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用户名:密码:记住登录名

Michael的博客

个人档案

Michael

Caravan_Classics
室内设计师

日志分类

最近访客

最新评论

友情链接

统计信息

博客:1 篇
评论:0
访问:正在读取...

日志

天然之色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2007-10-10 07:55)
标签:地面 

浅论天然染色

——本文之论述,得自我们在古毯复制工作中的体会,

希望能抛砖引玉,将此传统工艺引入更广的应用领域。

 

美不是可以随意选择的。

花园里群花开放,有你所能想象的所有色调。

不论昼夜,它们在放射光彩。

这就是天然染色的可能性,

因为她的颜色正如鲜花一般。

生命引来生命,

当源泉是活的,颜色的力量最强大。

 

现在,我们生活中使用的纺织品,颜色都来自化学染料。然而在1856年以前,整个世界都在使用天然物质染色。随着化学染料的纷纷登场,到上个世纪初,化学染料以其价廉而容易使用已基本取代了天然染料,而人类的生活也逐渐被化学色包围了。

天然染料,除了少数矿物和动物来源(比如,胭脂虫),绝大多数都源自植物,所以也常把天然染色称作植物染色。颜色的历史伴随着人类发展的历史,而天然染料的使用技术是一项极富民族文化特色的文明遗产。

我们在天然染色领域的探讨主要集中在手工地毯的生产上,富光泽而坚韧的优质羊毛,经手纺成纱,再以天然染料染色。由于我们的专业是复制并重新创作古毯中的杰作,在对古典完美的追索过程中,我们承认天然染色是地毯的整个制作过程中难度最大的环节之一。但是天然之色有着无法被替代的魅力,正如灯光永远无法和阳光相媲美。图一所示为一块东土耳其斯坦(今新疆)叶城古毯,出现在2002年纽约苏富比拍卖会上;此毯大约制作于1800年,200年以后的今天,其色彩醇美依旧,蕴涵着惊人的和谐。

天然染色是一门科学,但是尚无法成为一种精确的科学:染出美丽的自然之色不仅需要用脑和手,更需要用心和眼,在不断的呵护实践中琢磨技艺,渐入佳境。

 

 

天然染料:类型与特性

 

人类发现的第一个染料是什么?很可能来自色彩艳丽的花朵,尤其是那些可以用水提取出有色溶液的花朵,这便是天然的直接染料。然而,这类色素往往不耐久,在烈日下曝晒几个小时,颜色就会完全褪去;染上的色也容易被水洗掉。这类染料使用到纺织品上是没有实用价值的。古代印染所用的天然染料,绝大多数是非直接性染料;这类染料的色素需要借助“媒染剂”(mordants)才能使织物着上某种牢固的颜色。《淮南子》中有一段关于用青矾(硫酸亚铁,古称“涅”)作媒染剂染黑色的记载:“今以涅染缁,则黑于缁。”

自然所提供的染料,主要用来染主色调:黄、红、蓝,以及棕和黑。次要颜色基本是有主色的混合而产生的,比如绿色,是由兰色与黄色混合而得。某种染料所产生的色调取决于染色过程的每一个细节,在长期的实践中,关于天然染色的复杂配方和工艺被发展出来,并以口头方式师徒相传,这情形大部分发生在数代从事染色的家族中。

天然染料的使用往往与染料和辅助材料的地域性连在一起,这种自然环境的限制使传统纺织品的外观有着明显的地域性差别。但某些重要的天然染料,比如茜草和蓝靛,很早以前就是“国际”贸易中的染料品种,从古代文献沙漠驼队的货品清单中,能看到不少染料的名字。

我们在地毯制作中使用过的染料主要有以下几种:

红色:茜草,胭脂虫(产自中美洲),虫胶,苏木,Henna(产自巴基斯坦)

黄色:大黄,姜黄,栀子,槐米,石榴皮

蓝色:靛蓝(产自浙江雁荡山区)

棕色:核桃皮,栗子皮,荞麦皮,Cutchu(产自印尼)

其它:紫草,薯莨

 

 

天然染色的原则

 

如果您是刚开始接触天然染色,先了解一些基本原则是必要的。

1.        大部分天然染色,既需要一种植物的萃取液,也需要一种矿物性的“媒染剂”以使颜色牢固;

2.        染料萃取液的浓度越大——也就是说,使用越多的植物染料——颜色就越深;

