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用户名:密码:记住登录名

JH.zhuo Blog

个人档案

卓江华

某高校
室内设计师

日志分类

最近访客

最新评论

友情链接

统计信息

博客:4 篇
评论:0
访问:正在读取...

日志

解构主义对现代建筑的影响及应用

(2008-05-21 16:10)
标签:

解构主义对现代建筑的影响及应用

                 武汉科技大学城建学院  卓江华

关键词:解构主义   理论  现代建筑  多元时代

摘要:

现代设计活动的发展与大体的轮廓,常常体现为各种设计理念和设计流派的演化、更送、交替与转换。正是这些理念与流派的变化,促进了设计的范畴、设计形态、设计形式、设计语言、设计风格以及设计文化、设计美学的发展,并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成为主流风格的倾向,使得不同类型的设计在同一理念的引导下具有某种共同的语意特征,决定了现代设计史的基本面貌与进程。而我要谈论的解构主义,正以它那独特的本质理念,进行着对古典主义、现代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的质疑与颠覆。

一、解构主义理论概述

所谓的“解构主义”,核心内容就是用分解的观念,强调打碎、叠加、重组,对传统的功能与形式的对立统一关系转向两者叠加、交叉与并列,用分解和组合的形式表现时间的非延续性。在所包含的广义概念里,“文化元(文学)”、“视觉元(影视)”、“结构元(建筑)”等共同决定着解构主义的形式和发展方向。

(一)解构主义文学

解构主义原本是60年代后期起源于法国的一种哲学思潮,最初的影响是在哲学和文学批评领域。利用更加宽容的、自由的、多元的方式来建造新的建筑理论构架。建筑理论上解构主义理论最重要的人物巴修斯。解构主义哲学包含了对一切话语现象进行随意评说和反讽的近乎无政府主义的自由精神,使建筑师们找到了一种逆向解决过于理性和呆板的现实处境的方式。

(二) 解构主义建筑

建筑不是叙述的艺术,它没有一套完备的可穿透的话语体系,因此,想要像在一部电影或小说中那样把哲学渗透在建筑中,是绝不可能的。解构主义建筑师想要在建筑中表现的,不过是他们所理解的一种批评,反思和颠覆的精神而已。对建筑师而言,解构主义建筑是一种文化策略,同时也是一种美学策略。它要把历来为人们坚信不疑的那些宇宙定则和建筑教义彻底打破、击碎,进行新的拼合、重构。人类中心说遭到了拒绝,人为万物的尺度遭到了拒绝,建筑的完整性和和谐美也遭到拒绝。当解构主义建筑以一种反文化、反建筑、反造型的形式出现的时候,它也就以逆反的形式展现了一种新的审美意识。在建筑领域,解构主义尤其推崇通过各种不同长度和高度的几何体块来表达建筑的美学语言,有机组成预示着其手法的复杂性,我们可以更清楚的看到解构主义的内涵,以及一定的规律性。这种潜在的内涵正在影响着当今建筑的形式及发展走向。

(三)解构主义的形成和特征

 任何理论的形成都有一个过程,解构主义也不例外。解构主义理论的复杂性设计方法以及视角的多样性,因为就带来了表现语言与形式特征的多样性。

1.西方建筑美学风格的形成

从美学风格上说,20世纪的西方建筑主要经历了三次重要的转折:从带有折衷主义特色的传统主义到现代主义美学的转折;从现代主义美学到后现代主义美学的转折;从后现代主义美学到解构主义美学的转折。如果说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美学的反叛,那么,解构主义建筑美学则是对后现代主义建筑美学的反叛和超越。解构主义是极端的新现代主义,一方面,它运用现代主义的语言,另一方面,它却彻底打破了现代主义的语法和逻辑体系。解构主义派出现在现代主义之后,它对现代主义批判地继承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倾倒、重构各种既有词汇之间的关系,使之产生出新的意义。运用现代主义的词汇,却从逻辑上否定传统的基本设计原则,由此构成了新的流派,被成为“解构主义派”。

