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用户名:密码:记住登录名

顾美娜的博客

个人档案

顾美娜

大连工业大学
室内设计师

日志分类

最近访客

友情链接

统计信息

博客:461 篇
评论:45
访问:正在读取...

日志

模糊表现—华.美术馆

(2010-12-24 20:52)
标签:

城市的魅力在于它能给市民提供丰富多彩的生活,而美术馆无疑是其中的一抹亮色。在深圳这个根基很浅的城市中,华•美术馆作为华侨城近期的一个项目,使得这个经过20多年开发的片区已然显得更为丰厚。那么,这个有着时尚外观的设计艺术博物馆除了能够吸引更多眼球,究竟还能给这座城市带来些什么?

 

 模糊表现—华.美术馆1

 

模糊表现—华.美术馆2

 

模糊表现—华.美术馆3

 

模糊表现—华.美术馆4

 

  提起深圳,“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句口号还在大家的脑中回响。特区短短30年的历史中,人们创造了大量物质财富。然而,在这个大家都忙着积累资本,一切“向钱看”的环境中,多少文化积淀能被保留,艺术及其场馆又怎样能够寻找到它的土壤?
  一个地产项目与艺术馆的渊源
  在深圳的不大的艺术图景中,第一个绕不过去的场馆就是何香凝美术馆,而这个美术馆正是坐落在华侨城之中,并由华侨城托管和资助的。华侨城集团于1985成立后,它的地产公司所开发的这一区域基本上就代表了这一城市的高档住宅区。从1987年的东方花园开始,邻近的海景花园、湖滨花园、桂花苑、中旅广场、锦绣花园等相继被开发。八九十年代,周边的锦绣中华、世界之窗、欢乐谷等主题公园逐个建成。这个时候的华侨城基本上就是旅游加高档居住区,功能相对还比较单一,文化厚度也很不够。1997年,何香凝美术馆的建成,给原先的这个区域注入了新的元素。这个面积不大的美术馆有着国家级美术馆的地位,举办的展览也很成熟,运作得很成功。于是,城市中的艺术爱好者有了一个很好的去处,而华侨城也因为有了这个艺术旗舰,吸引到了更多样化的人群,同时给自己树立起了更好的品牌形象。

尝到了艺术的甜头之后,开发商2003年在面对华侨城最东面的老工业区的时候,显然更加能够从艺术文化的角度考虑这一地块的开发。现为OCTLoft的这片厂房,2000年左右工业移出,本身准备用作住宅开发。八十年代建起来的这一类型厂房,虽然建筑和设计本身意义不大,却是深圳作为城市最早的遗存,是城市发展轨迹的实物见证。然而这些记忆在这座快速更新的城市中,已经被抹掉得太多。规划设计方都市实践在这个项目中给出的建议是将厂房保留改造,通过商业运作,发挥一定价值,特别是在其地产价值还不够高的时候予以保留,等需要置换的时候再换,形成区域渐进式的更替。于是,OCTLoft这一区域逐渐形成,并与何香凝美术馆相互呼应,加强了这一地区的文化氛围。而改造的旗舰——OCT当代艺术中心的成功,更是引发了带动效应。这一区域现在气氛宽松,周围出租的厂房空间主要由承租人自己改造,在设计规划给了他们很大的自由度,显得自然生成,很有生机,已经成了华侨城的名片。
  继何香凝美术馆和OCT当代艺术中心后,华•美术馆作为华侨城中重建的洲际大酒店的附属项目出现。其原建筑是建于80年代早期深圳湾大酒店的洗衣房,虽然建筑本身平常单调,但开发商考虑到它正好夹在洲际大酒店与何香凝美术馆之间,地理位置优越,遂将其改造为附属于酒店的艺术展馆。这样一来,华侨城中的这三个美术馆形成了深圳这个不大的城市中的“艺术三角”,加强了深南路两侧已经形成的文化艺术区域。有意思的是,这片“文化地产”完全由一个单独的开发商控制,而华侨城则俨然成了当地艺术的大赞助商。艺术与商业的这种结合让华侨城原先单一的旅游高档居住区变得更加多样化,正如都市实践的规划中给出的方向:让这个区域成为真正的城市片区,不光是华侨城自己的人来,在整个城市中这里也要成为一个去处。而实际上,现在这一片区的展览、周末市集、创意活动等的确吸引了市民从很远的地方赶过来,同时在这里消费、吃东西、会朋友,其影响远远超过了华侨城本身的范围。
 
