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用户名:密码:记住登录名

殷彤的博客

个人档案

殷彤

苏州国贸嘉和公司
设计总监

日志分类

最近访客

最新评论

友情链接

统计信息

博客:1 篇
评论:0
访问:正在读取...

日志

“水文化”的感悟

(2011-11-04 14:39)
标签:

 

“水文化”的感悟

作者:殷彤

 

摘要:“水文化”的设计思想主干在设计作品中是一重要的手法,在室内设计中可以作为具

      体的表现形式来体现。了解并掌握这一设计手法的根源可以在环艺设计层面把握住文

      化元素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水文化;水本无形,因岸成立;吴文化。

众所周知“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流传甚远,美誉中的天堂苏州更有着“东方威尼斯”之名,而近来的中国电影节金鸡百花奖评奖基地又永久地落在苏州金鸡湖畔,更为这座水城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凡此种种令苏州这座千年古城正日益焕发出新的华彩。那么又是什么令水乡古城焕发如此的生机?笔者认为原因很多,但有其重要的一点就是苏州的文化。淋漓的水份,湿润的气候,不但让苏州具备了富庶丰饶的基础,而且还让古城形成了诗书继世的文化风尚。

本人出生于江南水乡古城——苏州,从事建筑装饰设计工作近十八年,作品遍及国内多个省市,自身也希望将“水文化”的设计思想主干在作品中表现得较为突出,对于我而言,这一思想风格的产生和形成是有着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也是与本人所处的生活学习工作环境所密切相关的。

儿时记忆中的“小桥流水人家”已逐渐淡去,与水为邻的老家,今天已被新型的粉墙黛瓦所代替,挥之不去的却是嬉戏于运河之滨的记忆和愉悦。由于从小生活在苏州的大运河边,当时的生活条件和环境使得运河之水成了儿时的我及其小伙伴们最亲密的朋友。水中嬉戏成了我每年夏天必做的游戏。那时的水给我的感觉是清澈、亲切和可以亲近的,以至于每年的雨季也成了喜爱戏水的小伙伴们的节日。

稍大以后每天上学都需走过几座小桥,每每会留连于清静河水中的小鱼、小虾、小蝌蚪,甚至于有过要搞清楚它们如何在水中自由地生活的想法,于是后来有了我家院子大缸中成群的小青蛙孵化而出的事件,早期的探知水中小生命奥秘的懵懂,在母亲的责备声中偃旗息鼓了,但有一点在心中留下了深刻的记忆:这些小生命离开水后都会无疾而终的,在以后所作的一篇作文中“鱼水之情”的感受写得尤其深刻。

长大以后,在许多的体育活动中还是喜欢游泳,只是运河之水这时已转换成泳池之水,多了一份安全却少了一份自然,这时的水给我的感觉是被束缚在一个巨大水缸中的死水,缺少了那份自然的波澜和不羁,于是常常和朋友说起怀念中的自然之水。

水这一“无形而有情”的物体在我童年的记忆中是美好的,在我成长以后带给我的同样也是快乐的回忆,直至后来环境的变化,洪水灾情的报道见诸报端,才重新开始审视“水”这一熟悉而又陌生的朋友,也渐渐理解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概念。