 2.解构主义的六大特征

解构主义用分解的观念,强调打碎、叠加、重组,对传统的功能与形式的对立统一关系转向两者叠加、交叉与并列,用分解和聚合的形式表现时间的非延续性。

建筑物有形体,建筑艺术是视觉的艺术。作为非协调性组织的建筑物有其建筑美的表现特点,大致可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是散乱。避开古典的建筑轴线和团块状组合,总体形象上一般都做的支离破碎,疏松零散,边缘上纷纷扬扬,犬牙交错,变化万端。在形态、色彩、比例、尺度、方向的处理上极度自由,超脱建筑学已有的一切程式和秩序。

二是残缺。有的地方故作残缺状、缺落状、破碎状、不了了之状,力避完整,不求完全,令人们愕然,耐人寻味。处理的好。令人有缺陷美之感。

三是突变。种种元素和各个部分的连接常常很突然,没有浴室,没有过渡,生硬,牵强,风马牛不相及,偶然,碰巧是突变的特点。

四是动势。大量采用倾倒、扭转、弯曲、波浪形等富有动态的形体,造出失稳、失重,好像即将滑动、滚动、错移、翻倾、堕落以至似乎要坍塌的不安架势。有的能令人产生轻盈、活泼、灵巧以至潇洒、飞升的印象,同古典建筑稳重、端庄、肃立的姿态完全相反。

    五是奇艳。建筑师在创作中总是努力标新立异,极力超越常理、常规、常法以至

常情,追求让人惊诧叫绝、叹为观止的形式。

六是符号化。讲究从古典文化,历史传统和实践经验中提炼出具有象征性的符号,符号化的拼贴,符号寓意的形体的穿插。

二 解构主义对现代建筑的影响

建筑经历长期发展变化,建筑师渐渐感到:简单,明确,纯净的建筑形象失去了原有的吸引力。许多人爱上了不规则,不完整,带有某种程度的纷乱无序的建筑形式。艺术消费引导艺术生产,一些建筑师开始了这个方向的探索和试验。

(一)现代建筑受到解构主义的影响

建筑秩序作为建筑形态间内在的结构关系,体现着建筑的本质和目的,并与当代建筑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当代建筑创作的任务由组成新的秩序系统变为瓦解旧的秩序系统。非协调性组织突破协调组织的结构体系,在消解整体统一性上强调变化、推理与随机的统一。

后工业社会造成了大城市的急剧膨胀,城市交通压力加大,各种交通枢纽出现大型化、综合化和复杂化。以航空空港为例,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空港迎来了被称为第三次建设的高潮,不仅是规模和数量的增加,对于空港的作用和认识也逐渐发生了新的变化。空港已从单纯地航空运输业务发展成为一应俱全的“空港城市”,从旅客通过的起纵交通变成了城市的重要核心,它成为城市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变成贸易、产业、研究、和文化活动的中枢。许多机场设计都提出了“让所有的服务服务设施都在一个屋顶下”的概念,给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提出了新的课题。因此原有的形式美的原则得以突破,构图原理需要重新改写。

同样,城市功能的完善,也使各种商业娱乐综合体、体育文化中心设施、会议中心等趋向复杂和综合化,解构主义理论为这些复杂的,多元的,聚合的空间提供了广阔的创作天地和技术理论支撑。

(二)现代主义建筑的形式和意义

对于建筑形态的表现,古典建筑更多的强调建筑的静态、自律性,现代建筑则突出建筑的动态、自律性。这说明现代作品与古典建筑在组织结构的完整方面是一致的。而解构主义突破了建筑自律性的范畴,形成了从静态、自律性到动态、非自律性的演进。

现代主义建筑的核心是“功能”。问题在于其使建筑表意受到极大的限制:后现代主义建筑的核心是“表意”。问题是其仅能表历史的意义;建筑学符号学的核心则是探索建筑“形式/意义”的联系的规律性或结构、法则等、以求运用这个法则进行自由的建筑创作。建筑符号学的问题是什么呢?建筑符号学的问题就是解构主义的研究核心,既建筑“形式/意义”的关系。在符号学里,能指和所指的关系是不平等的,赋予所指以优先权。在建筑中“形式/意义”之间的关系亦是不平等的,赋予“意义”以优先权。意义总是首先的,自主的,形式是被动的。比如我们总是认为表述总是先有内容,内容先于形式,没有内容便没有形式。形式是意义的载体,在建筑设计思维中强调构思,思想与所谓的“立意”等意义的内容,然后再给这些内容寻求恰当的形式。这种“能指/所指”、“形式/意义”上的对立结构和不平等关系。

