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用户名:密码:记住登录名

aa的博客

个人档案

aa


其他

最近访客

最新评论

统计信息

博客:62 篇
评论:0
访问:正在读取...

日志

浅析当代艺术产品生产与消费的双向异化现象

(2008-04-14 14:05)
标签:

浅析当代艺术文化产品生产与消费的双向异化

——马克思的劳动异化论在艺术文化领域中的体现

 

【内容提要】马克思批判了前人非科学形态的异化理论,并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最典型的异化本质。鲍德里亚是当代法国乃至整个西方社会学界最具影响力的学者之一,其文化符号学理论同马克思主义有着十分明显的渊源关系。本文力图通过结合马克思主义思想与鲍德里亚的文化符号学理论,说明当代艺术产品生产与消费的双向异化现象。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鲍德里亚  劳动异化  文化符号学

 

 

一、  政治和经济中的异化和异化劳动

1718世纪,异化理论在政治范畴中被思想家提出,到了19世纪,黑格尔从哲学领域对异化理论进行了新的把握:即主客体之间的相互转换,主体可以向课题转化,客体也能回归到主体。马克思对异化的概念做了进一步的深化,将其引入了经济的范畴。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和《论犹太人问题》中,针对人与金钱的关系,谈到金钱是人的劳动,人的本质的异化,原本被人所用的金钱,异化成为金钱统治人,人膜拜金钱的主客体转化问题。在《经济领域摘抄》中他提出:货币作为流通手段,作为产品赖以相互的中介,逐渐演化成为人们追逐的目标和统治人的力量。

异化劳动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首次提出的概念。马克思用它来概括私有制条件下劳动者同他的劳动产品及劳动本身的关系。他认为,劳动(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类本质,但在私有制条件下却发生了异化。其具体表现是:①劳动者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②劳动者同自己的劳动活动相异化。③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即人同自由自觉的活动及其创造的对象世界相异化。④人同人相异化。因为当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劳动活动以及自己的类本质相对立的时候,也必然同他人相对立。

二、现代工业社会艺术领域中的异化劳动

现代工业社会的劳动者形式多样,体力劳动者,脑力劳动者以及综合型的劳动者都在为现代工业社会生产各种形式的产品。在艺术领域中,艺术家和设计师同样通过各种劳动形式参与这生产活动,并且同样存在着劳动者生产的产品并不属于自己,反而成为一种异己的东西和力量,存在于劳动者之外。艺术家和设计师的作品也可能会成为一种异己的东西不依赖于他而在他之外存在着,并成为与他相对立的独立力量。这些产品(作品)形式多样,与常规的产品不同的是,不但包含着物质使用功能,也包含着精神层面的功能,它可以是非物质形式的,比如绘画、音乐、舞蹈、电影、广告等等,而介于物质与非物质双重属性的比如产品设计、建筑设计、服装设计等,在前期的设计阶段属于非物质生产,后期的实施阶段则属于物质生产。如建筑设计的前期创意和图纸绘制是非物质的,后期的建筑施工则是物质的。

马克思认为:文化艺术创作有两大方向或意愿,一种是出于自我愿望而耗神费力,是一种天性的能动表现,即人的类本质,在类本质状态下,艺术家或设计师处在一种愉悦的,主动的创作状态中;另一类是受雇用而产生作品,这是一种社会劳动,这种劳动既可以繁荣社会文化艺术,使资本增值,也同样会起到负面作用。通过马克思的劳动异化论,我们从可以艺术产品生产活动中找出同样的现象,以艺术设计领域为例:

1.        设计师与设计作品的相互分离

理想的设计过程应该是系统的,全程的,这样设计作品从初期创意到后期实现可以保持其完整性。但是在当前设计界存在着职能分工过于细化和管理混乱的现象,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从整个设计过程中分离出来。一方面,从事着纯创意设计的工作的设计师,由于与项目实施不可避免的脱节,从而导致责任心的下降,前期的设计工作结束后设计作品已不再属于设计者本人,所以设计师不再愿意为其倾注大量的心血。异化现象更为严重的是,作为不参与设计创意工作的制图人员,设计作品和他本人没有任何联系,当劳动者通过合同形式出卖自己之后,劳动就不再属于他自己。劳动者的工作不是自觉的、自由的劳动,而是带有强制性的。劳动活动脱离劳动者本事成为外在物。劳动者在自己的劳动中并不能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结果工作成为一种重复的机械劳动,这一点和工厂的体力劳动工人没有任何差别,艺术设计产品成为与他完全异己的东西存在着。这是新时代信息革命所带来的结果,被称之为“白领劳动异化”,在北美和中国的许多城市,现在的电脑工程师、Autocad设计师都不如电工、焊工的待遇高。原因是,随着信息技术进步,社会对前者的需求量越少。而对后者的需求基本稳定。

