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用户名:密码:记住登录名

马嘉隽的博客

个人档案

马嘉隽

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
室内设计师

最近访客

最新评论

友情链接

统计信息

博客:1 篇
评论:0
访问:正在读取...

日志

关于相似

(2007-03-24 01:01)

       不同时刻对于同一建筑的观察和理解会有不同,就像是在不同角度面对着古根海姆博物馆,钛的金属光泽不仅张显了其自身的独特,并将周围一同带动起来,产生出一个域的不同。

       不同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是个人不断追求的必然结果。于是,相似在一开始便成为追逐的对象,或许是可能存在并延续的前进方法。

       偶然地在下午遇到的安藤,给我一种在心情间相似的感觉。在他的论建筑一书中,对于印度恒河的描述,一条河,古老而绵延,在积淀中流淌不息,一边人们在其中沐浴着宗教的洗礼,感受着夕阳下金色的魅力,一边牛羊在河中踩踏并饮水,享受这一天辛劳的甘甜,一边成堆的垃圾被无情地抛入其间,漾着恶臭和成为过去式的色泽……混合,混乱,他说不知道人为什么活着?

       将住宅作为居住的机器,柯布使居住成为“可供装配式的多米诺”,人们开始可以对自己喜欢的空间进行更随意地分割,是为了舒适的空间而生存吗?不好知道。对于带有光感的建筑,从郎香到光之教堂,大师之间的流动的思想,使相似和相异各自升华。从人的空间感受出发,空间便不断变化,斜窗式阁楼带来对天空的遐想和宁静的自由;下沉式的起居室将谈话的氛围聚集,见浊气下沉,清气上升;锐角的空间如果向外,室内的景象就会有很大的改观。

       暂时抛开实际而确定的限题,从自己的心情出发,找到自己想要坚持的设计理念,或许是现在最重要的。很多时候,方案提出时空间印象产生出来那一刹那的感动,真的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这个偶然而来的感动,我得到的启发是一个场景对不同的人众可以产生相同的心理作用,从而,一个空间的建设,虽然从一个建设者的头脑中产生,但是仍然可以代表一部分人的需求和理想,不用过多担心是否会有冷却效应,因为这个世界正在或者将来还是会流行复古。(在装饰界,艺术气息浓郁的设计最讨好,夸张得来又不失优雅女人味,从几年前约翰·加里亚诺在一片夸张狂欢和浓墨重彩下推出18世纪法国宫廷式复古系列以来,复古就一直成为时装界的热点。因此无论是Jessica的赫本装造型,还是宫廷式复古,都是不可小觑的。)

       到底是人为什么要活着,或者因为什么而活着,再或者我们想不明白的,又想太深的,为什么会往复呢?

 

 

 

分享到 分享到豆瓣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评论 (0) | 阅读 (334) | 类别 architects in my eye  

所有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