   (三)解构主义的实际运用

1.盖里的解构主义作品

盖里在建筑设计中讲究对建筑的重视、造型艺术与功能的融合以及重点部位的艺术包装。他认为解决所有功能问题是一种显示智力的综合。建筑师不仅是艺术家,也应当是营造商。要重视造价,要重视经济,用廉价的材料创造美。他在设计过程中首先,全面了解情况包括环境和业主的详细要求,然后进行构思,找出事物的真相,这里主要指的主要是关于造型的基本构思,也就是我们通常的“灵感”,然后着手解决不涉及建筑艺术的功能问题。接下来则是通过模型探讨造型、雕塑细部、造型的细部处理进行进一步的深化工作。

2.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

该馆由地方投资兴建,由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经营并提供展品,被认为是面向21世纪的博物馆。整个结构体是由加州建筑师盖里(FFrank O.Gehry),藉助一套v空气动力学使用的电脑软件逐步设计而成。博物馆在建材方面使用玻璃、钢和石灰岩,部分表面还包覆钛金属,与该市长久以来的造船业传统遥相呼应。  

主展馆依然是规整的,利于布置展品,首层基坐部分也相对比较规整,展馆的功能性能得到很好的满足。建筑造型上,盖里在展馆周围的设计部分如入口大厅和四周的辅助用房运用了动态造型因素,变化的形态向上逐渐收缩。造型上由曲面块组合而成,用闪闪发光的钛金属饰面造成诗一般的动感。博物馆建在水边,与城市肌理融一体。

3.美国洛杉矶迪斯尼音乐厅

新近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落成的迪斯尼音乐厅,这个“洛杉矶的象征”的音乐大厅从筹备到落成,共用了16年时间。整个音乐厅造价2.76亿美元,由著名建筑家法兰克盖利设计,大厅外壳用不锈钢建造,看上去由各种不同的曲线组成,风格独特,仿佛是一艘翘首在洛杉矶市中心的远洋巨轮,银色的建筑在艳阳下闪闪发光。在这个设计中,盖里恰当地掌握运用构成技巧的分寸,艺术与功能、技术紧密的结合,既强调出建筑重点部位的建筑功能的满足,又运用建筑的外在表现力强调了自己对建筑艺术的处理与理解。  

综上所述,我们的社会拥有其自然发展的属性及与生俱来的种种变化,在建筑的发展中必然存在着一定的不协调“空间”,非协调性多元聚合的组织手法有着它存在的必要性和积极性。甚至会开拓出新的设计创作方向,为建筑创作带来惊喜的变   

(四)解构主义理论对建筑发展的贡献

解构主义对传统的建筑秩序提出了挑战,解构主义强调表达意思的方式,它强调变化,推理与随机的统一,对现有的规划约定进行颠倒和反转,使建筑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建筑是有形体的,建筑艺术是视觉的艺术。作为非协调性组织的建筑物有其建筑美的表现特点,预示着建筑美学原则和构图原理的重新改写,并且还要建立新的体系。

1.视觉元对现代建筑的影响

6页(共10页)

面对现代主义视觉元的单一化,后现代主义采取了加强外在装饰的策略,而解构主义则通过破坏结构元的外在的表现,以获取独特的视觉元。这是对旧有的形式美的突破。解构主义是当今建筑中争论最多的、其作品也出现了许多,如哈迪德的香港顶峰俱乐部设计方案,库哈斯的荷兰海压国立舞剧院等。他们运用现代的技术和材料,实践了20世纪20年代构成派的幻想。这些作品通过强烈块面之间的错动,给人以一种解体般的破碎美,强烈的运动感是他们追求的目标。这些手法的运用丰富了形式和空间。在错位、断裂和块面的穿插过程中,创造出建筑自身的个性,打破了传统审美的统一和协调的观念,使建筑达到了非统一的形式范畴。给人一种全新的感受。

