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用户名:密码:记住登录名

陈天华的博客

个人档案

陈天华

广州tops
室内设计师

日志分类

最近访客

最新评论

友情链接

统计信息

博客:2 篇
评论:0
访问:正在读取...

日志

张永和:好建筑加不出好城市 第一财经日报 -----------------------------

(2011-01-31 13:50)
标签:



在“后奥运北京的公共建筑”论坛上,话题主要集中于建筑与城市的关系、城市的规划——尤其是城市规划中对于大地块的迷恋、新科技在建筑中的使用等等。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张永和回应了相关话题。

第一财经日报:你今年在世博会设计了企业联合馆,当时怎么考虑设计的?

张永和:因为世博会整体有关心环境、关心城市这么一个基调,我们设计的时候也更多考虑:怎么通过这一建筑向前看,把比较好的建筑环境展现给参观的人。

我这个办公室的房子很老很旧了,所以看不到很多的建筑技术和大量的管道。其实现在的楼房,管道量非常惊人,管道反映的是大量的建筑技术的使用。这可以说是新建筑的优势,尽管常常要付出很大代价,空间质量也许下降了——这些管道把原来的空间占掉好多。我们把管道拿到外头,就像巴黎上世纪70年代末盖的蓬皮杜艺术中心一样。实际上,也不能仅仅把这些管道藏起来就完事了,它是今天建筑的一部分,要把它们呈现出来。

当然我们也用太阳能,用回收的聚碳酸酯——就是做CD盘的材料。我们的管道都是用聚碳酸酯做的。上海有一家厂家提供的太阳能技术特别有意思,它先将太阳能转热能,就是热水,再转电能。它在摄氏90度的条件下能转电能,是相对效率特别高的太阳能技术,希望以后有机会继续推进。

这些塑料管子密密的,房子白天看来表情很少。但打开LED灯,就完全是另外一种表情了,比较有戏剧性。用这些技术,不光是为炫,还有不炫的一面,可以取得一个对比。

日报:现在,建筑设计越来越多考虑低碳,但也有老百姓担心:我怎么知道它是真正的低碳,是不是用来提高房子的价钱的标签?

张永和:节能减排,在建筑里用得比较多的,不见得是科技而是“被动式设计”,英文翻过来的一个怪词,意思挺简单,不靠科技含量的设计措施,房子朝南就有阳光,或者说房子进深浅,前后有窗户,自然通风就会好。

日报:在你的微博上看到“非常建筑”给四川设计的九宫格的房子,它是怎样的?外表看上去好破。

张永和:可是它实用、便宜。最重要的是它给大家的启示:房子看着舒服重要还是住着舒服重要。这房子不是一张画,它其实不破。它非常合理,大概3万块人民币,获得基本的舒适性。怎么做到呢?我们用了几个软件。有一个软件是你每做一点点设计,输入不同地区基本的材料和人工的价格,它可以不断让你知道造价是多少。四川的造价不同于北京的造价,中国的造价不同于美国的造价。另一个软件是控制环境的、热功方面的。不是说房子本身有多少技术含量,而是你设计的方法里有多少技术含量。

日报:这是一种公益性建筑,能这么说吗?

张永和:为什么这房子要盖得便宜呢,它等于北京买一平方米房子的价格,它就是为穷人盖的。全世界哪儿都有穷人。很重要的一点,它教穷人盖房子,穷人可以学着盖,盖好也许还可以帮邻居盖,就有收入了。这有点小额贷款的意思,你可以借小额贷款,不但可以让自己家变个样,还可以做生意,还可以挣钱。

日报:以后还会做什么样的公益性建筑?

张永和:类似九宫格的项目,有机会还会做,很可能明年秋天就做。现在中国不是最穷的国家,真要在中国盖一个7000块钱人民币,也就是1000美元的房子,还挺难的。即使中国农村,对住宅面积的要求,都不是很低。印度的情况比咱们糟,还有非洲一些地方、一些南美国家,所以这道题且做呢。咱们可以试试1000美元能不能盖一个房子。

日报:你觉得中国会不会存在所谓的建筑趋势,如果有的话是什么样的?

张永和:实在说不上来,太大了,估计要找个算命的算算八卦。

我其实觉得,建筑从质量到设计到建造都会改观,对这点我比较乐观。可是在节能减排上、合理利用资源上之类,又不那么乐观。城市建设方面也不那么乐观,因为现在大家对城市有很多错误的认识,现在还在推行超宽马路、超大街区这些特别影响城市生活质量的概念。这带来交通的问题,也带来污染。

所以,有一个可能,好的单体建筑相对来说会越来越多,可是整个城市的质量还是没有多少改观。这可能是会留存到中国下一段时间的问题。同时,少数原来基础比较好的城市会改观,比如上海的浦西。房价会更贵,这也造成另一个矛盾,但那实际上是社会问题,不是设计师能解决的。

日报:也就是说,好的单体建筑会越来越多?

张永和:相对来说是如此。可是单体建筑加不出一个城市。上海世博会,有些人没去的原因是觉得人太多,园区里走路什么的挺费劲。土地资源的利用也不太合理,比较散,净是纪念碑式、中轴线这种宏大叙事。同样的天气,在浦西就好很多,浦西的街道很便于步行,所以感觉很宜居。所以你盖一个好房子,还是在极宽的马路上、极大的地块上,这个城市还是不好住。

日报:这次世博会上,弗兰克·盖里的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被谈论得很多,被看成改变一个城市的建筑。中国有希望诞生那样的作品吗?

张永和:这个想法没什么意思,和毕尔巴鄂一样的作品,我们已经一大堆了。鸟巢、大剧院都是这个类型,再来一个当然也没什么关系。

拿毕尔巴鄂来说,一定要知道盖里究竟做了什么。如果我没记错,毕尔巴鄂是一个工业港口城市,经济不发达,经济类型也比较窄,主要是生产型的经济。通过盖这个博物馆——其实还有其他一些建筑,给这个城市带来了旅游经济。这是一个经济上特别成功的案例。

可是这个建筑没改变城市,因为毕尔巴鄂是老的欧洲城市,我估计在城市肌理上,应该比较宜人,跟这个建筑没关系,原来就这样。博物馆真的是一个标志性建筑、一张城市名片,特别适合推动旅游业,它将建筑变成奇观,其他方面,不起什么作用。  
分享到 分享到豆瓣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评论 (0) | 阅读 (124) | 类别  

所有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