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行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必然会细分,所谓的专而精而尖。就连设计里面都会有结构设计,电气设计,给排水设计等等。隔行如隔山,更何况设计与施工这两个截然不同的专业。
家装因为单量较小,预算成本和设计施工的时间都有限,而且基本属于二次或以上的装修改造,所以虽然项目基本齐全,但也不太可能召集所有专业的设计师与工程师来运作一个家装项目。以最少的人力和时间投入,以较低的价格吸引客户成了家装行业的一个通则。
以长沙为例,基本成型的家装市场或者说是相对正式的有一定规模和形式的家装行业产生是在1997年,那时的设计师专业科班出身的就非常少,基本是三类,工民建或者艺术类等相关行业改行的,比较机灵的业务员或文员改行的,环艺培训班或相关专业刚毕业的学生,那个时候的设计队伍简直是鱼目混珠。
之所以絮叨这么多,想说明的一个问题就是因为本身设计的欠缺,所以在当时的情况下,即使抛开价格的原因,设计除了依附于施工以外,大部分的装饰企业确实很难推行设计单独收费制或者单纯的以设计为生。
时间过去10来年,行业在发展,专业人员基本是不缺了,技术也进展了一定的程度,但是习惯或者消费观念一时半刻还解决不了,正如几年来一直有专业和非专业人士一本正经的讨论是设计重要还是施工重要的问题一样。
所以家装虽然一直在进步,但独立设计这个瓶颈一直没有开通,奋斗发展了10年,到现在为止绝大多数企业也是采取的一个羞答答的折中方案:前期收设计定金,与本企业签订施工合同时再全部或者部分(以全额退还居多)退还设计费用。设计还是处在搭配赠送或者半卖半送的尴尬状态之中。
名不正则言不顺,不专则不精,这是任何行业发展的一个铁的定律,装修和设计要发展,设计与施工的分开也就是必然趋势了,这是理由一!
现在提倡透明消费,消费者和从业人员其实都清楚装修的费用无非是由设计费,材料费,施工费,管理费和利润构成,但很多的消费者不愿意或者不情愿明白的接受设计费,管理费和利润,从业者也不敢坦然的公开自己的设计费,管理费和利润,大家都在捉迷藏或者采取鸵鸟政策或者掩耳盗铃,或者不考虑对方状态自信于自己的斗志斗勇和“捡漏”的能力,这些都最后导致无数的装修“惨剧”―――损失无数的时间和钱财,消耗了无数的热情和希望,破坏了无数的亲情和友情。。。。。。。
消费不透明,装修可能就摆脱不了这样的宿命-------材料商和装饰企业成了“JS”,业主成了“刁民”,只有尔虞我诈钩心斗角没有真诚的付出与收获,只有博弈不再有共赢。。。。
明码标价,待价而沽,量力而行,装饰行业做不到这一点吗?从业者和消费者不希望这样吗?人人都能从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中获得无穷的乐趣吗?要改变那就先从设计与施工分离开始,迈出决定性的第一步!这是理由二。
作为装修业主,你明白你所付出的费用里面有3%-7%是付给设计师,2%-3%付给了监理,5%是管理费,5%-15%是装饰企业的利润吗(含底薪分摊,大体如此,少数会有出入)?你是相信所谓的“免”“赠送”和“超级折扣” 还是愿意清晰明确的来接受?这话有点象郭德刚的“你是愿意听呢愿意听呢还是愿意听呢?”,但其实不然,你要是不愿或者不想接受很好办,自己操刀可能有风险但是可能就能省!但如果愿意买单那就先来买设计师的单!
作为设计师,你敢明码标价吗?你能大声的说出来我的设计费在40-180/平米(目前家装市场行情,太低或偏高没有共性,不提)吗?牛叉的泥瓦工敢拍胸脯说“我的清工贴砖价就是20/平米,想便宜你找**(地域名,省略)瓦工贴去”。作为同样凭手艺吃饭的你,有这份自信与自豪吗?如果有,那就把价码标出来,把手艺提上去,把全部的热情和身心无保留的投入进来,相信这样拿出的作品一定会对得起你收的这份钱,对的住你从事的这个职业,对得起业主的期望,也会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