2.结构元对现代建筑的影响

在结构元的体系中,运用很多的是单元的组成方式。多元组织的概念强调的是两种以上结构体系或形态组织和他们的美学表现。不同的受力体系组织原则与美学法则结合,是多元聚合结构中最复杂的情况。按照不同的特点,可以将多元组织加以分类。不同类的结构体系和形态有机的组织的多元组织形式符合多元化的趋势,现在世界上已经有许多成功的作品。他们从多元入手,在结构方面,使用不同的结构体系和形态进行组合,在美学观点上,又因人而异有不同的审美标准,给建筑创作带来了新的启发和思索。

三、解构主义理论是多元时代的新课题

在当今,解构主义理论悄然影响着当代的建筑师,这是不争的事实,在他们的创作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的流露对新技术,新材料的渴求以及形式上的改变尝试。这种现象在信息高速发达,交流频繁的当代社会中日益突出,使我们更有理由跳出“主义,流派”之争,从新的角度和法则中寻找当代建筑转变的轨迹,仰或有新的发现和答案。“多元与聚合”理论和创作手法不仅成了现实,而是顺应了时代要求和发展趋势,并有待更多的设计师进一步探讨的新问题,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解构主义目前成果

从建筑的本体看,不论建筑是技术与艺术的综合体的论断,或建筑是包涵建筑工程技术、建筑设计技术、建筑文化艺术三个层面的定义,任何时期的建筑创作从来不可能脱离开结构、形式、功能、空间这四大要素而孤立的存在。只是各个时代对四者的含义有着不同的理解而已。解构主义也此不例外。

7页(共10页)

建筑师开始了这方面的探索和尝试,越来越多的解构主义建筑“横空出世”,要么“从地下生长出来”,这里也用不着过多的举例,的确,它带给人们的不光是视觉上冲击,而是一种建筑形式上的改变。建筑形式是具有社会多元化的意识。以不同的观点思考建筑的结果,往往得出的答案是更加多元化的社会意识。

  (二)解构主义的发展趋势 

“多元与聚合”意义下的解构主义,那种“无规律性”使建筑至今都褒贬不一,认为过于强调抽象,混乱和隐晦,理论上的模糊和自相矛盾。按照不稳定,不完整,不对称来进行组织,改变事物原有的主从关系。有的建筑师甚至不认同解构主义,这无疑减缓了我们新课题的发展。

不过,当解构主义的先锋们,用自己的作品一次次给人们以震撼时;随着技术的日趋成熟,结构的最终形式有了完整的经验法则的时候,人们会越来越多对解构主义建筑做进一步的要求。人们对建筑关注的重点也会改变,由对视觉功能,对技术的改进转变为完善和象征意义的追求,并且两者往往重叠发展到极致。这种视觉结构与受力结构的作用,会交织发展的规律始终贯穿整个建筑的发展历史。这表明建筑创作会因此上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一种新的结构理念将带来一场新的建筑语言学(造型风格)的革命。建筑师和结构师,城市规划师,之间会出现新一轮的交合。建筑既将出现一个崭新的局面,不仅仅是解构主义理论的发展,而且也是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和发展的趋势,这也是多元时代下的建筑界人士需要进一步探讨的新课题。

总 结

在当今的社会,社会的多元性,文化的多元性以及功能的多元性正日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我们所处的是一个高度现代化,信息化的社会。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使我们目不暇接。科学技术推动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全球信息网络的建立和发展开拓了社会多元化的崭新空间。在社会遭受巨大的技术与经济的震撼后,最独特的建筑形状与各种新颖的结构体系相互交换,相互混合,带给人们强烈的情感视觉冲击。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建筑空间正在以一种特殊的力量改变着生活,住区,事物,环境以及社会本身。

可见,我们更有必要在此谈论下解构主义的方方面面,正如密锲尔所言:人类的时空将出现根本性的改组。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满怀热情的等待“根本性改组”的到来……

参考资料

[1] 布挺.《解构主义和反构成主义》[M].中国建筑工业建筑出版社,1998

[2] 刘先觉.《现代建筑理论》[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3] 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4] 郑光复.《建筑的革命》[M].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5] 沈福熙.《建筑概论》[M].同济大学出版社,1998

 

分享到 分享到豆瓣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评论 (0) | 阅读 (974) | 类别  

所有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