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策划本期的专题,我们四处地探寻,最终从这些具有丰富改造项目经验和理论研究的专业建筑师那里,寻得此般丰富的阐述与启示。
从8号桥到筑园
文:沈艳婕
人物一:广川成一(日本)——著名建筑设计师、世界华人建筑师协会理事、上海新坐标 “8号桥”设计师
再生,作为一种环保的形式,早已占据“绿色先行”理念的重头,在不知不觉中,曾经一度需要被爆破、舍弃的旧建筑又是怎样加入“再生”行列的呢?
“再生”在日本
——是资源的再生,还是经济的再生,建筑与经济,在社会中永远是包容的整体。
日本作为一个资源较为匮乏的国家,资源的危机意识在全民中存在高度的认识,“再生建筑”很早就被列为符合国情的一项措施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由于日本的建筑消耗要占国民物资消费的三分之一,政府、产业、学校等研究机构,在认识水平上也高度统一,所以改造基本是以这三者结合的形式出现。
论及日本“再生”的起源,我们需要追溯到两个关键的时期,一个时期是90年代初期泡沫经济的破产,资源能耗问题都一拥而上;而更早的则是70年代第二次石油危机后,人们在消费理念和生活习惯都随之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比如日产车在节能环保上的优势,这项举措也正是应对石油危机的一项措施。在现阶段,生产范畴不断向可持续,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所以,建筑界也发生了一场翻天覆地的“Innovation”,最初从住宅类改造开始。
住宅类建筑的使用年限通常为30年,但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30年后许多住宅其实还能使用,只是在人口结构和生活模式上会发生差异与变化,如何长时间的发挥其使用价值,从设备系统和硬件上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要?改造产业为此兴起。在泡沫经济破产之后的长时期内,改造行业在建筑界都是一支独秀的,因为考虑到节能、环保和低改造成本等原因,政府对其极为支持,同样也包括IT技术的普及,宽带等设施需要重新地被置入住宅内部,随后改造行业才逐步地向工厂、仓库、办公楼等建筑类型扩展。
红砖仓库与 “森”NORITAKE
——建筑改造的发生,不仅和经济因素息息相关,更与固有的地理、环境等因素密不可分。
日本著名改造项目:横滨——红砖仓库、名古屋——“森”NORITAKE
由于日本独特的地理环境,作为一个四面临海的岛国,从南到北有许多港口,如东京湾、福冈,北海道等,工业时代之后港口遗留下许多的大型仓库,这些仓库中最为著名的是横滨“红砖仓库”的改造,红砖清水的建造风格,非常有韵味,在对其原有用途和内部功能的置换之后,加入适合于现代生活的软件设施,极为出彩地被打造成为CBD(注:CBD中央商务区的全称是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地区著名的景点,兼具消费、旅游等功能为一体的活力园区,内部业态也相当丰富,囊括了许多销售DIY创意的零售商铺,设计事务所等,虽然5万多总平米的区域并未界定明确地被定义为创意园区,但是经过重新的定位与整合使得仓库以极具活力的姿态再生,拉长了港口晚上的使用时间,至此,理应淘汰的区域重获新生。
“8号桥”再回顾
——“再生空间”的先驱,旧厂房的办公模式早已被越来越多的人群所推崇。而若干年之后,当所有的荡漾均化作平静,我们又会以怎样的心态去解读这其中的沉淀?
在与广川
“8号桥”的规划与构思,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很大程度的源于时代进程中人们对办公环境在喜好上产生了更多的细分,不同的人群或者办公性质会要求我们去创造更多与之相符的办公环境,而现代人所需要的办公环境是可以承载不同功能和满足不同需求的综合体,早已告别了过去我们总过分强调的功能分区,商业、办公定义上的固化。
“形而上”的优
——园区内部软件的不匹配,是不能带动其品牌价值的,虽不能从直观上看出,但要求开发商和设计者都始终保持清新的认识与市场上的高瞻远瞩。
对于“8号桥”的定位,HMA将其设定为集脑力与先端于一体,具体划分为两个层面:首先是目标客户的锁定,HMA一开始就希望入驻的客户群是具有国际背景与品牌文化的高端设计公司,如SOM,B+H,HMA等,因而园区的生命与活力才不会随着建筑表面的老化而散失,高端的客户群体会随时间历久弥新。简而言之,设计上的手法,如办公空间的高度、自由性、交流环境的流通性等内容是外人可以轻易效仿的,但本质却难以抄袭。
其次,HMA在规划的过程中就回答了客户会提出的一些“为什么”?“8号桥”是以什么标准定位租金的,为什么等同于变相意义上对客户一种超值服务?这也是“再生”过程中HMA不断积极探寻与融入的,HMA将更多的可租面积拿来作了园区内部的资源共享领域,如书店、图书馆、公共样板空间、园区会议中心等设施,表面上是减少了可租面积,但深层次地考虑其实是节约了业主本应消耗的投资成本,作为资源共享的模式纳入园区组建的一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环保节能的“二次再生”。从“8号桥”建成至今,从一期到二期,HMA把这些经验也同样延续到了之后X2、筑园等改造项目中,对办公类改造变得更有话语权。
“错位但不错失”
——错位的工作时间,并未造成产出与机会上的错失,反而提高了的工作效率,更接近于创意设计类产业的思维模式。
巧妙合理的编排弹性工作时间,不仅可以避免上下班拥挤的交通,使园区使用者保持愉悦的心情,还能在平行推迟的工作段内产出更高的效率,在这点上,则需依赖于“8号桥”的空调系统、夜间照明、餐饮娱乐等设施为园区所作的有效支持。
HMA在改造项目中常运用因地制宜的方法,除了在一期、二期的建设中向空中向地下发展车库,不断地重组停车位迫在眉睫的问题,还试图尝试合理地利用周围商圈车位的使用时间,这点也是在业界值得借鉴与思考的。
变化是一种常态
——商业结构变化是一种常态,但也值得反思。
多年之后,我们用一种更为客观的态度去看待“8号桥”商业结构上的变动,可以引用
结尾:
从感知的共性到理解的差异,HMA在所做的改造项目中更注重考虑建筑的体量、空间,与环境的关系,用这种更为感知的方式去唤醒人们这个地方历史的认知。我们已共同完成了一场追溯与总结,从8号桥、X2到筑园,让我们继续以希冀的目光去闪攫更多的遐思与可能,也让更宽广的时间去考量这“再生的空间”。
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