3.        矿物(金属盐)“媒染剂”总按相同的比例使用。染较浅的颜色可以少用,但绝不要用过量,因为过多的金属盐会使被染纤维受损;

4.        所有的配料都按比例增减;

5.        时间,温度和浓度是任何化学反应中的变量。提高染色温度,或增加染液浓度,就意味着需要较短的时间达到目标颜色;

6.        染前准备好纺织材料:染原料纤维要放在网袋中;纱线要成束,用细线绑好;先清洗纱线或布料,以除去任何胶料;

7.        由于大部分配方仅使用铝和铁盐做媒染剂,并且染料是完全天然无毒的,可以使用任何容器来染色。建议使用不锈钢容器。铝制容器不容易清理;而铁容器会使颜色发暗,所以应尽量回避铁容器染色除非配方需要;

8.        不要急。染色的实际工作时间并不太长,但准备及处理进程可能要几天。

 

 

染色实例分析

 

附图为熙华经典在2004年制作的一块康熙时期地毯的复制品,编号803清康熙时期所织作的“老宁夏”地毯,就是闻名于世的古典中式地毯;这个时期(1661-1722)被认为是地毯制作史中的一个亮点,它也被公认是中式地毯织作的颠峰时期,表现了中国文化和艺术的本质,我们能从中看到来自书法、绘画、青铜器和瓷器的深刻影响。1800年以前,在宁夏和北京紫禁城织作的地毯,质量都很高;其后,开始在艺术性上下降。清结束以后,古毯的制作工艺基本遗失了。

古毯之美,不仅体现在图案设计的精美,用料、织作的考究,也反映在古人配色、染色的高超技艺中。下面以此毯的地色为例,介绍一下染色的原材料与工艺流程。

1.        染料:

地色的染材是栀子和茜草,它们都是古老的染材。也许栀子染可以说是中国染黄的开始,早在二千多年前即被采用。周朝皇帝祭祀先帝时身穿黄色祭服(鞠衣),即是以栀子或黄檗染成。其色彩鲜丽,中国人把黄色视为最高贵的皇室色,禁止庶民采用。栀子可以直接染色而无须媒染,染法用冷染或煮染皆可。但为了预防因强烈日晒而褪色,须多染几次;如加入媒染剂则色牢度更好。在此例中,栀子是作为茜草染红的底染。

作为红色染料的茜草科植物有多种,我们使用的茜草产自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边缘地区,植株年龄一般在二年以上,粗壮而颜色醇厚,富含色素。分析资料表明,四千年前古埃及的出土文物,包裹木乃伊所用的红布,即是用茜草染成。

2.        毛纱:

我们使用一种特殊的新西兰羊毛和宁夏土种羊毛,按一定配比混合纺纱来织做地毯,以使地毯在几方面达到均衡的效果:光泽度(视觉)、强度(使用寿命)及柔软度(手感)。织毯毛纱通常为4股,羊毛梳理后手工纺成单股纱线,再手工合股。手纺羊毛的加工成本是机纺羊毛的10倍,但保持了羊毛的强度和羊毛脂,并使毛纱松紧、粗细不均匀,这种质感使染色以及最终毯面都具有自然变化的效果。

3.        媒染剂:

此例中我们选用明矾为媒染剂,它是最古老的媒染剂之一,呈无色晶状体或白色粉末,常被用作食品添加剂。使用比例为被染毛纱重量的12%20%。融化后,若以冷水浸泡毛纱,需要2-3天;若加热浸泡,1小时就可以了。

4.染黄:

取粉碎的栀子,按毛纱重量的6%加入水中,慢慢加热至95度左右,保持15分钟;再加入媒过的毛纱,加热1小时后出纱,待纱凉后入清水漂洗,以除去毛纱上的染料渣滓和浮色。这时,毛纱呈中等深度的暖黄调。

5.套红:

将粉碎的茜草根按毛纱重量的16%加入水中,慢慢升温至90度,保持20分钟;再加入已经染黄的毛纱,使其完全浸入染液并翻滚搅拌。在90度左右保温1小时后出纱,晾凉后过清水漂洗,此时毛纱呈一种泛黄光的红色;悬挂晾干后转送到织作车间,由熟练的织工手工打结编织成毯。

 

