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用户名:密码:记住登录名

骨头

个人档案

周帅

Fuzhou University
室内设计师

博客公告

人可以改变环境,

环境可以影响人,

而设计则可以改变人和环境。

Q:57889340

E:loyal.zhou@163.com

最近访客

友情链接

统计信息

博客:40 篇
评论:22
访问:正在读取...

日志

环境解读与建筑生发

(2008-04-10 15:41)
标签:建筑设计 

环境解读与建筑生发

Environment Review and Architecture Developing

[摘要]建筑作为场所与空间的载体,需要一个与环境相互认同、吸收并整合的过程:一方面建筑接受基地环境的特质要素并不断修正自我,达到与环境的和谐;另一方面,环境接受建筑的介入并使自身增色,从而成就具有完整意义的、根植于环境之中的原创建筑,该过程是建筑与其所处环境的应答过程。文章以一个农村概念建筑对在解读环境基础上的建筑生发进行分析。

[关键词]建筑设计 环境整合 新农村建筑

 

一、引言

大凡做建筑设计的人,都会谈创新、谈与环境的协调,而如何创新、如何与环境协调,则是各有千秋,或许这也是建筑多元化的一个原因。不论设计手法如何,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已经认识到建筑设计的创新并不是形式上的标新立异,而是结合建筑的具体功能,在对社会和自然环境深入理解的基础上,从现实社会的客观条件和周围环境的制约出发,有创意的提供满足人们需求的空间和场所。不论哪类建筑以及建筑处在这样的环境中,建筑作为场所和空间的载体,必然需要一个与环境相互认同、吸收并整合的过程:一方面建筑接受基地环境的特质要素并不断修正自我,达到与环境的和谐;另一方面,环境接受建筑的介入并使自身增色,从而成就具有完整意义的、根植于环境之中的原创建筑,这种建筑是它处拷贝不去的。散布在山水间的中国传统乡土建筑就是最好的例证。

    人们常对旅游中所见的乡村建筑津津乐道,其实,但人看到传统乡村建筑并被其周围景观所感动时,这种感觉决非单纯地来自时间的流逝和乡愁。对于经历了数百年岁月沧桑、已成为地域风景中一部分的乡村建筑来说,自有它作为环境的一个部件而延续下来的必然性。传统建筑大多选择有特点的地形,通过因势利导的设计手法使其与地形的特点保持一致,将具有特异形状的地势引入建筑空间的形态中,充分发挥环境的潜在力。其设计者往往精通地理,将自己敏锐的判断与地形取得一致,借助各自所理解的空间概念,赋予建筑以某种秩序,创造出卓越的乡村景观。如今,建筑师更应该使这种建筑美的触动成为人们日常的一种愉悦。

    随着城市建筑向空间的扩张,林立的高楼,形成一道道人工悬崖和峡谷。城市是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果,是人类文明的产物,但同时也带来了从未预料到的后果,出现了人类文明的异化:人类改造自然建造了城市,但同时也象把动物关在围栏和笼子里一样,把我们自己围在人工化的城市里,距离自然越来越远,很难再嗅到自然的泥土芬芳;高层建筑采用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宛如一个大型的金属网,人在其中,如同进入一个与自然隔绝的法拉第屏蔽室,失去了自然的电磁场,人体无法保持平衡的状态,人的心态与生态环境失去平衡,常常感到不安和恐惧。缺乏自然景观的城市环境成了钢筋混凝土的人工沙漠,眼前除了高楼还是高楼,除了人群还是人群,身处高楼之深渊,抬头难见天日,四顾难见自然,使人的心里压抑、恐慌和焦虑不安,因此,回归自然就成了一个现代人的梦想。

    在本次的新农村概念建筑设计的方案中,设计探求结合江南水乡的特定环境营造一种特色的建筑形式,使人们潜移默化地受其熏陶。该建筑地形背靠大山,前有小溪环绕而过,总建筑面积约25m2

二,建筑的形成

    人们之所以能够从视觉上认知建筑空间的构成,是因为从总体到局部都可以看到一定的秩序。建筑内部的秩序是由基地的环境要素来生发的,并涉及区域划分、序列组织、建筑组合等一系列过程。在新农村概念建筑设计的方案中,其基地要素有延绵于北面的山、环绕于东南的水、西侧的马路、南侧的小溪,构成了最恰当的环境空间。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千年文化的“天人合一”观。“天人合一”的建筑学意义就在于建筑物要适应当地的地理气候特征,顺应自然规律,从而实现“回归自然、回归环境、回归人性”的建筑设计理想。而基地的构成要素也体现了中国千年文化的风水建筑文化观,坐北朝南,背靠大山,金水环绕。建筑单体的构成,大屋顶直接拉到地面,玻璃顶充分的采光等也尊重了整体环境,顺应了地域要求,回归自然,与自然零距离接触。

