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用户名:密码:记住登录名

aa的博客

个人档案

aa


其他

最近访客

最新评论

统计信息

博客:62 篇
评论:0
访问:正在读取...

日志

形式的隐喻

(2008-04-14 14:12)
标签:

形式的隐喻

浅谈建筑空间设计中审美形式的应用

内容摘要:通过对形式的产生发展过程,论述了由民族的社会综合形态形式产生出来的符号对于建筑空间设计的意义。 

关键词:形式,符号,社会形态。 

一、审美形式的功能关于形式与功能的关系,随着现代主义的产生、发展,直到至今,被讨论过无数次,我们需要承认的事实是:这个存在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交叉中的问题,是不可能达成一致的结论的。既不像自然科学那样具有绝对性,又不像人文科学那样具有相对性。

著名建筑设计师赖特提出:form and function are one(形式与功能一体)。

美国雕塑家格林诺斯提出:形式是追随功能的。

说到这里我们有必要去确认一下的一个问题是:在建筑空间设计中,关于形式的产生动机是什么?

建筑师弗兰克盖里设计的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被评价成为“一个奇迹”、“世界上最有意义、最美丽的博物馆”,这些赞扬的语言很大程度上就因为这个建筑的形式:博物馆在建材方面使用玻璃、钢和石灰岩,部分表面还包覆钛金属,与该市长久以来的造船业传统遥相呼应。整个建筑由一群外覆钛合金板的不规则双曲面体量组合而成,其形式与人类建筑的既往实践均无关涉,超离任何习惯的建筑经验之外。博物馆的室内设计极为精彩,尤其是入口处的中庭设计,被盖里称为“将帽子扔向空中的一声欢呼”,它创造出以往任何高直空间都不具备的、打破简单几何秩序性的强悍冲击力,曲面层叠起伏、奔涌向上,光影倾泻而下,直透人心,使人目不暇给,百不能指其一。如果说这个建筑仅仅是单纯的形式上的创新,那么就过于表面化了。设计师在建筑设计到的风向、日光,交通,文化的冲突与继承都做了深入的考虑。由此而得知:形式不是用来哗众取宠的。建筑空间不仅仅是让人去看,它不是装饰品,而是有着实际使用功能的,李泽厚先生在美学中所提到的,“当客体规律性与主体目的性达到了统一,情感的愉悦就产生了出来,形式美感因此而形成。”所谓的客体规律性,在建筑空间设计中就可以理解成建筑物的实际使用功能的具体表现,主体目的性可以理解成为人的使用感受和审美需求。当这两方面达到统一时,这个形式与功能也就达到了统一。

二、人的审美感受人对于建筑空间而言,是感受主体,设计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如何去符合人的审美感受。那么人的审美感受有这怎样的特点?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1.社会形态决定形式美感感受是自然届中所有生命形式都有的机能,然而人的审美感受不同于动物性的感官愉快,观念意识,想像思维是人所独有的,当不同的形式作用于人的时候,如建筑空间的质地、体积感、颜色、温度等,人会在情感上做出一定的反应,而且这种反应是因人而异的,原因在于,形式的美是所谓“有意味的形式”,它是积淀了一定社会内容的,包括了当时的自然形态和社会形态,不同社会时期有着不同的社会形态,不同时代,地域,民族所产生的社会形态也是各具特点的,因此也就产生了前面所说的“因人而异的审美感受”。形式美感基于审美感受,审美感受基于各异的社会形态。

2.审美先于艺术架空于功能之上的艺术形式在建筑空间设计中是不可行的。人类在早期的劳动过程中赋予了物质以新的形式,也就是说通过对物质世界中已有的(秩序、规律)的形式感中主管的把握,提取,概括、再创造,从而产生了符合外界自然规律同时又符合人的主观目的性的形式美。生产活动的过程也是创造美的过程,比如早期的一些原始淘气的抽象纹饰,是由具体写实的动物形象变化而来的,李泽厚先生认为,这些纹饰并不是基于审美需求而产生的,这些抽象纹饰在当时的存在意义是由其原始巫术、宗教内容的。应该肯定的是,当这些纹样产生的形式与主观情感达成一致时,美感因此产生,这是一种朦胧的想像,意向,表现的是一种感知状态,审美的心理结构从此逐渐形成。当具体的形象演变成为抽象符号时,形式美感就被提炼了出来。在人类历史的不断发展、不断演绎之中,随着时代的变迁,新的符号不断产生,旧的符号也被加以改造、创新,在新的时代传达着新的内涵。地域性、民族性所形成的符号形式成为了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符号也就代表了一个民族的社会文化。例如:中国古建筑装饰中具象的“云龙”纹饰。具象的门式﹑窗式,乃至脸谱化住宅﹑壁画﹑雕塑等都属于图像性符号或其复合体,这些符号是对现实环境中一些具体事物图形的模拟或造型描写。又如以香山饭店中庭设计中的梅花形的漏花窗为例,整个窗的造型做成梅花的形式,既是窗的形象,又是梅花的形象,因此这种符号具有叠加的双重语义,它实质上是指示性符号与标志形态图像性设计符号的复合体。对传统的建筑符号进行合理的变形或抽象化﹑几何化,形成一种更新的联想境界。抽象的象征手法如以柱代表树木,以曲线﹑兰色代表海洋等手法,让环境场所具有特殊的“意味”,更富有哲理。形式的隐喻意义就在于此。

 参考文献:

  1. 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10
  2. 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 张朝晖,《符号学与环境艺术设计》,中国水利邮电出版社,2007.09

2008年1月

分享到 分享到豆瓣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评论 (0) | 阅读 (155) | 类别 我的论文  

前一篇:长途汽车

后一篇:习作

所有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