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梦幻西藏
有人说,在西藏那是“脚在地狱,眼在天堂。”其实很有道理。珠穆朗玛峰,世界最高峰,不求登顶,哈哈,那是无法办到的事情,只求近距离看看她,这可是我多年的夙愿。7月20日,这天真的圆了梦。珠峰的美给我的震撼是无以言喻的,而珠峰大本营的有趣经历也让我常常回味。我们在宾馆早早起床用过早餐,7:40分启程开始前往珠峰大本营,我们知道这一路下来,道路更加崎岖,有更大的、难以想象的挑战在等待着我们,但我们依然依如反顾,满怀信心向大本营挺进。我们从定日老路进入,看了一下路牌,这地方叫扎西蒙,门票很贵,每辆车400元,每个乘客180元,既来之则安之,既然鞋都湿了,还能在乎裤腿吗。上午11时,我们走在漫无边际的老河套里,这里荒无人烟,车下的路,其实那根本不叫路,车轮下全是鹅卵石,把我们颠簸的肚子里如同翻江倒海,我们硬着头皮继续前行。道路开始出现在悬崖上走钢丝,狭窄而奇险无比,稍有不慎就会车毁人亡,我们拿着旅游纪念品一般缓慢前行。山路陡峭的车子无法上去,李支队的途锐还成,排量是3.6的,我们只能绕道上爬,我们的Q5排量2.0T双离合,双涡轮增压,在陡峭大山中依然感到那么渺小无力。可最让我们担心的问题是,在行进的路上我们才发现,汽车在艰难的不断爬高,在石头缝里穿梭,形成耗油量大增,感觉油箱里燃料不足,能不能安全返回定日是我们最担心的问题,但愿大本营旅游纪念品开发那里有加油站。这一路下来,根本不是人走的路,我们回去可以参加汽车拉力赛了。这里游客并不多,根本没有加油站,为此,我们开始找当地藏民买油,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中巴司机同意卖给我们一桶油,虽然价格高点,但解决了我们的大问题,这可是我们的救命油。这里气温明显低了很多,下车时我们纷纷拿出后备箱的鸭绒衣、冲锋衣御寒。这个区域未经许可是不能随意进入的,一般旅游车辆和游人在这里就要换乘当地藏民提供的中巴车,据说是出于对珠峰环保的考虑。对此,我深以为然,处于环保的考虑,鬼才会相信。每人26元,由于游客不多,中巴车专门为我们跑了一趟。行进4公里左右就是登山者真正的大本营。到达大本营后,竟然还驻有定日县公安派出所和专门的工作组负责日常管理和治安工作,专门设立了投诉电话。据了解,其实对他们来讲,治安工作是很少的,大部分的工作都是帮助解决游客买商务礼品的困难。每年4月至6月初,是登山的主要季节,登山队单独搭建一定数量的帐篷,与群众帐篷相隔约4公里。相比之下,这些帐篷的规模和设施都要简陋一些。而且登山季节一过,这些帐篷全部撤走。这里的风很大,到处雾气蒙蒙,气温很低。珠峰在厚厚的云彩里根本看不到她的尊荣,身边全是积雪、乱石,倒像个石料厂。在大本营的河滩上有一座10米高的小山包,正对着珠峰,这里是所有眺望珠峰的游人必到之处。所有人都在抓紧拍照,因为上面风很大,站着都很困难,别说国典与光皮还高反。从大本营回定日要很差的珠峰路上行驶103公里,汽车被颠簸的快要散架了,何况车上的人,那叫招罪呦。接近拉孜的时候,我们的车子出现了问题,颠簸了一天车子能不反抗吗,出现了刹车侧滑,与奥迪服务热线联系也没有解决问题,无奈,慢行来到拉孜县城,住进了上海大酒店,等到明天找汽修厂看看再说。晚上10点我们又饿又累,在一家牛肉拉面要了六个菜,与范总、李支队喝了一瓶剑南春,很累,没有洗刷和写日记就早早入睡。
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