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来,城市之间的竞争在不断的加剧,尤其是每个城市都在进行着重塑自己的尝试,它们争相主办最具魅力的全球盛事,有的甚至进行了临时的改头换面以使其各方面更具“国际化”。在这个充满竞争的世界里,事事都要争个排位,这种趋势使得公共和私人机构都为确定都市精粹而做出一系列的报告。除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做出的人类发展指数(HDI)年度报告,像 Mercer和Monocle这样的私人机构也都对世界上最为宜居的城市进行了杰出城市排名。人类发展指数的严肃性在于其将生活预期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等复合指数纳入了考量范畴;而 Monocle则相对诙谐的将对 Zara和星巴克等连锁店的测试包括在其报告之中。对世界五百强在当地建立基地的追逐,也加剧了各个城市对自己进行市场营销的宣传运动,比如,韩国的“仁川飞翔”和新加坡的“滨海湾”等,而后者更是令人吃惊的是仅仅在打造“滨海湾”这一招牌上就花费了二十四万美元的资金。追求城市排名的提升和城市形象包装虽然貌似令人兴奋,却又颇为不切实际,或许由于某些无形内容的缺失使城市居民自身的城市生活不尽使然,也很难给热爱自由的环球观光客38这一新生群体宾至如归之感。这些报告虽然确实为相关问题的讨论提供了一个大体的框架,但是却不能全面地定量整个城市生活。
“尺度”这个字眼在英语中具有多种含义,汉语的解释则相对较少,其多样性可以适宜地描述出让城市生活脉搏跳动的过程。就是这个“尺度”驱散千篇一律,引入变化多样。在宜居性尺度考虑积极和消极因素相平衡的同时,尺度也指我们已建成的涉及周围事物的环境的相对性尺度;最后一点,也是同样重要的是尺度已经成为我们根据比较系统对一个地方进行等级划分的价值体系。
高远的政治雄心和城市品牌加剧了每一世界大都市对城市标志崇拜的追寻,结果往往是只有从飞机上才能看到的壮观的视觉盛宴。现在可能是时候将目光慢慢转换到现实当中来解决连接新旧事物的现实问题上来了。不管怎样,谁需要居住一个陈腐普通的白板之地呢?为追求给每个城市的流动人口留下一个长久印象,常住人口的需求已经被掩盖。现在手边更困难的问题是每个城市如何能够从居民中辨别、关心和建立并且吸纳新的外来人口以融入其生机勃勃的自我繁衍的中心。
在中国,在结婚和组建家庭时通常需要购置房产,在宜居性的平衡和程度上,这种环境感显得尤为重要。可能获得这种感觉就像一个人在清晨到胡同里去散散步。当胡同里的住户发现一张陌生面孔时肯定会有一种被侵入的感觉,但在你看到彼此一致的相互信任而一见如故时,这种感觉很快就消散了。尽管存在某种不卫生或者活动空间紧凑,但我们可以从这些胡同经验中学到一种无形的标准,而正是这种标准使得这座城市值得我们为之停留、为之奋斗。宜居性报告无法定量如社区精神之类的特性。胡同的多样化空间利用和空间计划的模糊逻辑与人类规模和建筑环境的关系一样都可以用来借鉴。世界上任何一个有活力的城市都不会有完全清晰明了的划分。
中国人的“洋货:好;国货:差”的观念在现今社会仍然很普遍。学习更好的经营技巧和业务运营固然是完全正确,然而,不重实质的一味追求外在美则是本末倒置。我们在城市规划上“引进 (宜居 )程度”时必须十分谨慎,比如别致优美的巴黎香榭丽舍般的林荫大道或巴塞罗那的兰布拉斯大道,如果没有巴黎人的修剪过的七叶树或者没有对户外生活的卡特兰式的热爱,那么香榭丽舍般大道的这种独特风情也不会展现出来的。对于开发商、规划师和建筑师来说,他们的难题在于为自己的城市打造独一无二的品质,协调高密度和低密度住宅的发展来打造完全伦理驱使的商业、住宅和商务用处的混合社区。
生活方式吸引生命体,生命体组建成群体社区,而它又成为城市的核心。就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一样,没有城市,生命不会被吸引。因此,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在初期就有个正确的规划,慢慢培养自己的特点而不是通过即时的揉合。城市的核心就像现磨慢煮的咖啡,毕竟,速溶咖啡的啜饮远不及新鲜咖啡豆在咖啡炉慢慢熬出的醇香。
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