2.        设计师创作动机的偏差

大多数设计项目背后包含着巨大的利润,而设计师所创造的价值与其本人得到的价值存在一定的非正比现象,从而产生设计行为与设计师发生异化现象,表现为无原则的设计和唯利是图的设计,设计师失去了创意的主动性,遵从甲方的要求和喜好是为无原则,通过设计想方设法从中赚取额外的利益甚至以此目的作为设计的出发点是为唯利是图。这时设计活动不再是主动的自我愿望,而成为了赚取利益的手段。

以上两种现象最终也导致了设计师目的的消失(类本质与人相异化)和设计项目中甲方与乙方的相对立(阶级分化即人与人相异化)。

在这种条件下,设计师的精神活动及其产物与设计师发生对立,艺术设计产品反过来控制了设计师,设计师的设计目的和行为取决于设计产品,进一步讲,就是一赚取设计产品背后的利益为目的,主客体因此相互转换了。

同样,在绘画领域,画家受制于自己的作品也有发生,比如伦勃朗,在他事业发展最顺利的时候,因为《巡逻队》(后因光油氧化使画面变黑被人们称为《夜巡》,1642)一画吃了官司,从此委顿不起,最终潦倒终生:二百多年后,惠斯勒因《黑色和金色的夜曲:降落的焰火》(1870)一画受到污蔑为由,状告罗斯金,虽然最终获胜,但从此再也卖不出画,也是困苦不堪。

三、  艺术领域中的双向异化

现代工业社会的艺术尤其是艺术设计是不可能与经济脱离关系的,因此,有艺术作品的生产者,便有艺术作品的消费者。基于现代工业社会所引发的强制性消费,从而产生了虚假的需求,从某种程度上讲,消费者也因此成为了艺术产品的附庸。

当生产者与产品发生了一系列的异化现象的同时,消费者也与产品相应的发生了一系列的异化现象,这便是双向异化。

1.生产者与消费者同时与产品相异化

在一定条件下,艺术家的艺术作品不再属于自己,反而被其制约。同样,艺术品消费者也存在这样的异化现象。鲍德里亚提出的文化符号理论可以说明这种现象,他认为:艺术品的符号价值重新考虑了一种社会关系,毋宁说它就是经济与文化联系的反映。其次,艺术本身的地位同样不容忽视。当艺术品变成符号时,它直接召唤着符号价值的产生。在经济交换中,普通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构成理性交换的前提。当艺术商品的使用价值被符号价值所取代,一切以意义和身份的获得为目的,消费社会中的透支消费、迷狂追求、时尚诱惑才能得到理解。这种迷狂状态消除了理性,走向极端的非理性状态,这是鲍德里亚所要指出的第一个“颠倒”。另一个“颠倒”则在于,符号价值延伸到了意识形态领域,产生了主客体关系的变化。后者的“颠倒”就是消费者与艺术品之间的异化现象。

我们以国画大家齐白石先生为例,1919年(民国八年),白石先生57岁,是时在京无名,求画者不多,自慨之余,决心变法。1922年他的朋友陈师曾先生陈中国画家作品东渡日本参加《中日联合绘画展》,齐白石的画引起画界轰动,并有作品选入巴黎艺术展览会。自此白石先生的画作才得以受到关注,1992年国内有了文物艺术品拍卖之后,齐白石的书画价格开始飙升;1994年中国嘉德国际拍卖公司拍卖会推出齐白石的《松鹰图》,以176万元成交,第一次出现超过百万元的记录。2003年中贸圣佳拍卖公司拍卖会上,他的《山水册十二开》以1452万元成交,价格增长了近三倍。在同场拍卖会上推出的齐白石《诗意山水册八开》以1661万元成交,这是齐白石先生作品的最高记录。从这里可以看出,艺术作品的价值,很大程度上是体现在符号价值中。

文艺理论家保罗•巴特深刻地指出,文学、艺术与各种流行的大众产品不过是一种文化符号和思想幻影。他在提及流行时装时评价道:“流行时装所创意的,是一种经过周密制做和掩饰的语义悖论体系,其唯一目的就是将其所耗资精心制做的意义加以掩饰。……流行时装只能通过其自身来界定,因为流行时装纯粹是一种服装而已,而时髦的服装无非就是由流行所决定的。”也就是说,这种状态下的服装已经完全独立与人而存在,人只不过是服装的衣服架子而已了。而大众有多少人能认识到,他们所热衷追求的所谓的“时尚”、“潮流”竟然是商家苦心经营的陷阱,当商家的引导消费成功之后,消费者就不知不觉的被强制化,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同样,鲍德里亚对于电视媒体也给与了异化的评价,他认为电视实际上是一个制造大量符号的高科技媒体,电视节目是一群不存在理性逻辑关系的光影符号的任意组合游戏。电视提供的是一种肤浅的参与形式,是没有回应的话语,而非主体与真实世界的交流。在这种局面下,大众在过多过滥的信息符号面前产生了孤立、无助和绝望的情绪,只能以调侃、游戏态度去面对社会、人生。电视原本是作为信息媒介存在的,但是现在却产生了所谓的电视病现象。互联网也存在同样的负面效应,已经有相当一部分人群由于过渡沉迷于和互联网媒介的接触而不能自拔,他们的价值和行为选择一切必须从媒介中寻找依据,并且满足于与媒介中的虚拟社会互动而回避现实的社会互动,孤独、自闭的社会性格是他们共同的特点,这种现象被称作“媒介依存症”。

