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用户名:密码:记住登录名

建筑是地球文明的标志

个人档案

肖凤磊

北京世纪蓬辉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室内设计师

博客公告

个人简历:

                 姓名:肖凤磊 性别:男 出生日期:1984年10月 身高:176cm 民族:汉 籍贯:山东聊城 政治面貌:共青团员 学历:大学本科 专业:建筑环境艺术设计 联系电话:13141383140   QQ:303111494  电子邮箱:jaik5221@yahoo.com 毕业院校:西安美术学院

日志分类

最近访客

最新评论

友情链接

统计信息

博客:4 篇
评论:0
访问:正在读取...

日志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构思草图

(2008-06-13 13:58)
标签:室内设计 

点击看大图点击看大图点击看大图点击看大图点击看大图现今社会对水和能源的需求可谓之大,而水和能源又师地球急缺的物质,所以建筑之初我们就考虑到环保节能,水循环系统是本设计的亮点;景观用水,生活用水,都是通过用过滤设备把城市废水转化成达标的水,而且设备所消耗的能源来于建筑顶棚的大面积多角度太阳能电池板。从而达到了水循环,能源循环的效果。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项目建筑方案征集任务书
(若有与规划设计条件不一致之处,以规划设计条件为准)

项目概况

1.1 项目名称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简称:世博中国

1.2 建设地点

本项目位于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规划区核心区,处于世博会园区主入口的突出位置。设计控制范围北起环路,南至南环路,西起上南路,东至云台,其中有轨道交通8号线穿越,有过道与磁悬浮车站相接

1.3 项目内容

中国国家馆、中国地区馆、港澳台馆三部分组成。其中中国国家馆建筑面积为20000平方米;中国地区馆建筑面积为30000平方米;港澳台馆建筑面积为3000平方米,港、澳、台分别为独立馆,每展厅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中国国家馆是建筑的主体,建筑布局上应处于主要地位。

世博会举办期间,本项目是世博会主题演绎的主要展示区和重要载体,通过各种视听效果,展示古今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内容。

世博会后,中国国家馆将作为世博会永久性的专题博物馆保留,中国地区馆则将和世博会主题馆一起综合考虑、统筹利用,作为举办各类商业性展览和活动的场所。

1.4 投资控制

本项目工程总投资控制在6.5亿元人民币以内(不含土地费)。

1.5 设计范围

本次方案征集,应征单位(个人)需要完成本项目用地范围内的中国国家馆、中国地区馆两部分的方案设计,设计成果应满足中国关于项目方案深度要求的有关规定港澳台馆将由港、澳、台自建,应征单位(个人)只需预留用地范围,不作深度要求。

设计目标

2.1 突出“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展现中国国家形象

应征方案首先应符合中国2010年世博会园区的总体规划理念,体现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与“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

同时,作为东道主的展馆,中国馆的展示主题为“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因此,本项目的设计方案应突出中华文化的精髓通过简洁、现代的设计语言,通过鲜明的和具有时代性的建筑外观,展示以“和谐”为核心的中华智慧,展示城市发展给人们带来的生活环境改善,展示中国古代科技智慧和现代科技的飞跃发展以及科技创新给中华民族社会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展现中国城市文明的历程,展现中国地域与文化特征,展现庄重、友好的中国国家形象。

2.2 促进区域合力,营建标志性场区

世博会举办期间,本项目与同区的世博轴、公共活动中心、演艺中心、主题馆等建筑构成“一轴四馆”,是世博会园区的核心。世博会后,本项目将作为展览建筑永久保留,并与同区的其他建筑,一同转化为上海市崭新的文化中心区,既能够承接各类高端会议、演出又能够举办大型专业展览,更是上海市举办大型城市性活动的平台

本项目的设计方案应从促进区域合力的角度出发,保证建筑的外观和空间与所处区域的空间的形象与功能定位相符,同时更应发挥并突出项目自身的亮点与特质,促进标志性场区的营建

2.3 内外空间结合,创造优美环境

本项目的设计方案应充分把握展览建筑特有的空间与环境设计的特点,利用各种设计元素,实现室内与室外、地上与地下各类景观空间和公共活动空间的有效衔接与合理转换,营造舒适、活跃、互动、富有吸引力的空间氛围,为公众提供丰富的想象空间和视觉享受。

