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用户名:密码:记住登录名

普藍

个人档案

于函立


室内设计师

博客公告

期待在这里遇到与自己有同样梦想的朋友们,挥着翅膀迎着风,努力收获。

The drawing takes you someplace, like a dream.

最近访客

统计信息

博客:18 篇
评论:29
访问:正在读取...

日志

“未来正在实现”古建筑测绘--窑洞

(2010-08-07 15:27)

陕北保存有中国现在最丰富、最典型的窑居民居。民居凝聚的是一个地方居民的文化空间,凝聚的是丰富的文化气息。民居是中华民族所有建筑的母本并富有鲜活的人文内涵。一个时期典型的民居综合了一个时期的文化,比任何种类的遗产都更生动、更直观。

“窑居民居是我国目前尚存的几大类生土建筑中仍处于活性状态且在继续发展的一种民居。而陕北则保存有中国现在最丰富、最典型的窑居民居民居凝聚的是一个地方居民的文化空间,凝聚的是丰富的文化气息。民居不像宫殿、寺庙或者帝王陵那么宏伟,但它却是中华民族所有建筑的母本,是中华文明长河中具有本源特色的一大支流。民居富有鲜活的人文内涵。一个时期典型的民居综合了一个时期的文化,比任何种类的遗产都更生动、更直观。民居这一物质形式是非物质文化的载体。
   
陕北的历史和人文故事,首先是从窑洞民居开始,原生态文化与黄土窑洞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陕北窑洞给人带来的绝不仅是简单的建筑符号,她给予人的是一种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和民族自豪。就连毛主席也赞叹:延安的窑洞是最革命的,延安的窑洞有马列主义,延安的窑洞可以指挥全国的抗日战争。

作为地下空间生土建筑类型的窑洞,其建筑艺术特征又与一般建筑大异其趣。窑洞建筑是一个系列组合。窑洞的载体是院落,院落的载体是村落,村落的载体是山或川、或原的黄土大自然。所以这种建筑造型艺术特色从宏观的窑洞聚落的整合美到微观细的装饰美,无不打上“窑”字号的印记。

 

    陕北民间流传着一个谜语,我家住的无瓦房,冬天暖和夏天凉,谜底很显然就是窑洞。短短两句话,概括出了窑洞最为显著的绿色特点。
   
陕北人离不开土,从古代原始初民的穴居野处开始,窑洞就一直是黄土高原人们居住的主要形式。顶着土,踩着土,立于土;土养人,土聚气,土生万物。黄土、窑洞、陕北人,这三个影像聚焦了陕北最基本的民居形式。最初,窑洞的先祖”——土窑是一律靠崖面掘进而成洞,仅以黄土为建筑材料用减法营造,后来在平地上用加法营造的独立式拱窑,也是周围取生土烧制成砖。同时,根据地区差异,黄河沿岸筑造石拱窑,那也是就地取材,纯正的绿色建筑材料。

窑洞造型的最大特点就是 中矩(即方形院落)背景下以弧形的拱壳中规造型,无论从室内的窑顶或室外的拱头线来看,无不以圆美架构。如此中规中矩相济,不但使聚落富有变化,而且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天圆地方的观念。

 

 

陕北窑洞以靠山窑为最典型。米脂县姜氏庄园就是陕北窑洞建筑的杰出代表。庄园背靠群山,面迎绿水,依山就势,雄浑奇特,整个古建筑占地40余亩,是全国最大的城堡式窑洞庄园。庄园主人姜耀祖,是陕北地区最大的财主,庄院由主人于清光绪年间投巨资,历时13年,亲自监修而成。庄园由下院、中院、上院和寨墙等部分组成。下院是陕北典型的窑洞四合院,硬山式大门制作精细,中院大门为五脊六兽硬山顶。



   米脂县杨家沟马氏庄园以窑洞为主,建筑风格和水平历经三个阶段。四世祖马云风处在清康乾盛世,是马家族发家起始阶段,修建的主要是砌口土窑。从七世祖马嘉乐进时期直至清末,是马氏家族兴盛富有阶级,其建筑形式主要是陕北地区最高等级的"明五暗四六厢窑倒座厅房"窑洞四合院。代表马氏庄园造最高水平的是马家新院。新院为中西结合的石结构建筑,十一孔窑洞飞檐雕梁,暗道取暖,三通纳凉,在世界窑洞史上首曲一指。

            

现在陕北窑洞正在遭遇危机,,很大原因是她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人的生活需要。正是这种被认为落后的,希望被抛弃的建筑却是在未来当我们住进月球时最理想的居住形式。上海世博会主题馆(未来馆)下沉式窑洞“未来正在实现”将以视频形式展出,期待

“总是以为,住进窑洞里就有一种还在母亲腹中那种安然的感觉,虽然封闭,却温暖充实。封存在心灵深处某个角落中的一些已经模糊了的感受正在一点点复苏,是那样的熟悉,仿佛从未如此贴近过那个遥远模糊的关于家的记忆。”希望不仅我们,我们的后代也依然可以在“母腹”中感知黄土的温暖,感知先人赋予我们的、深入骨髓的文化与精神……

 

 
分享到 分享到豆瓣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评论 (0) | 阅读 (600) | 类别  

后一篇:The light artists

所有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