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无疑是今年暑期档最震撼人心的一部电影。34年前的那场灾难,至今还在很多人的心中留有抹不去的伤痛。看完这部电影,也引起了扬州生活科技学校的退休职工周元益的回忆。唐山大地震那年,他31岁,正在唐山附近的承德地区当兵,灾难发生后,部队在第二天就火速开拔到唐山,周元益也成为了大地震的亲历者和救灾者,在唐山修建了100多天的铁路,为救助伤员赢得了无比宝贵的时间。
地震来了还以为是紧急集合
1976年7月28日,举世震惊的唐山大地震发生了。当时,周元益是铁道11师52团的一名事务长,驻地在唐山西北的承德地区滦平县,与唐山的直线距离约三百公里。
那一晚,周元益刚从外地回到驻地,睡梦中,忽然被一阵剧烈的晃动摇醒,纸质天花板发出啪啪的巨响声。
“当时以为是紧急集合,一跃而起,再一听不是军号声,不知发生了什么,不顾一切费了好大劲才打开门,操场上全是半裸着身体的战友,这才知道是地震了。”
站在操场上,一名战友突然惊叫起来:“哎呀,你的手上都是血!”这才发现,刚才为打开变形的门竟弄破了手。看到血,才感到有点疼。有人询问现在几点时,周元益才发现不但手表丢在屋里,还光着脚丫。部队的营房没有大损,只是厨房的烟囱倒了一截,把屋顶砸了个窟窿,所幸没有把吃饭的大铁锅砸坏。人员上,只是有几个战士不同程度地擦伤了皮肤。
第二天就火速开拔到唐山
28日中午时分,部队就接到命令,唐山发生特大地震,要求部队做好抗震救灾的准备。29日凌晨5点左右,全团近一百辆解放牌大卡车载着轻装的官兵向唐山开进。当时,为了抢救伤员,还有保证供应唐山的救灾物资,唐山的飞机场根本不够用,铁道兵就负起了重任,抢修被震坏的铁路,尽快恢复铁道运输。
周元益回忆说,当时沿途向唐山进发的车辆相当多,大都是军车,原双向两车道的公路已成了单向的六七条车道,各自都努力在规定时间到达指定地点执行任务。途经唐山城时,看到的情景与自己半月前看到的景象,只能用“天壤之别”、“惨不忍睹”形容:原来的高楼大厦变成了瓦砾废墟,原来繁华的商业街变成了灾民营。但整个城市并没有混乱,被紧张的救灾氛围笼罩,军人和穿着白大褂的医务人员忙着在废墟中救人,街道上来回跑的军车不是拉着伤员或尸体,就是向灾民分发物资和食品
更多信息:
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