2.4 发挥后续效用体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本项目的建筑形象与空间设计,应为后续利用和长期经营创造有利条件,同时应凸现绿色、环保、健康和节能等技术特色,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性发展,充分展现新材料、新技术、新结构的应用。

设计条件

3.1 规划控制条件

3.1.1 设计控制范围位置

基地总面积6.52公顷。(见附件5)

3.1.2 建筑功能

国家馆是展示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多方面特色的展馆。将设置中国知名历史文化名城和现代开放城市的城市主题展厅,建议设置展示参展地区历史、现状、文化、特色等城市特征以及与办博主题相关的主要地区展厅。

3.1.3 容量控制

中国国家馆地上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中国地区馆地上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

3.1.4 建筑密度控制

设计控制范围内的建筑密度不大于40%。

3.1.5 绿地控制

设计控制范围内绿地率不小于25%。

3.1.6 退界控制

a) 中国馆建筑后退北环路、南环路、云台路和上南路道路规划红线的距离均不小于8米。

b) 轨道交通8号线的控制范围内不得新建建筑物。

3.1.7 高度控制

中国国家馆、地区馆的建筑高度不超过50米。

3.1.8 街坊地面标高

街坊地面标高为+4.2米。

3.1.9 交通组织

a) 主要人行出入口建议设在上南路与云台路上。

b) 主要机动车出入口设在上南路、南环路与云台路上。

c) 建筑二层应与建筑西侧、东侧+10.0米高架步道以及南侧的磁悬浮站衔接。

3.1.10 建筑形象

中国馆是世博园区入口处重要建筑,是个标志性建筑,建筑形象简洁、现代、有中国地域文化特征。建议结合世博会主题采用生态节能技术。. 

3.1.11 地下空间控制

a) 本项目的地下空间应在西侧与轨道交通8号线的预留连通口相连,南侧与磁浮站的地下空间相连。

b) 本项目的地下空间设计标高应与周边地下空间的设计标高衔接。

c) 本项目的地下空间应与世博轴、主题馆、公共活动中心的地下空间连通。

3.2 基地周边建筑与环境设计概况

基地中心贯穿了东西向的高架平台系统,基地西侧依次为世博轴及世博会主题;西北侧为世博会期间的公共餐饮广场(世博会后建星级酒店),世博会公共活动中心和浦东滨江绿洲;西北侧世博演艺中心;基地南侧为磁浮交通线。

3.2.1 浦东滨江绿洲

作为基地所在区域的景观核心,“滨江绿洲”是世博核心区内滨江设置的大型生态公园,形成以江为景、两岸呼应、拥抱浦江的效果。

3.2.2 世博会公共活动中心

总建筑面积约14.2万平方米,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永久保留建筑。世博会举办期间,作为接待国家元首级贵宾、召开会议、举办论坛、发布新闻以及举办大型活动的重要场所。世博会后,是上海举办大型国际会议、以及政务会议的中心。

3.2.3 世博演艺中心

地上建筑面积为4.5万平方米世博会举办期间,作为大型公共活动,包括主题巡演、名家巡演及专场演出、专题晚会及舞会以及其他室内、室外的演出活动的举办场所。世博会后将成为观演、综艺研究、艺术交流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演艺场馆。

3.2.4 世博会餐饮场地/世博会后酒店

世博会举办期间,作为园区级公共餐饮广场用地世博会后新建规模1000套客房的酒店。

3.2.5 世博庆典广场

设置浦东滨江绿洲内是举办世博会大型庆典活动的核心空间。

3.2.6 世博主题馆

世博会前将建设一期工程,总建筑面积为8.5万平方米世博会后,将作为展览建筑永久保留并扩建二期工程总建筑面积为5.5万平方米

世博主题馆以“地球·城市·人”为名,体现“更美好的城市、更美好的生活取决于地球、城市和人的良性互动”的理念。

3.2.7 世博轴

世博轴在+10.0米平台上增加顶盖和阳光谷。磁悬浮世博车站调整至南环路南侧世博轴上,磁悬浮在经过世博轴+10.0米平台上方设置车站。在世博轴两侧的站台层下方设置站厅层,与世博轴+10.0平台相连,通过世博轴-6.0米层与轨道7号线、8号线换乘。磁悬浮车站从世博轴玻璃顶盖下方经过。世博轴玻璃顶盖与车站顶盖连为一体。

