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就不值,自然会“蒸发”
“从1月15日以来,上证指数大跌超过千点,和深圳股市相加,市值一下子蒸发掉5万亿……”这是前些日子国内某媒体财经版上的头条。见到这条新闻,我不禁想起去年年底,国内亲友异口同声且不容争辩地对我说,北京奥运会之前,中国股市绝不会跌。即便当时的上证指数已达6000多点,绝大多数股票的市盈率已高达60倍,有的甚至超过了100倍。他们说国际通用的市盈率合理点在20倍上下这个标准并不适合中国股市,因为中国发展速度太快了,所以中国股市不能用“静态市盈率”,而要用“动态市盈率”衡量,上证指数很快会冲破8000点,甚至10000点!深圳电话英语
不料,他们话音未落,股市立刻大跌。我的亲友都蒙了,便三天两头来电询问该怎么办,是坚守,还是清仓?有的还提到了楼市,说楼市似乎也不那么坚挺了。说实在的,他们所持股票太多了,我无法一个个去仔细分析,也不能给他们具体的建议。还是让我们先来看看奥运和股市、楼市究竟存在什么关系,再来谈谈“蒸发”——这个媒体上常出现的词吧。深圳英语口语培训班
从理论上来讲,奥运会对举办国的经济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据统计,自1964年以来,已经举办的11届奥运会,有8届经历了“奥运效应”。一般而言,举办奥运会之前的几年里,举办国往往需要进行大量的基础设施以及场馆设施的投资和建设。而奥运会当年,居民消费和旅游收入都明显呈上升趋势,因此会对经济产生影响。不过“奥运效应”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深圳英语口语培训中心
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对韩国经济的腾飞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韩国利用这一机会把汉江北岸发展起来了,使其当年的经济出现了12.4%的增长。1996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则完全由私人机构主办,没有让政府花一分钱。这届奥运会提供了3万多个建筑岗位,10万多个服务岗位,并使亚特兰大成为美国网络发展的第二大城市。而悉尼奥运会更被国际奥委会称为奥运史上商业运作最为成功的一次盛会,为澳大利亚带来了65亿澳元的直接经济收益,并促进了通讯、交通、旅游和餐饮行业的发展。
希腊为雅典奥运会投入了72亿欧元,共建设了30多个奥运场馆,雅典奥运会赢得了世人极高的评价。但是,奥运会结束后,绝大多数奥运场馆陷入了闲置状态,每年高达1亿欧元的巨额养护成本成了雅典人最大的心病。雅典市长说:“雅典奥运会的债务,需要希腊未来几代人去偿还。”而1976年的蒙特利尔奥运会,实际投资也完全失去控制,花费了24亿美元,超出预算近20倍。这届奥运会被称为“一场旷日持久的蒙特利尔纳税人的噩梦”,亏损达10亿美元。直到2006年11月,蒙特利尔才算还清1976年欠下的奥运债务,耗时长达30年。
说到底,不管是正面效应还是负面效应,也不管是赚了还是赔了,通过奥运会产生的直接和间接的收益,对举办国的整体经济影响并不大,据统计,从来就没有超过6%。北京市统计局和国家体育总局研究人员的研究报告显示:“2008年奥运会将使北京的GDP增长率在2003年至2008年间每年提高0.8至8.1个百分点。”由于北京在中国的GDP中所占份额不到4%,加上奥运会对中国其他地区产生的溢出效应,奥运会将使2008年中国的实际GDP增长率提高0.2至0.4个百分点。很显然,奥运会对于中国这样的大国的经济影响甚微。因此,如果拿奥运会来说事儿,说它直接影响了股市、楼市,那就太夸张了;而说一旦举办了奥运会,股市楼市就会只涨不跌,那就更没根据了。
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突飞猛进、日新月异,早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2008年北京奥运会,正是一个向全世界展示中国新貌的大好机会,能使世界人民真正了解中国,这才是奥运的真正意义所在,而和股市楼市的起伏没有太大的关系。现在我们回过头来分析“蒸发”的真正原因。
每当国内外股市大跌时,媒体都爱用“蒸发”来渲染整个股市市值的下降,使人们误以为股市“蒸发”就像水灾和雪灾那样损失了真正的财富,其实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我的一个香港朋友专炒垃圾股。有一支高科技股的价位最高时曾达到30元,因其没有潜力,后来跌到了几分钱,成了所谓的垃圾股,虽然没有被摘牌,但已经没什么交易量了。我的朋友看上了它,用10万块钱分批买入这支股票,共买了100万股,平均每股0.1元。在没有什么交易量的情况下,其价格自然就上涨到了0.2元。那些看图形的“技术派”散户们看到这支股票的价格突然上升,又有交易量的配合,以为这家公司起死回生或是要被收购了,于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冲了进去。该股票便从几分钱涨到了几毛钱,甚至冲到一块多。这时,我的朋友开始小心地出货,最后,他在这样一支毫无希望的股票上赚了40多万!等他的资金撤出之后,这支股票的价格又回到了几分钱。不久,这家公司宣布倒闭。假设这家公司总共有400万股,在一块多一股时,总市值就是400多万。一旦你知道了背后的这个故事,再看到一则新闻告诉你,这家公司的股价从一块多跌到了几分钱,市值蒸发了多少多少,你肯定会想,这个所谓的“蒸发”只是将原来就不存在的价值“蒸发”了而已,不足为奇。
而世界新首富巴菲特,人们都说他是股票投资天才,他所拥有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从1962年到2007年底,资产平均每年增长24%,创下了奇迹。最近他被请到电视台做访谈,当主持人称他是天才时,巴菲特说:“你真以为有天才?我年轻的时候每天看3份财务报表,一份报表成百上千页,每一个数字我都不放过。我从不投资概念股(就是国内所谓的‘题材股’),不投资那些我看不懂的东西。现在我已经年过70,依然每天至少看一份财务报表,哪里有什么天才可言。”言外之意,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回想起DOT-COM疯狂时,他一分钱都没投进去,好些人笑他廉颇老矣,可结果是谁笑到最后呢?他为何会赢,归根到底是他只买物有所值的股票。譬如,他是以1港元的价格投入“中石油”5个亿的,而就在“中石油”依然疯涨时,他却以平均13港元的价格全部卖出,他觉得“中石油”就值那个价。玩股票的人中,长期来看,往往是七个输,两个打平,一个赢。而那个赢的,多半就是像巴菲特这样的人,做的是价值投资,而不是靠运气瞎碰。
楼市的道理也一样。从1985年到1989年的四年里,由于热炒,多伦多房价疯涨,远远偏离其合理价位。当市场再也无法忍受时,拐点出现,房价猛然下跌,一直跌到1996年。如果按媒体的报道来说,又有许多财富“蒸发”掉了。而1996年,房价又远远低于其合理价位,终于开始止跌回升,一直涨到现在,但仍没有回到1989年时的价位。多伦多的情况在北美很具代表性,它与纽约、温哥华等地的房价走势基本相似。
……
最近,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美国楼市大跌,美国大金融机构一个个报出巨额亏损。在谈及全球银行资产的“蒸发”时,谢国忠先生说:“全球银行系统资产的缩水是无法避免的,也不应该避免。银行在不真实的利润中扩张得太大,我们看到的这一切只是回归正常。当银行系统的资产负债表变得正常,世界各地的资产价格也将回归。美联储正在进行的是一场伪战争,因为根本没有必要去战斗
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