璃,在透明度上以人的视觉为标准,调到一个从外部观察内部,从内部观察外界,在透明与不透明中找到一个适合的点。当我们站在室内时,对自然光的感受应该是切身的,而不是想用玻璃把人和外界隔离开来,我想要的是从内部适合人居住的单独空间(单独并不意味与周边的环境失去联系),外部适应建筑所特定的地域。外部自然空间的一切条件才是对内部空间的细微反应,这种反应就如同今天的天气一样,决定我们如何穿衣,如何出行!现代建筑设计的这种对自然的尊重不够,没有去真正的去接受自然,理解自然,老是抱着一种取的态度去与自然发生关系。这是令人心痛的,我们何不抱着一种给的态度去与自然发生亲密关系呢?给其实是一种得到,这种得到我是这样体会的,我们爱护自然,空气没有被除数污染,我们就能呼吸到新鲜健康的空气,如果我们老是取的话,空气被污染了,那我们得到的只是自食其果。我们尊重自然,在自然中营造适合人居住,尊重自然规律的空间,其实这时的空间也就融于自然了,和自然成为一体。空间的存在不是因我们存在而存在的!

 

3..水池的空气过滤技术能收到多大的预想效果,水池在这幢住宅中的建筑效应是否可以通过学习其它途径来解决,建筑的主体与水池的联系究竟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为好?这幢建筑的整体视觉感觉印象是结构的空灵感受,那么这种空灵感受通过多层次的组织分布也许效果更强些,因为它有更加强烈的过渡空间和通透力,譬如将居住空间与水池连为一体,或是将其主体建筑置于水池之上?

    解决办法:

                                                                       点击看大图   

    通过水的运用达到了一定的效果,水环保,可以循环利用,成本低,无污染,水池中可以养鱼和水生植物改善小环境,从视觉上得到另一种享受乐趣,水的来源主要是下雨。在建筑主体与水池的联系中,直接与间接是相互的,图中水对建筑中的两个部分进行了分割,产生三者的对话状态,这种对话有直接的同样也有间接的,只有在位置及形式是处理,使其更具和谐美与视觉亲和力效应,这种感受在建筑的尺度安排上有体会。气势;空灵感。在这两方面以三维距离、高低、远近、大小等作为表现处理手段,在尺度上从简洁产生气势,我想做的不是全部,而是通过整体安排给人营造出建筑应具备的想象空间。在实体的设计中,把水池设计成透明的,水池的下面是二次可利用空间,可以作为停车、休息、等任何使用方式来利用它。当人站在室内,透过波光粼粼的水去观察地面那将是一种很好的感受,这时朋友在下面打牌就会向你招手“给我倒杯茶”他不用声音很大,只要透过水池做手势一切就很清楚了!

 

4.建筑与地面的联系,二者是毫不相干呢?还是有机的结构联系。柱体的支撑作用是一种分离还是一种联系?技术上柱体的力学原理在这幢建筑中已经从功能性能转化为视觉心理上的虑空。假使建筑技术已经能使它飘在一定高度,那么从功能上讲柱体就失去了意义。

    因此,这幢建筑该从什么方面着手去处理柱体问题?

    建筑是依托于地面存在的,两者有着因果联系。建筑不能不尊重地面。我在设计这幢建筑的的时候,运用柱体主要考虑到环保以及从形式上和功能上去表现对环境和地面的理解和爱护,所有的建筑都做到这一点那将是另外一种环境概念。如果现代技术能使建筑不依托地面从而实现一个空中楼阁的建构,那将是最好不过的理想方式。我想过这种理想方式,相信有一天会实现的,但在还未实现之时我只能从内心的感受出发,力求让所设计的建筑更加的爱护她所处的环境空间,与周边的邻居形成一种和谐关系。

                                                                点击看大图

 

5. 利用倾斜墙体来解决采光和人的视线问题。我们所提出的问题在于,这个方式在造价方面是否是一个科学的解决方法。如果能采用最低成本、且在现有建筑结构的基础上同样能达到这种采光和视觉效果,以及舒适等功能,那么,这个设计方案还有多大意义?它的全部意义是否仅在于外部形式的丰富变化?我们怎样使其不可替代——它有着全新的空间处理,达到结构上的合理性,以及实体组织的独特方法。

    此项目以节能和环保为目的。首先,倾斜墙体为室内争取到比现有建筑更为充分的光线,可以减少电照明的使用。长期计算可以达到节能目的。此外,从人的视觉方面考虑,常规建筑只能为视线提供一个平行通道,不能产生丰富的视觉变化。然而此设计方案却制造了一个多角度的观察方式,得到更为宽广的视野。当我们走进建筑的时候就象走进自然一样的感受,没有什么两样,因为并没有把外界绝对意义的确隔离开来。把自然引进室内关系是我想做的。(如图)

点击看大图 

6. 过渡空间问题:部分与部分之间的空间过渡——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空间过渡——从地面到建筑空间的过渡——过渡空间中的功能性构件以及结构方式。从地面过渡到主体空间釆用了倾斜的缓坡,这个缓坡带有童年的玩具印象,翘翘板都是我们大家熟悉和值得回忆的,她带给我们的那种快乐和回忆是我无法表达的,但在我的感受里和在大家的感受里我想是相差无几的。两个盒子的过渡我釆用了廊的形式去解决,上下透明,左右的圆孔是对外界视觉画面的装裱,一个孔就是一幅画,这种借景方式与苏州园林的取景方式是相同的。

7. 集中式还是分解式?独特的处理方式能使人的视线范围扩大,但在这个大空间里面安排各种具体空间后能否达到这一效果?因此,我们是否可以采取解构的方式,各取所需?

   以功能的分布为出发点,综合了集中式和分解式的特点。内部空间是功能分区的集中,从外部空间是建筑的分解,两个不同功能盒子的分解,然而过渡空间在这里起到了联系和交流的作用,使两个空间能相互交融。当我们在另一个空间做某个动作,那么另外一个空间的同样可以用相应的动作进行交流,那种方式比用语言来交流更能说明问题,带有一种交流的趣味性和交流的心理感受。

点击看大图 

通过对此方案的分析,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现代建筑要进一步向前发展,就必须打破传统建筑的空间处理原则,建立新的建筑设计思维。我们的方案正是在理想的驱使下为新生活创建一个全新的居住空间系统,对现代建筑的空间原理重新进行诠释。传统建筑随着旧材料的过去而把它的空间组织形式尘封在历史的记忆中。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出的新材料必须组织一个符合其材料特性的空间计划。

我们不能只凭理想行事,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生活。我们必须发掘出生活中的潜在需求,以及提供一个未来生活的可能形式。

 

分享到 分享到豆瓣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评论 (0) | 阅读 (166) | 类别 建筑设计  

前一篇:Resume

后一篇:有趣的酒店设计(收集)

所有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