“水本无形,因岸成之”,多年来的教育,使人明白了这其中的道理,水有时可以变作秋日深潭,有时又可以化作阳春白雪,滋润万物。相信如果对于的利用纵横得法,对于水的疏理井然有序,水不仅可给人带来生活的便利,亦可给人们带来诗画般的享受。多年来的经济发展,为我们设计行业注入了很大的活力,在工作了若干年后,一次项目竞标中,凭借“水”的内涵使我的一个宾馆设计中了标,并在实施后拿到了几项全国大奖,第一次品尝到水给我在事业中所带来的甘甜,而这其中实际上饱含了我多年来一直在追寻的这么一个设计主题思想:即以水为魂的“水文化”思想脉络。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曾指出:“水是形成万物始因。一切均由水产生,最后还原于水,”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同样也离不开水。勿庸置疑现代经济的发展为文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而文化反过来又更好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苏州这一方水土的发展除了有其外部中国良好人文大环境外,还得益于其客观存在的地理环境。作为苏州人,我感到十分庆幸,庆幸我们的先辈为我们选择了这片“在水一方”的土地作为我们的乡井桑梓,大家从中国的版图上可以清楚的看到:苏州位处长江三角洲地块,东濒大海,西临太湖,北枕长江,南接运河,城区湖泊河网、星罗棋布,是名副其实的“水乡”。古时的苏州称“吴”,水则是吴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先知曾说过:“世间万物,无非五行,水居首位,没有水,那文化也就干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认为: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又生水,因此在五行的排行中,水居首位。一生二,二生成三,三生万物的理论也包含了“水是生命源泉”这一层的含义,同时也是活力的所在。水的造化之功是无比神奇的,它可以变化出无穷的体态,也可以呈现出多样的性格。长江有其江河的奇险,黄河有其河水的磅礴,而苏州的水给人更多的是一种人文的性格,它选择了一种平静的意态,人的性格被更多的赋在了由人所创造环境之中,正因如此我们才可以借“水”这种无形而又有形的神奇,来塑造出我们心目中的天堂,才可以找到“与水为邻”的亲和环境。在充满农本意识的漫长历史时期内水更是苏州的命脉,由此而演变出来的“吴文化”更可称之为“水文化”。

翻开历史可以不难发现人类的文明多少都与水有关:两河文明起源于水,华夏文明发韧于水,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文化历史,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一部兴水利,除水害的历史。而有着华夏文明典型特征的“吴文化”更是以水为鼻祖的。前些年我曾到过一些国家作考察,感受到世界上的许多城市,尤其是历史名城大多是邻水而建。例如奥地利维也纳傍多瑙河而建,意大利威尼斯邻水而居,法国巴黎则靠塞纳河而筑……,这也是由水而来最后创造出的一种文明。苏州因水而生,依水而长,饮誉中外的苏州园林也因水而驰名,在园林的营造法则中,“水”向来具有灵魂的作用。在我国早期的历史文献《尚书》中曾有描述关于水品文字的记载,经过历史的沉淀,经后人的发挥,在水的意象中,更注入了人文品格,“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便是传诵千年的咏唱。或是可以这样理解:有很多艺术作品都曾写到过水,有许多设计作品同样也描摹过水。传承本体,它能够上接主流,含纳支流又能够兼容开蓄,这正是水的特征。正因为有了长期的人文观照,“水”才产生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才成之为“水文化”。在我的许多设计作品中,正是秉承这种“以水为魂”的“水文化”的传统。在车喧人闹的通都大邑之中,营造出回归自然的都市山林。通俗地呈现了“与水为邻”的常态,将传统的精髓加以提炼、升华,演绎到我们现代的建筑装饰环境中去,相信这无疑可以更加揭示精致文化与水的内在联系。我相信有了环境的恬恬静静,才会有心态的不躁不浮,作为笔者来讲,将“水文化”的概念导入到设计作品中去,积年累月、最终形成了本人的设计风格,也是一种设计思路,当然对于这种思维的认识,也是经历了一个由幼稚到成熟的过程,对我而言每一个设计作品的产生,不仅仅是体现它的观赏性和功能性,我更看中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上善若水”和“智者乐水”是古代哲人以水的品格为人们提出的一种道德规范。在以“怀古寻幽”为时尚的今天,人们追求自然,寄情山水的情节同样也可以一种“以古寓今,以今演古”的面容出现,使之成为一种新的设计思潮。

一方水土,因风雅而美丽,一座城市,因教养而文明。在与水为邻的地方,我们不能不饮水思源,我想这也许正是我对“水文化”的情节所在吧。

 

分享到 分享到豆瓣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评论 (0) | 阅读 (1511) | 类别 设计随感  

所有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