模糊表现—华.美术馆5
 
模糊表现—华.美术馆6
 
模糊表现—华.美术馆7
 
 
  “身份地位”决定外貌
  路过华•美术馆的人肯定能够在第一时间识别到这个建筑的特殊——它的整个立面由一系列六边形金属结构复杂而有机地组合起来,由小到大,多层次渐变;深灰色的玻璃将原建筑的紧紧罩住,白天若隐若现,晚上灯光一打出,原先建筑的墙窗体系又很清晰地透过外墙显现出来,极富戏剧性。而另一方面,这个建筑外观的指向又很含糊,让人不能直接判断出这是个美术馆、售楼处、商场、办公楼还是其它什么空间,突破了人们对美术馆直接的想象。
  事实上,华•美术馆虽然是邻近的何香凝美术馆展览空间的延伸,但它作为酒店附属项目的特殊身份,决定了改造后展馆的独特性:其设计既要突显个性,与两边建筑风格形成差异性对比,同时也要体现与两端建筑的关系及整体性。主设计师孟岩说,“美术馆原先的建筑几乎没有表情,于是我们通过‘变脸’的方式,做了一个完全的转换。可这并不单纯是为了一个美术馆的形象,而是要更大范围地与周边,特别是现有的酒店发生关系。然而,从小巧典雅的何香凝美术馆到张扬的海盗船酒吧和豪华大酒店,这种关系并不好找。最后,我们通过将表面肌理处理得比较夸张、装饰性比较强,让美术馆与酒店发生更多关系,从而不让酒店显得异样。”

  不纯粹的艺术空间
  附属于五星级酒店的华•美术馆离何香凝美术馆只有一百来米,同时名气已经很响的OCT当代艺术中心就在深南大道对面不远。所以,华•美术馆必须在偏传统、严肃艺术的何香凝美术馆和强调前卫、先锋的OCT当代艺术中心之外寻找自己不同的定位。设计方在着手这个项目的时候很清楚这一点,考虑这个艺术馆可以更多地做一些贴近大众的展览,比如设计、工艺方面的展出,同时依托酒店本身的资源,举办各种沙龙、新品发布、时装走秀等文化商业活动。这样既体现出与另外两个美术馆的区别,又符合与酒店之间隐秘、微妙的关系。

与其定位相应,华•美术馆的内部空间设计也很灵活而时尚。设计方在美术馆内植入了两个大型室内装置,形成两个异型的公共空间(原先准备都作为出入口,现在只有一个大的向外开放)。这两个由六边形搭出来的异型空间把室外幕墙平面的六边形系统拉到室内来,侵入到比较标准平整的厂房空间。于是室外的六边形平面变成空间性的穿插,将美术馆进一步变成了一个比较模糊的空间。这个公共空间除了承载门厅、售票处、书店这些功能之外,既可以供人休息、交流,也可以做展览、活动之用。如用作展览,这两个空间一个全部铺上了木板,另一个由深灰色的混凝土预制板覆盖,而且都是六边形的异型空间,与正式展馆的水泥地、白墙、中规中矩的空间完全不同。这样的空间与艺术品的关系更加不确定,给作品一定的挑战和暗示,也蕴含着更多的可能性。另外,由于原建筑的窗户都被封上作为展墙,人们也只有在这两个空间中能够向外观望,在每一层的休息区中看到外面的现实场景,得到一个视觉上喘息的机会。同时,这些筒状的休息区能很方便地将窗户暂时封上,在里面做投影。其中不高不低的台阶在这时可以成为座位,平时做活动的时候又可以放酒杯。
 
模糊表现—华.美术馆8
 
模糊表现—华.美术馆9
 
模糊表现—华.美术馆10
 
  在正式展厅的设计上,由于原先建筑的层高限制,一层前面一部分打成两层通高,以容纳当代艺术中常见的大作品,其余部分则可以用作架上;二层不高,用于小型作品的展示;三层空间完整,上面开出向上突起的的天窗,使空间显得不是很低;顶部则有预留的酒吧屋顶平台。其中第三层的使用比较灵活,特别是这一层有一个廊道酒店直接相连,很适合在举办沙龙性质的活动时从后面送餐,强调了一种并不纯粹的美术馆的姿态,而是潜藏着一点商业的、时尚的不定性的东西,暗示着其酒店附属美术馆的身份。
分享到 分享到豆瓣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评论 (0) | 阅读 (147) | 类别  

所有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