2.被动生产和强制性消费引发艺术产品的创作目的和消费目的同时异化

艺术家由于被雇用和经济利益的不平衡等原因,导致了艺术创作行为目的偏差,从而形成了艺术创作行为本身与艺术家的相异化。另一方面,前面提到,“当艺术产品的使用价值被符号价值所取代,一切便以意义和身份的获得为目的”。在消费文化体系中,作为商品最初意义上的使用价值退居到了较为次要的地位,人们消费商品,主要是消费其符号和意义所带来的“交换价值”。这时经过符号化的物品的意义已经和人们的社会地位联系在一起了,消费已经变得绝不单单是个人的行为。每一种物品的符号及其意义都变成了消费它的人们的品位、社会地位、身份等的代表和象征了,你消费哪一类的物品,你就属于哪个阶层的人。但这种通过消费来达到的所谓“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只是表面的、虚假的、徒具形式和心理上自我安慰性质的,并不具有由财富、权力和声望所带来的真实社会地位的意义。人们这种消费的自我“拯救”,只不过是自欺欺人的、满足自己虚荣心的表面文章。也就是说,艺术产品的消费行为并不是以满足使用功能为主要目的,而是被迫的为了满足所谓的“精神”功能,这种强制性的消费正是“物的异化”——艺术产品控制了人。

3.生产者和消费者在竖向等级中的异化

当艺术家同自己的艺术产品、自己的艺术创作活动以及自己的类本质相对立的时候,也必然同他人相对立。而艺术品的消费者,由于自身的消费能力不同,在被强制消费的压迫下,也必然的与他人相对立,消费哪一类的物品,就属于哪个阶层的人,阶层不同对立就从而产生。人与人相异化在艺术家和消费者各自的群体中都存在着。

四、异化与反异化

在高度发达的现代工业社会,艺术产品不断的以各种新的形式出现,产品控制人的状况也以不同的表现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涉及的层面和深度在不断变化着,异化也许是无法超越的,马克思认为:只有用暴力手段打碎整个旧世界,人类文明才能找到真正光明的前途,批判的武器代替不了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要用物质来摧毁。但是我们从人类历史中可以发现,自从劳动异化现象产生之后,反异化也同样产生了,在这里我们要提到庄子,在《骈拇》中他写到,“天下莫不奔于仁义,是非以仁义易其性与?故尝试论之,自三代以下者,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矣。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 一个“殉”字,何其深刻!在庄子看来,一切俗世的道德信条,价值观念,都是“物”,这些人为的东西已经把人异化得不成其为人,庄子对于“人为物役”所产生的激愤的言辞“很可能是世界思想史上最早的反异化的呼声。”庄子基于所看到的由“人为”到“物役”这个异化过程,提出了“无为”,以之反异化,最后归结到了“与道同”,即人道同一,天人合一,对中国哲学发展起到了长远的影响。

在艺术界中,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自古以来就有很多像庄子一样的,存在反异化意识的有识之士或群体组织,虽然大多都是在各个领域的局限范围内,但是却引发了不同范围的革命性影响。比如绘画界的莫奈,号召“让艺术面向当代生活”,摆脱了画家一贯是历史、神话、宗教的附庸和工具,成为印象派的代表人物,引发了绘画界的一场革命。又如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在运动伊始,以强调人的使用功能为目标,从而产生了简约主义风格,但是到了20世纪60年代,却反过来单纯的追求简约甚至顾功能于不顾,异化发展成为了国际主义风格。也就在这时,在英国,以汉密尔顿为代表的POP主义一反现代主义冰冷机械的产品形象,以新颖独特,大众化的产品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虽然缺乏坚实的社会文化基础,但是从此后现代主义通过令人眼花缭乱的表现形式不断的对现代主义进行着挑战。

总之,在很多领域内,始终都有异化和反异化在相互对抗着,随着社会的发展,其涉及的深度和层面都在发生变化,最终,异化会在人类发展过程中逐渐的被扬弃,被突破。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2.           鲁晨光:《白领劳动异化――信息革命不可忽视的副作用》

马凤林:《艺术经济学,美术作品的验收员——美术学简释之四》《北方美术》2007375

刘玲华:《鲍德里亚的“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江西社会科学》200511

《当代法国哲学导论》下卷,680681页。

赵尚:《符号消费的神话——论波德里亚的<消费社会>

李泽厚:《漫述庄禅》 《李泽厚哲学美学文选》 73

 

 

分享到 分享到豆瓣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评论 (0) | 阅读 (256) | 类别 我的论文  

前一篇:精神与形式

后一篇:习作

所有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