3.2.8 高架平台系统

按照世博会园区控详规划,园区步行交通采取“地面为主,高架为辅”的集散方式。高架平台系统功能主要组织、疏导西向人流。在本项目中,东西两边留有进出通道口(位置见附图),通道口和本项目建筑物相连接。世博会后,高架平台系统部份将被拆除。

3.2.9 浦东核心区区域的地下空间

浦东核心区区域的地下空间开发以“丁”字形布局。其中南北向以世博轴中心线为轴,进行110 米宽的地下空间开发,从轨道交通7、8 号线换乘的上南路口一直向北延伸到演艺中心和会议中心地下建筑部分。东西向以轨道交通8 号线周家渡站与轨道交通13 号线世博会站的换乘通道为主,横穿主题馆用地,预留通道与中国馆、主题馆相连通。

空间分配要求

本项目的设计内容及面积分配,可参考下表,应征单位(个人)可在此基础上依据设计经验提出详细方案。

表4-1 本项目面积总计

国家馆(㎡)

地区馆(㎡)

地上建筑面积

20000

30000

地下建筑面积

5000

15000

合计

25000

45000

表4-中国国家馆设计内容及面积分配表

分区

楼层

空间名称

建筑面积(㎡)

设计要求

公共服务区

地上

门厅

1000

门厅可分为外区和内区,内外区之间设票闸;
门厅外区设票务、咨询、寄存、取款、纪念品发售、雨具存放等服务设施。

观众服务区

500

设在门厅附近,设观众休息室、饮水处、卫生间、育婴室、医务室等服务空间。

餐饮区

500

供应快餐和饮料,可设于门厅上方的夹层。

小计

2000

展览区

地上

展厅

12000

可按两层至三层设计,展厅局部可挑空20-30米,净高不低于8,顶层不低于10米;

展厅平面为大跨度无柱空间

集装箱货车可直接进入一层展厅装卸货物,并通过货梯向二层和三层展厅运送货品。

小计

12000

会议及办公区

地上

贵宾室

500

可设于门厅上方的夹层;
附设独立的卫生间和服务间。

多功能会议厅

2500

使用面积1000平方米可灵活拆分为中小型的会议厅,净高不低于7米,可设于门厅上方的夹层

会议室

5间,每间使用面积120平方米,可设于门厅上方的夹层

办公用房

1000

可设于门厅上方的夹层,设接待室、领导办公室、各部门办公室、小型会议室、文档室。

小计

4000

配套服务区

地上

展览技术用房

2000

设技术制作和美工用房。

库房

净高不小于4米

平面柱网不小于9X9

小计

2000

设备区

地下

水泵房、消防水池、冷冻机房、锅炉房、变配电间

3000

按具体专业要求设置。

小计

3000

停车区

地下

停车场

2000

50个车位。

小计

2000

室外区

地上

展区

/

结合入口广场设计。

装卸区

/

结合展厅和货梯设计,用于集装箱、包装箱的堆放及展览搭建用品的装卸、堆放。

国家馆 建筑面积合计

25000

其中 地上建筑面积

20000

    地下建筑面积

5000

表4-中国地区馆设计内容及面积分配表

分区

楼层

空间名称

建筑面积(㎡)

设计要求

公共服务区

地上

门厅

1000

设置要求同国家馆。

观众服务区

500

餐饮区

500

小计

2000

展览区

地上

展厅

25000

可按两层设计,分为31个地区展区;

展厅净高不低于8

展厅平面为大跨度无柱空间;