三,建筑形态的分析

    建筑结合基地环境条件,对其中所蕴涵的环境信息进行充分的解读,从而生发出源于基地的原创建筑。对独特性的追求,并不仅仅是个体的一个本质特点,同时也是不同民族文化的一个本质特点。充分表达自身的文化价值观念,要求自己的独特性得到尊重和认可,这不论对于个体还是不同地域或民族文化,都是一种最基本的最强烈的心理需求,而且是每一种文化传统的基本权利与合法要求,也是其能够进入多元文化对话与交流的主体性必要条件。王岳川认为:“文化是一个共同体的社会遗产和话语编码,不仅有民族创造和传递的物质产品,还有集体的思想和精神产品与行为方式。”中国哲学家老子在起著作(抄写本约在公元前206年—公元前195年之间)中曾提出“实与虚”的理论,他说:“凿户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为利,无之为用”。也就是说,修建房屋,开门开窗,而真正有用的却是(空的,虚的)空间,实的部分只能使空的部分得以使用;他的思想曾受到美国建筑大师赖特(Frank Weight)的响应。赖特认为:“一个建筑的内部空间便是那个建筑的灵魂,这是一个最重要的概念”。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是一种根植于本土地域的独特文化资源,它是和世界其它建筑传统文化优势互补,并张扬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不可或缺的一环,其世界价值也正在于此。新农村概念建筑方案是顺应山势、水势而生,靠山而定,临水而居,望之有时似尽,转过来却又别开生面。建筑外观顺应环境的要求,采用大斜屋顶,又为了顺应新社会的要求,采用新材料、新技术,两者相结合,实虚对比,新旧互补,与整个环境相得益彰,体现“天人合仪”的建筑理念。建筑细部同样是重要的,恰如其分的细部处理使得建筑形象丰满、精致。大片的深绿色琉璃瓦、清灰色的墙体、蓝色玻璃砖与透明玻璃顶相结合使建筑增添了一种空灵神动的韵味。细部处理充分体现了繁简得体、不滥施刀斧的建筑思路,处处蕴涵着秩序与随机结合而成的恬静与典雅。

    建筑形态特征主要体现在同质性、独特性与生长性。首先,单体形态采用相近的色彩、适当的材料和构造,保持性质的相同,进而明确内部部件的所属,整个建筑的变化是在同质这个前提下的变化。其次,内部的同质性自然促成了建筑的独特性,同时在形成的过程中,基于独特的环境,不断综合基地的地形、山势、水源以及植被等状况,再结合我们的生活方式,使我们的建筑得以创新发展。

四,结语

    建筑是不断发展的、延续的,其个性是不断变化的。其个性的发展是建立在对环境不断再诠释的基础上,包括对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不断适应与自我更新。设计过程就是一个体验的过程,而设计一旦结束,他们的体验也就结束了,但设计师希望体验能够延续,但他们并没有限定人们的体验,只要进入其中,有所体验,就达到了设计师的预期。在这种空间里行走,你的感受和体验,就象是经历一幕电影里才有的真实场景。建筑成为事件发生的场所,形成连绵的体验。良性的建筑空间总是能启发新故事的开展。

    每个地域都有各自的历史,自然就会有历史的积淀。如今人们厌烦了“千篇一面”,厌烦了“人工沙漠”,开始重新关注地域的传统文化、关注新建筑环境,以期获得情感上的归属。建筑作为一种帮助记忆的文化载体,或许能成为联系过去的一个符号,从而对文化传承起到支持和暗示作用。在建筑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还需慎重对待基地的环境,延续历史的文脉,吸纳地域的人文环境所显露的启示和信息,按社会发展的要求,探讨新的创作取向。新农村概念建筑设计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出对自然和人文环境的认知,营造出具有地域建筑特质的人文空间。

 

 

 

 

 

参考文献

[1]李宁。懂丹申。基于江南水乡环境的教育建筑空间组织分析。新建筑。20042):19-21

[2]李宁。懂丹申。与自然共生的家园。华中建筑。20016):5-8

[3]李宁。丁向东。穿越时空的建筑对话。建筑学报。20036):36-39

[4]曹力鲲。留住那些记忆——试论地域建筑文化的保护与更新。华中建筑。20036):63-65

[5]王岳川。“发现东方”与中西“互体互用”[J]。文艺研究。20042

分享到 分享到豆瓣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评论 (0) | 阅读 (134) | 类别 说设计  

所有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