以上只是地毯制作过程中的一个片段,影响色纱颜色的还有许多其它因素,比如染色用水的硬度,上染时的浴比,染料的年份与产地,纱线的松紧、粗细等;而成品地毯的最终效果又与后处理紧密关联,织完的地毯自机梁上取下以后,首先要把毯面平到要求的厚度,这主要是由电剪子完成的;然后要至少经过二遍水洗,以及二遍打磨工序。这是一项费力而耗时的工作,但使成品具有古董地毯般醇和成熟的美和手感。这样的地毯,如果不受损伤,能用100年以上而成为一件传家宝。

一块以最好的中式图案和高品质的材料制成的地毯,就象好的葡萄酒,随着年久而更加醇美。我们的地毯与康熙时期的地毯以同样方式制作,同样采用高品质的原材料,是完全仿古的。

 

 

植物染色的鉴赏

 

一种植物染料往往包含几种色素,每种色素都有其独特的色调和生化特性,因此,由植物染料产生的颜色其实由许多自然色调组成,看起来柔和而醇厚。地毯在本质上属于二维艺术形式,而植物染色的一些技术能产生三维的视觉效果并给眼睛带来愉悦。

天然染色和手纺毛纱在艺术上的优势是毋庸置疑的;它反映在收藏家和古董商在区分“好”和“坏”的颜色,以及“活的”和“死的”羊毛时的激情里。使用化学染料和机纺纱的理由要远比使用天然染料和手纺纱的理由多,前者容易而实用,并迎合大众市场;而后者则依靠人的手工技艺和辛苦劳动,生产效率(相比较)也更低。化学染色与机纺纱产生的效果单调平板,没有“截色”,或色调的变化。

截色,是地毯上的色带,从赤土色渐渐衍变为杏黄色,然后又转成黄褐色,再折回赤土色周围的无穷变调,这变化完美地映射了自然。看大地,你能看到截色,你也能在起伏的山脉,在沙漠,在大海,在秋天的田野,以及在老木家具的木纹里看到截色。去看一块天然染色的地毯,从一行接一行的毛纱结里,能看到它自己被制作的痕迹。天然染料和手纺毛纱有着悠久的伙伴关系,伴随着人类已经走过了数千年,它们在一起所产生的变幻效果,使人们认知到某些颜色如黄金般珍贵。化学染色与机纺纱产生的效果单调平板,没有“截色”,或色调的变化。

人类的眼和脑感受天然染色和化学染色时有很大的不同。一种染料,不管是化学的还是天然的,都会吸收某些波长的光而反射另一些。自然之色反射的光,往往比化学色包含更广泛的波长。换句话说,自然之色很少看起来是一个单一色调。比如,一种天然的红色看起来是红黄色,或红兰色,而不真是纯红色。与之相比,化学染料的色调是纯红、蓝和黄。染料反射波长范围的宽窄,是不同色调间和谐相处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把红、蓝、黄三股化学染色的毛纱并排放在一起,整体效果会是不协调的。而如果把三股毛纱:土靛蓝,茜草红和槐米黄,也并排放置,整体效果会非常和谐。这恰是因为天然染料是复合的,反射了更广范围的波长,颜色之间总有色调的重叠,于是组合起来的和谐是更可能的。

随着时间流逝,自然之色将愈加柔美,而加增“古色”;植物染料也不会损伤羊毛,比如,靛蓝其实是为羊毛罩上了一层保护衣。植物染色制作的地毯将随年久而更有魅力,并成为未来的古董。

 

 

待续之路

 

天然染色的探索之路,正如自然的广博深远,蕴涵着无穷的变数和奥妙。我们希望未来还有机会与热爱生活、热爱美的朋友进一步探讨相关的问题,续走这条五彩之路。

 

  

附:

CARAVAN CLASSICS简介

Caravan Classics(简作“CC”,中文“熙华经典”),注册于美国加洲,是世界上唯一一家专攻古典中式和东土耳其坦(即新疆)设计,并使用天然染料和手纺毛纱制作手工地毯的公司。

CC的专业是重新创作古典地毯中的杰作,这想法肇始于8年前,我们发现,在世界高端手工地毯的市场中,惟独缺少中式地毯这一主要支流。中国古典式设计,不仅表现在图案与配色,也意味着传统的工艺:植物染色、手纺线、“软”织法,等等。我们深深意识到,某些古典领域的成就无法被超越,而只能被重现。

我们的网站:http://www.caravanclassics.com http://www.ccditan.com

 

分享到 分享到豆瓣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评论 (0) | 阅读 (298) | 类别  

所有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