集装箱货车可直接进入一层展厅装卸货物,并通过货梯向二层和三层展厅运送货品。

地下

展览暂存库房

10000

库房净高不低于8

平面柱网12X18米

可考虑采取货运坡道或大型货梯等方式与地面货运流线连接。

小计

35000

会议及办公区

地上

贵宾室

500

设置要求同国家馆。

多功能会议厅

1500

使用面积600平方米,其它设置要求同国家馆

会议室

4间,每间使用面积80平方米,可设于门厅上方的夹层

办公用房

500

设置要求同国家馆。

小计

2000

配套服务区

地上

展览技术用房

1000

设置要求同国家馆。

库房

小计

1000

设备区

地下

水泵房、消防水池、冷冻机房、锅炉房、变配电间

5000

按具体专业要求设置。

小计

5000

室外区

地上

展区

/

设置要求同中国国家馆。

装卸区

/

地区馆 建筑面积合计

45000

其中 地上建筑面积

30000

地下建筑面积

15000

设计标准

5.1 建筑体形与外观

5.1.1 边界控制

在满足规划控制条件和设计内容的前提下,应征方案应考虑尽可能的收缩建筑边界,扩大室外活动场地,满足大型活动室外布展与人员集散的要求,保证室外场地最大限度获得自然光,营造具有吸引力的室外氛围

同时,应征方案应深入研究和处理中国国家馆、中国地区馆两个独立的单体(港澳台馆由港、澳、台自建)以及穿越单体之间的高架步行平台的构成关系,即应保证各个单体的独立性,更应实现和谐与共生的整体效果。

5.1.2 高度控制

应征方案应深入探讨各个单体的建筑高度的分布以及穿越基地的高架步行平台对于建筑布局的影响,在保证满足基本规划设计要求,满足建筑二层与高架步行平台的衔接、满足会展建筑大型室内空间要求的同时,还应兼顾人文尺度和使用者的便利感受,同时营造丰富的空间层次

5.1.3 建筑外观

建筑形象和表现应符合本项目的设计目标,与周围的其他大型公共建筑呼应,同时又风格突出,充分体现世博主题、强调中国地域与文化特征、展现中国国家形象。

5.2 出入口和流线设计

出入口和流线设计既应满足世博会举办期间与世博会交通系统的驳接要求,又应保证世博会后,与主题馆等其他公共建筑的便捷联系。

5.2.1 出入口

各类出入口的类型、位置、数量和宽度应满足规划控制条件的要求,满足各类人员的使用以及安全疏散的要求。

5.2.2 步行流线

a) 普通公众

普通公众的可达范围应取决于所参与的活动应征方案应为普通公众提供清晰、畅通的交通通道,并有效限制普通公众进入非开放区域。

b) VIP 

应征方案应为展会代表以及贵宾提供不同程度的便利以及安全和隐私保护,如可设置VIP 专用通道、贵宾停车设施等。

c) 员工及后勤人员

应考虑明确而安全的员工及后勤通路,包括进出展览区的展览举办方、布展人员、新闻媒体、行政管理人员、后勤服务人员等。

5.2.3 机动车流线

机动车流线应与步行流线互不干扰或者干扰最小,并考虑以下内容:

a) 公众车辆的临时停靠点、贵宾停车点、室外转播车停车点

b) 巴士停车与等候区、出租车接送与停靠区

c) 消防车道和登高场地

d) 货车的集散与运输路线

5.3 空间与功能设计

5.3.1 空间设计

应征方案的空间组织应充分利用穿越基地的高架步行平台与街坊地面的标高构成关系,并可结合采光中庭、绿化与水景庭院、步行坡道、自动扶梯等设计元素,创造丰富的景观效果。

对于沿公众步行流线和举办活动的室外空间,应提供适当的天气防护,同时应避免对建筑外观效果的不利影响。

对于公共服务区、展览区、会议区等公共活动区域,应赋予普通公众有机转换自如流动的空间体验

5.3.2 功能设计

应注重各类空间的使用效率和灵活性,满足同时承担多种活动的需要。

对于公共服务区、展览区、会议区等公共活动区域,应充分考虑自然光与自然通风利用。

设计文件的内容及深度要求

6.1 A3版面设计文本

应征单位(个人)需要提交《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方案征集方案》缩影文本8份,文本规格为A3 尺寸。文本内容应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部分:

6.1.1 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应以文字形式应以简洁、清晰的文字准确、完整地阐述设计理念、构思与手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 设计理念以及设计构思、手法和特点

b) 造型设计说明、空间设计说明、景观设计说明、流线设计说明、功能设计说明

6.1.2 设计图纸

满足A3的图纸规格的下列图纸(比例自定):

a) 表现图

b) 总平面图、主要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

应征单位(个人)可从充分表达设计概念的角度出发,增加表现图和设计图纸的数量。

分享到 分享到豆瓣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评论 (0) | 阅读 (1589) | 类别  

后一篇:个人简历

所有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